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观点
一桩双方愿买愿卖的交易,被迫宣告流产,原因既非价格问题,也非交易程序出现错误,而是冷战思维在作怪。
2月21日,美国私募公司贝恩资本宣布,其联手中国华为公司收购美国网络技术公司3Com的计划暂告搁浅。原因是由于“安全”审核未过关,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CFIUS)拒绝批准该项收购案。
CFIUS是由美国12家政府部门代表组成的委员会,专门针对外国在美投资进行国家安全影响评估。去年9月28日,美国贝恩公司联合华为计划斥资22亿美元收购3Com,其中华为仅持股16.5%。CFIUS对此项交易进行了75天审查后,以“危害美国政府信息安全”为由予以拒绝。
一桩看似再平常不过的交易因为政治阻拦而被迫中止,背后有哪些隐情?
从目前能够获得的消息来看,华为联合收购案被指摘的焦点有两处:一是华为公司未上市,不够透明;另外,华为有军方背景,与中国政府关系过密。
华为对此发表声明称,华为是受贝恩邀请作为少数股东,出于商业投资目的才提出收购3COM的。
此案亦惊动了中国政府,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刘建超对外表示,华为的交易是依据市场经济规则进行的正常商业投资。
但是在涉及高科技的敏感领域,美国一直像防贼一样提防着中国,甚至不惜揭去“经济自由”的外衣,以政治手段干涉。
众所周知,美国在对中国的贸易中一直保持着逆差,主要原因是美国一直限制对中国出口高科技产品,以“影响国防、经济安全”为理由限制出口很多中国需要的高科技产品。为此,美国企业界心存不满,认为美国当局在相关产品的出口许可证发放和审核程序上过于冗长,从而让很多企业失去了海外商机。
甚于此的事件,还有更多。大家应该还记得,2月11日,美国司法部宣布逮捕了4名“中国间谍”,其中包括一名美国军方分析师、一名原波音公司工程师,前者被控向中国内地出卖美国向中国台湾出售武器的情报,后者则被控向中国航空业人员泄露美国“太空梭”(Space Shuttle)和Delta IV型火箭的商业机密。
回到华为收购案,被购方3Com公司总裁埃德加
一桩双方愿买愿卖的交易,被迫宣告流产,原因既非价格问题,也非交易程序出现错误,而是冷战思维在作怪。
2月21日,美国私募公司贝恩资本宣布,其联手中国华为公司收购美国网络技术公司3Com的计划暂告搁浅。原因是由于“安全”审核未过关,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CFIUS)拒绝批准该项收购案。
CFIUS是由美国12家政府部门代表组成的委员会,专门针对外国在美投资进行国家安全影响评估。去年9月28日,美国贝恩公司联合华为计划斥资22亿美元收购3Com,其中华为仅持股16.5%。CFIUS对此项交易进行了75天审查后,以“危害美国政府信息安全”为由予以拒绝。
一桩看似再平常不过的交易因为政治阻拦而被迫中止,背后有哪些隐情?
从目前能够获得的消息来看,华为联合收购案被指摘的焦点有两处:一是华为公司未上市,不够透明;另外,华为有军方背景,与中国政府关系过密。
华为对此发表声明称,华为是受贝恩邀请作为少数股东,出于商业投资目的才提出收购3COM的。
此案亦惊动了中国政府,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刘建超对外表示,华为的交易是依据市场经济规则进行的正常商业投资。
但是在涉及高科技的敏感领域,美国一直像防贼一样提防着中国,甚至不惜揭去“经济自由”的外衣,以政治手段干涉。
众所周知,美国在对中国的贸易中一直保持着逆差,主要原因是美国一直限制对中国出口高科技产品,以“影响国防、经济安全”为理由限制出口很多中国需要的高科技产品。为此,美国企业界心存不满,认为美国当局在相关产品的出口许可证发放和审核程序上过于冗长,从而让很多企业失去了海外商机。
甚于此的事件,还有更多。大家应该还记得,2月11日,美国司法部宣布逮捕了4名“中国间谍”,其中包括一名美国军方分析师、一名原波音公司工程师,前者被控向中国内地出卖美国向中国台湾出售武器的情报,后者则被控向中国航空业人员泄露美国“太空梭”(Space Shuttle)和Delta IV型火箭的商业机密。
回到华为收购案,被购方3Com公司总裁埃德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