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心理-社会支持护理干预对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疾病不确定感和预后的影响

来源 :国际护理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orde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认知-心理-社会支持护理干预对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的预后及对疾病不确定感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该院2016年3月~2017年2月收治的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 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临床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认知-心理-社会支持护理干预.采用中文版MIShel疾病不确定感量表( MUIS)对患者的不确定程度进行评价;采用焦虑自评量表( SAS) 、抑郁自评量表( SDS)对两组护理干预前后的不良心理状态进行评价;采用美国波士顿健康研究所研制的简明健康测量量表( SF-36)中文版对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6个月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价;采用满意度调查表对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进行评价.结果 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的MUIS各项评分及总分较干预前均明显降低,干预后观察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护理干预后的SAS、SDS评分较护理干预前均显著改善,且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的SAS、SDS评分也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护理干预后6个月,观察组患者SF-36各项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观察组患者总满意度100.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0.0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在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临床护理中给予认知-心理-社会支持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患者对疾病症状、诊断、治疗和预后的不确定感及不良心理状态,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高、预后生活质量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人性化护理对呼吸衰竭老年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常规护理组患者行呼吸衰竭常规护理,干预护理组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行人性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常见呼吸系统疾病,其发病机制迄今尚未完全明了,主要认为与气道高反应、遗传机制、变态反应等有关。近年来发现哮喘与支气管肺泡间隙局部的高凝状态、抗凝蛋白C系统功能及纤溶作用紊乱有关。哮喘患者体内炎性介质的升高可导致血小板活化、血小板聚集,进而二聚体升高,形成持续性高凝状态。凝血及纤溶不仅发生在血管,还发生在气道,因此哮喘气道的高凝状态应引起临床关注,为哮喘的深入治疗开辟新的途径
COPD与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均是以气流受限为特征的慢性气道疾病。多层螺旋CT (MSCT)可以通过测量支气管壁及管腔面积等数据,间接从形态结构的角度评价小气道功能。COPD及哮喘患者的MSCT表现与肺功能检查结果之间具有良好的相关性,可见MSCT能有助于明确小气道病变的区域及小气道重塑程度。
目的 对西干渠流域水利血防综合治理后疫情变化进行效果评估,为垸内型血吸虫病流行区防治策略实施提供参考. 方法 江陵县西干渠流域500 m内进行支渠水利血防治理的31个行政村
免疫治疗是恶性肿瘤治疗的新方向,鼠源单克隆抗体用于人体可能会产生不良反应,而利用DNA重组技术、转基因技术和噬菌体展示技术制备的人源抗体可以克服这种缺陷,人源抗体已成
目的 探讨生理及心理一体化干预对血液透析患者情绪状况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血液透析患者86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患者实施传统的护理干预,研究组
COPD是一个以轻度慢性全身性炎症为特点的疾病,血液循环中存在多种炎性生物标志物,如中性粒细胞、C反应蛋白、纤维蛋白原、肿瘤坏死因子α、IL-6和IL-8等。基于这些炎性生物标志物的各种研究正逐步揭示着COPD的发病机制及病理生理过程。
目的了解近年来湖北省主要传疟媒介按蚊季节消长、栖息、吸血和孳生地等生态习性及其密度变化情况,为消除疟疾前蚊媒防制工作提供依据。方法于2012年7—9月,选择京山县、广水
目的 探讨人性化护理对胸外科手术患者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2016年6~12月在该院行胸外科手术治疗的1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与对照
COPD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病变,可累及大小气道、肺实质以及肺血管。引起COPD的危险因素众多,其中下呼吸道感染,尤其是细菌感染是导致COPD发生及急性加重的一个重要原因,以至有学者提出一个全新概念———感染表型COPD。本文拟对感染表型COPD概念提出背景及感染表型COPD的特征作一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