供电企业检修班组创新现场培训形式

来源 :中国科技博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fengwujiut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F426.61 文献标识A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06-0146-01
  【前言】为落实“工作就是最好的培训,现场是最好的培训课堂,设备的缺陷和异常是最好的考题”培训理念,更好地开展现场培训,对检修班现场培训现状进行了分析研究,通过“自主开发多媒体培训课件,因地制宜开展实训操作,结合现场作业以技术比武方式检验培训效果”的培训形式,充分发挥三级培训网的作用,调动班组全员的主观能动性,最终使班组全员都能先后达到具备准确判断、迅速分析和处理设备故障及异常,确保安全质量检修能力的要求。
  一、现场培训现状分析
  1.以往现场培训形式存在的弊端
  (1)“集中面授”的培训形式。作为供电企业变电检修班组,大力开展全员培训是一个持续的过程,不仅是课堂上讲授的这一段时间,还需要更多日常工作中的应用以及培训后期跟踪评估。目前不少班组的培训主要还停留在集中面授的形式上。这种培训方式,通常会让听课员工感觉培训枯燥乏味,缺乏吸引力,培训见效慢,经常会出现“听的时候感受不少,听完之后忘记不少,用得时候走样不少,实际效果确实很小”的现象。出现这种培训不及时、不实用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培训时间与使用时间分离,培训过后缺少必要的跟踪与评估。不仅如此,这种培训方式刻板的学习时间使得工学矛盾问题日趋严重,而且授课内容、方式、方法也无法满足不同水平员工的需要。
  (2)传统的现场培训形式。针对变电检修专业现场工作量大、人员不宜集中、技能水平参差不齐等特点,检修班曾主张将培训场所移至工作现场,结合实际开展现场培训,每个工作组即为一个学习小组,利用现场设备安装、调试、主变吊芯、设备缺陷处理及故障查找等机会,了解设备的构造、安装及检修工艺以便将公司倡导的“工作就是最好的培训,现场是最好的培训课堂,设备的缺陷和异常是最好的考题”这一有效的现场培训理念,更加紧密地结合生产实际,服务生产实际。但实践证明这种培训方式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2.现场培训形式亟待创新
  为避免上述现象的产生,就要求培训形式不能只局限于“集中面授”这种单一形式,或传统的现场培训形式,应与持续不断的多种培训方式相结合,对现场培训形式进行创新。于是,在 “工作就是最好的培训,现场是最好的培训课堂,设备的缺陷和异常是最好的考题”这一有效培训理念的基础上,提出创新现场培训形式的工作思路,即“自主开发多媒体培训课件,因地制宜开展实训操作,结合现场作业以技术比武方式检验培训效果”的培训形式。这种新型的现场培训形式不仅能够充分发挥三级培训网的作用,还能充分调动班组全员的主观能动性,最终使班组全员都能先后达到必须具备准确、迅速分析、判断和处理设备故障及异常,确保安全质量检修能力的要求。它是一种能够克服以往现场培训形式弊端的、高效能的、必要的、可行的现场培训新形式。
  二、新型现场培训形式的内涵和做法
  1.班组自主开发多媒体培训课件
  对于一般课件开发者而言,笔者认为,Microsoft PowerPoint中文版是一款不错的选择。因为Microsoft office是一套集文本、数据统计分析、图形、动画、照片编辑、声音、视频图像处理于一身的集成系统,而 Power Point就是其中组件之一,专门用于制作投影片、幻灯片、演示文稿等。PowerPoint中文版已是完全汉化版,使用界面友好,操作环境为使用过 Office的用户所熟悉,可以很轻松地上手操作,为不懂英语或英语水平不高的人扫除使用障碍。而且 Power Point中文版强大的功能,使那些即使没有任何编程知识的用户也能开发出不亚于专业水平的多媒体培训课件。
  在选材上,鼓励全员在平日工作中收集现场工作,缺陷处理、设备安装、验收,的技术难点、要点、以及经验、技巧方面的数码照片、资料、工艺口诀,统一汇总到班组培训员手中,由培训员将这些资料制作成多媒体培训课件作为辅助培训材料。
  培训课件的应用,利用每日班前、后会、技术讲座、技术学习等点滴时间,由班组讲师、高级技师、班组技术能手、业务尖子、缺陷处理负责人,运用播放录象片、屏幕投影的方式,使班组全员进行面对面的技术交流,由车间专工旁听并适当点评,这种针对性强的培训更加贴近现场,激发全员参与热情,将刻板的工艺规程形象化、具体化,充分体现了工作的过程就是学习的过程,工作现场就是天然的课堂,大家都既是学生又都是教师,互相学习、集思广益、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增强了培训实用价值,提升了专业理论知识向生产实践的转化。
  与此同时,班组培训员应做好培训会议记录,整理汇编成册将培训课件刻录成光盘,这样一来,培训时间就会更加灵活机动能够缓解工学矛盾的问题,还能为新进员工和相关专业人员提供有力的现场培训资料,使他们在短时间内积累宝贵的工作经验,那么在工作中将会如虎添翼,更上一层楼。
  2.因地制宜开展实训操作
  (1)培训基地的选择。为便于员工对培训课件中讲授的内容进行演练,建议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选择暂不急于投运的变电站作为培训基地,或是建立班组试验大厅,放置诸如典型的开关设备等试验设施。
  (2)具体方法。让那些只在现场协助作业的人员、协助班长搞档案管理的人员、以及搞班务管理的人员,与有一定专业理论和实际技能的人员利用工作空闲时间,对培训课件的授课内容,现场 GIS设备安装、调试、主变吊芯,设备缺陷处理及故障查找、处理技巧等,进行揣摩、操作、领悟,可以提供“手把手”式的传授,充分体现“以师带徒”式的传、帮、带培训模式,它与传统的变电站检修设备室现场的传、帮、带相比其最大优势在于不影响正常生产,不会发生触电事故,因此更安全可靠。
  这种学、用一体化的培训方法,可以使受训者将现场培训内容在教、学、用中同时进行,干中学,学中干,既不影响正常工作及生产秩序,又使人人都有机会争做能够独当一面的技术全面的员工,加快了技能人才的培养,形成了培训为生产服务、生产促进培训的良性循环。
  3.结合现场作业以技术“比武”方式检验培训效果开展技术“比武”能够更好地检验培训效果,但是传统的技术比武需要回避安全生产的高峰时期,必须专门腾出比武时间、抽取人员、设置比武现场,比较耗费精力。如果采用结合现场作业的技术比武形式,只需编制相应的适于现场作业的技术比武指导书,因地制宜地结合现场作业,在不影响正常工作安排的情况下检验日常培训质量是否满足工作需要,可使培训效果立竿见影,同时还可与绩效考核结合,提供长效激励机制让员工真正感受到只有拥有好技术才能更好地服务于电力安全生产,从而实现培训效益最大化。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一种治疗股骨头缺血坏死的新方法.方法:重组腺病毒Ad-huVEGF121注射入坏死的股骨头,应用RT-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VEGF121的表达,用组织形态学技术观察坏死股骨
日常召开全局性会议各单位需到汉江局机关参加,耗时长,费用高.目前,仅建设了省水利厅至汉江局机关的视频会议系统,并未延伸至各二级单位.高清视讯云系统客户端的建成,将对汉
筛选154例囊壁样组织,其中囊性病变组织甲状腺62例、卵巢66例、胰腺5例、肝脏8例、胆囊6例、肾脏3例、其他4例.均为新鲜切除组织.
角膜异物伤是眼外伤中最常见的一种,而角膜异物取出后继发角膜炎、角膜溃疡及角膜穿孔等角膜病变危害最为严重,我们在2004-03~06间共收住各种角膜异物取出后并发角膜病变28例,
2005年8月中国科技期刊编辑学会在全国科技期刊领域中评选出金牛奖70名,银牛奖122名。我刊主编王秦玲同志荣获“金牛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