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政治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创新是知识经济时代的一个显著标志,知识经济时代的核心是培养人的创新能力。当代的中学生是在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他们整天接触的是日新月异的现实生活和纷繁复杂的社会问题。他们希望政治课老师能真正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高度,就他们所关心的一些诸如经济体制改革、民主政治建设、国际形势的变化等重大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给他们一信服的解答,希望通过政治课的学习,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创新能力。这就要求我们政治课的课堂教学改革,要从学生实际出发,研究学生的需求,把提高创新能力的教学目标与学生的需要结合起来。这样,政治课教学才能充满生机和活力。
  关键词:初中政治教学 创新 能力培养
  中国分类号:G633.2
  一、 创新能力培养的前提条件是创设激发学生学习政治兴趣的教学问题的情景
  在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首先我们教师自身要有创新思想,善于接受新思想、新观念,并能把他转化到自己的教学中来。在教学中要善于培养学生的兴趣,俗话说得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兴趣是创新能力发展的必要条件,浓厚的兴趣是推动创造能力发展的必要条件,浓厚的兴趣是推动能力创新、能力发展的巨大动力,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驱使学生去积极思考、大胆想象。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应富有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设置一些情景问题,这些问题的设置要有技巧,既要与课本所学的内容联系紧密,达到我们教学的目的,同时又要能够联系现实,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有思考的余地,有发挥想象的空间使学生们处于一种积极地思维状态,这样才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当然这就要求教师对于学生的情况了解的十分熟悉了,他们对什么样的问题感兴趣,在什么方面更具有自己的特色思维等等,教师设置的问题当然不能离开我们的教学目标和任务。
  二、 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途径是重视学生的学法指导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从教师和学生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我们反对过去的学生听、教师讲的课堂教学模式,而是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用当今的话讲,就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到底该如何培养呢?
  在教学过程中要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以及主动性,就必须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课堂教学通过句句设疑,激发学生思维的创新能力有很大作用。“疑”是激发思维的起点,“疑”是激发思维的动力。教师应针对教材中的基本概念、原理,巧妙地提出各种各类问题,这类问题一般是本课教学的重点、难点和学生的思维盲点、思维误区,当然还可以联系身边实例和社会时事、社会热点。通过设疑问题,让学生了解自己存在的问题,激发他们求知的欲望,从而达到他们认识的升华。问题提出以后,教师还要注意应到学生去思考,激发学生自己去探究、思考、解决问题,从而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在课堂教学中,还可以发挥学生的潜能,针对教科书的一些内容,用生动的“小品”和“相声”演下来,这既把教学大纲要求的内容深刻的学到了,又能达到学生各方面能力和素质的提高,例如,在学习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这一基本内容时,可以让同学们进行演讲,假如你作为国有企业的经营者,你怎样使自己的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呢?学生可能会对自己提出各种要求和设想,最后教师进行归纳和总结,并以问题的形式进行训练,例如,经营者的素质越来越高,企业在竞争中就处于有利地位。这样一节课下来,教学内容完成了,教学目标实现了,学生的思维和能力得到了提高,创新能力在这节课中得到了培养,并且进一步升华和提高。
  在教学过程中,有些教师对于毕业班的学生来说,这样的“创新”似乎有点假了。其实对于毕业班的学生来说,我们更应该注意创新能力的培养。就这几年的中考来说,对于学生素质要求越来越高,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必须针对中考的要求教学,提高学生这个方面的能力和素质,特别是一些阅读理解和对问题的理解思维方式,毕业班的学生为了应付中考,每个星期都做大量试题和练习题,教师必须都讲解细致和理解能力培养好,使学生的认知得到升华和提高,要达到这些目的,教师必须句句设疑,针对学生出的错误思维进行讲解。多讲解题技巧,这样学生的素质和创新能力提高,同时也不会感到政治课枯燥,更增强信心和勇气了,所以对毕业班的学生来说,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更為重要。
  三、 创新能力培养的关键是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和想象力
  发散思维具有开放性和广阔性的特点,它是对于某一问题,从不同角度,不同的侧面,观察问题和思考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法,或者假设的一种思维方式。实践证明,在教学过程中,提出问题进行发散思维,既有利于打破墨守成规的思维模式,能用前所未有的思维方式进行思维,提出新的思维方式,就有多向性和跨越性的优势,又有利于他们提高运用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发散思维在创造性思维中占主导地位,所以为了发展学生的发散思维,使它们成为独立思考、锐意创新的人才,就应该发展学生的发散思维,当发散思维增加到一定程度而成为质的时候,发散就成为了创造,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结合教材内容,多提一些发散思维的问题,因为这类问题能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想象力,从多角度分析解决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教师应结合实际问题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和提高学生想象力,在实践过程中,教师须不断探索和加强训练,才能够熟练掌握和运用。
  总之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它是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以全面提高学生的能力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主体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学生的智慧潜能和形成学生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我们应努力追求创新能力的培养,以适应知识经济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提高创新精神和素质。
  参考文献:
  1.江万生.论新课改背景下初中政治教学的有效性策略.[J]改革与开放.2011(12)
  2.翟春英.初中政治教学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学周刊.2014(02)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G4  人及其组织作为文化的产物,都生存于某种特定的文化环境之中,并受这种文化环境的强大的影响。一所学校的生存与发展理所当然离不开其文化。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只有创造一个教育人的环境,教育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以价值观为核心的学校文化以及用物化的形态呈现这种文化的学校环境,是凝聚全体师生去实现理想和向现代化进军的基础,是一种巨大的精神支持,是一条看不见的河流在默默地滋润
期刊
摘要:在素质教育深入发展的过程中,科技辅导员是一支至关重要的队伍。在组织科技活动过程中,辅导员要正确指导,让学生在活动中发现问题并引导学生解决问题,取得活动的成功。  关键词:素质教育  中国分类号:G4  农村小学科技活动鼓励创新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的发展关系到国家的繁荣和富强。在素质教育深入发展的过程中,科技辅导员是一支至关重要的队伍。在组织科技活动过程中,辅导员要正确指导,让学生在活动中发
期刊
为了革命事业的需要,中国共产党从建党初期就重视创办高等教育机构,培养出了大批优秀人才。上世纪20年代初,国共合作在上海创办了上海大学,抗战中在延安有抗日军政大学、陕北
目的:为了全面总结黑龙江省近50年来麻疹的流行概况,进一步了解黑龙江省麻疹发病高峰年2006年麻疹的流行特征及规律变化,为制定控制乃至消除麻疹的策略提供依据,为其它地区预
沙赫特煤炭科学研究设计院成立于1959年,当时作为罗斯托夫市的矿区研究院。该院第一年的主要研究活动是把注意力放在矿区的开发和采用先进工艺、现代化和各种开 Schacht Co
目的:探讨流感病毒(IV)和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感染与急性心肌梗死(AMI)发病的关系,为揭示AMI病因及冠心病的预防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本文利用流行病学调查问卷探讨研究对
《中国传媒科技》我常看,现在传媒杂志很多,科技类杂志也很多,但把传媒和科技结合起来的不多。这几年我主要负责网站的内容,技术上不是专家,但网站的内容和技术是无法分割的,
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 RSV)是引起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和肺炎的最常见病因,也是老年人和免疫力低下成年人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毒。但是目前临床上并无有
摘 要:随着“微时代”的到来,对当下的经济,政治,社会各个领域影响深刻,对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信息博大化,内容复杂多样,可控的难度强,各个高校对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方法上做到开拓创新,与时俱进。逐渐学会运用媒体技术,引导“微时代”下大学生提高思想政治教育。不断发展与创新教育方式方法对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起到很大的作用。  关键词:微时代 创新发展 思想政治教育  中国分类号:G631  社会信
从上个世纪到今天,传统的“几何”现名之为“空间与图形”,经过了多次重大变革,在推理能力培养的要求上存在着“钟摆现象”:20世纪20年代初到四五十年代的几何教学,注重内容的系统性与推理的严密性,指出“定理不熟,推开无从”;到了50年代末的大跃进时期,在打倒“欧家店”思潮的冲击下,推理能力的培养遭到严重的削弱;60年代初到“文革”前,由于提倡“双基”——基础知识的教学与基本技能的训练,几何教学又重视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