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北油田高碳蜡原油采输清防蜡实验研究

来源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byyqq5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有效抑制高碳蜡原油井筒内壁蜡沉积,确保采输过程安全高效,以镇北侏罗系高碳蜡区块为研究对象,对油样析蜡点、SARA组分、蜡样熔点及碳数进行分析,评价现有清蜡剂的适应性,优选耐高温、耐高矿化度微生物嗜蜡菌,研制新型固体防蜡剂并进行现场试验.结果表明:侏罗系高碳蜡原油凝点高、胶质沥青质含量低,蜡样均为饱和烃,碳数在C25以上,属高碳微晶蜡,易形成稳固三维结构而发生严重蜡沉积;其CX-3清蜡剂溶蜡速率为0.91g/min,效果最优且适用多数区块;嗜蜡菌对原油的凝固点和含蜡量均有降低作用,且对润湿性也有较显著影响;新型固体防蜡剂合成正交试验的加量为0.5%时,防/溶蜡剂A、B、C质量比为8:1:1,其防蜡率最高,可达88.31%,现场试验表明清防蜡效果显著.在同类结蜡井中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其他文献
根据吉木萨尔页岩油储层岩样的扫描电镜(FIB-SEM)图像,通过BP神经网络分割方法得到页岩的孔隙、微裂缝结构信息,进而利用改进四参数随机生长法和二维分数布朗运动模型重构了精细的、具有裂缝-基质孔隙双重介质的页岩三维数字岩心,并采用有限元方法对其模拟计算了不同裂缝参数下的有效电阻率,最后分析了不同的润湿性以及裂缝排列方式条件下数字岩心电阻率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微裂缝不同参数的变化能够引起岩石某方向视电阻率的不同程度变化,岩石电阻率与含水饱和度在多种裂缝排列方式下各自存在指数关系,同含水饱和度情况下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