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城里放羊

来源 :作文与考试·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mzhk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也吃惊,怎么在城里放起羊来了。
  我住的地儿是五环外,门前有一条古老的河。我喜欢绕河散步,从河这边散到河那边,再散回到河这边。
  河那边有一座园子,我爱去那园子。一大片林子,高耸挺拔的,低矮粗壮的,皆蓬勃茂盛。尤其是那一小片松树,弯曲虬劲,枝干粗壮,虽不高大,却透着灵气,透着青春的光彩。紧紧聚拢的松针,根根向上,像是把日月精华都修炼成了内心的强大。这样的松,一看便知是从南方北漂来的,正像我这个南方来的游子。
  步入那片松林,我会独坐或静站一会儿,听松毛拔节或落下。那些细微的声响,心有灵犀才听得灵动,像冬夜的落雪。离开的时候,再贪婪地深吸几口那熟悉的松脂的淡香,真是一种奇妙的享受。
  进城这么多年了,还忘不了城外的陈年旧事,且沉淀成了一首只有自己才懂的深情的歌。当年一心向城,为什么被城浸泡了这么多年,反而怀念起了当初?假如至今尚没进城,是否仍然会站在高冈唱着深情的恋歌?我这一颗心,究竟该如何安放才能心安意满呢?难道城与乡是我宿命的鱼和熊掌吗?
  我就是在那个园子碰到羊的。迎面来了一群羊,真的是羊。
  羊从我身边安详地走过。
  我有点懵,一时间竟无法将这些羊和这繁华的都市联系在一起。
  园子的一角,有一片低矮的房屋,像简易房,常见一些园林工人穿着黄马甲、扛着铁锹之类的工具出入,也有一些小汽车来往停靠在那里。房屋间隙的空地上,有零星几片菜地,种了菜,还有几棵玉米。羊就是从那片房屋深处走出来的。
  我莫名兴奋起来。
  我坐在河沿呆呆地看羊。一只肥硕的母羊领头,跟着一只壮硕的公羊,几只小些的随着往前走,俨然一个小群体。羊兴致勃勃下到河滩上,边走边啃肥嫩的荒草。我突然就有了一个欣喜的念头,放羊真是一件幸福的事。
  但是当初我并没有感到幸福。有那么几年,家里养了两只山羊,雪白雪白的。后来,下了一只羊羔,最多的时候好像有四五只。我先是兴奋,割草喂它们,但那种兴奋劲儿渐渐地消失了,甚至成了精神的负担。为什么其他同学可以尽情地玩,我却要放羊?我成了可怜的另类。独一无二没有让我自豪,却让我痛苦,甚至自卑。那是一种心灵的折磨。我无法释然,无法违拗,幼小的心灵在痛苦中挣扎。后来,我想出了一个高招,将羊放上门前一座绿植覆盖的小山,让它们每天都像是在大自然中吃着丰盛的自助餐,然后酒足饭饱地下来。山羊温驯懂事,通“情”达“理”,按部就班,从来没有试图逃跑过。有时候,我将它们拴在山脚下,便不管不问。它们一边看着行人,一边悠然自得地反刍,山羊胡子一抖一抖的。
  它们的乖巧和温驯给了我莫大的安慰。其实,即使没有那种心灵的纠结,我也是不会忘记那段经历的,哪个孩子不喜欢温善的动物呢?我想说的是,世间事,无法忘记的多是痛的经历,于我而言,羊的记忆更深刻一些罢了。
  自从看到那群羊,再散步,我都会在河沿上坐一会儿,看羊或等待它们出来。时过境迁,当年放羊的痛已经烟消云散,成了五彩的温暖。羊们悠闲,也慌张,争先恐后往前跑,争那一口青草。羊肚已经发黄,也没人洗。呵,看羊成了我的固定节目,就像是我在放羊似的。放羊非要拿着一根鞭子吗?心和目光不是最温柔的鞭子吗?不经意间,那些雪白的羊会在我的脑际亮亮一闪,让我亮堂一阵子。
  很奇怪,在高楼大厦的空隙,我总是能够寻找到逝去的柔软和温情。这是我待在城里的理由和支撑吗?我喜欢城,却总是想着飞离。我享受着城的繁华,却总是情不自禁地灵魂背叛。这是城的魅力和风情,也是我的痛苦和幸福。对城,我崇拜,却也是爱恨交加。这便是一颗俗世尘心的纠结和痛苦吧?
  城是一个让人容易忆旧的地方。忆旧,并非就是想回到过去。一个人的“从前”应该是“现在”的按摩器,是“現在”的肥沃土壤,为“现在”生长出前行的力和勇。
  有人说,沉溺于过去的烟雨是懦夫,勇敢的人只会往前。但是,我还是喜欢在城里放羊,放羊让我心安和开阔。其实,就是真的给我一群羊,我肯定也放不了,因为我的双脚早已习惯了坚硬的钢筋水泥混凝土。我呆呆地看着那群羊,我无法将那群羊从脑海中抹去,就像一个跳跃的音符,一枚金黄的落叶。而且,我竟然在某一天有了吃惊的发现,从我进城的那一天起,我就一直在放羊了。放羊时,天空总是那么高远。
  初冬的阳光,温暖地照着。
  [怦然心动]
  木心说: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这句话充满了“怀旧”的味道。从前,是我们都回不去的旧时光,尤其是蜗居在城市里的人们,身心仿佛被囿于一座孤岛,怀旧的心弦总能随时随地被拨动。就像文中的作者,在城里邂逅了一群羊,就是那么偶然的一瞥,身心倏然回到了故乡的小山坡,回到了童年的放羊生活。诚如作者所言,那段辛苦、自卑的时光并不是多么美好,但是,历经城市风尘的磨砺,如羊一般乖巧、温驯的动物总能令人心头陡然一暖。我们距离自然而然、淳朴悠闲的生活越来越远了,明知自己无法回到从前,也明知城里的羊群只是昙花一现,但只要心里还有牧歌可以吟唱,还有温柔的记忆可以涤荡,这就足够照亮山一程水一程。
  【文题延伸】最美的时光、用____照亮生活、那一幕,令我久久难忘……(小引)
其他文献
基本信息  书名:《创业者》  副标题:不一样的孙陶然  作者:邓蕾  ISBN:9-787-2201-1523-3  装订:平装  语种:简体中文  定价:60.00元  页数:400页  出版社:四川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9年10月  2015年的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毕业典礼上,孙陶然在演讲中谈到:“人生中两件事情特别重要,一件事是想清楚,一件事是坚持住。”所谓想清楚,就是你要想过一种怎样
古人杯中酿,盛着风花雪月、兴盛衰败。诗仙李白饮酒,“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便是半个盛唐”;李清照“沉醉不知归路”,少女心事一览无遗。推杯换盏间,历史绵长飘香,生生不息。  酒与吾家,也结着缘。祖父极喜喝酒,他会一手持杯,先微启唇抿一小口,放在嘴中回味片刻,眼眸微闭,皱纹像水波晕开,古铜色的皮肤上漾着绵长留香,似天外仙人,逍遥快活;又抑或一口仰头闷下,随即长长吐出一口
摘 要:失地农民法律保障问题的产生是任何一个国家从不发达状态向发达状态迈进的必然结果。现代社会中社会公正基本规则要求对失地农民问题进行新的诠释。针对失地农民构建确保社会公正的土地利益分享法律机制、劳动就业利益分享法律机制、劳动利益保护法律机制、社会保障体系以及农村土地的市场化补偿机制是当下失地农民问题的初步解决之道。  关键词:失地农民;社会公正;弱势群体;社会保障法;社会法  中图分类号: 文献
“最”珍贵:改写乒乓球传入史  乒乓球是中国的国球,但却不是土生土长的国粹。对于乒乓球传入中国的历史,体育界和学术界辗转引用、几成定论的一个版本是——1904年,上海四马路一家文具店的老板王道平从日本买回10套乒乓球器材。  然而一张珍贵的明信片改写了乒乓球传人中国的历史,一位欧洲人1902年1月22日从中国天津写回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的,自德国设立在天津的邮政机构挂号寄出,日戳清晰可见,用法语书写
美国中央情报局的内部藏品展示区,或许是世界上最酷、最低调的博物馆。对有幸入内的参观者而言,馆内的一切俨然20世纪下半叶谍战史的缩影。  在美国弗吉尼亚州兰利的中央情报局总部,乔治·布什情报中心迷宫般走廊的深处,隐藏着一座常人看不到的超酷博物馆。通称“CIA博物馆”的它由五个展区组成,里面陈列着该著名间谍机构半个多世纪以来的各种战利品,俨然一部浓缩的二战与冷战间谍史。  博物馆平日大门紧闭,只对内部
迟来的道歉  1975年,一个小偷偷走英国利物浦沃尔沃斯超市的两块巧克力,45年后,该超市所在的贝利维尔购物中心收到了一封匿名道歉信,还附上了5英镑。道歉信是手写的,信中写道:“1975年的时候,我从贝利维尔购物中心的沃尔沃斯超市偷走了两块巧克力,当时我还是个小孩子,我向你们真诚地道歉,这5英镑是我欠你们的。”利物浦沃尔沃斯超市目前已不再营业,但购物中心将把这5英镑捐给当地儿童福利院。购物中心负责
我的生活像一直被一场连绵的雨笼罩着,这就是为什么我要用文字这把伞罩住自己的原因。或许雨天并不总是阴冷的,但我已习惯将文字作为心灵的依托放在身边。如果我想看见躲在雨幕后的太阳的光晕,我也必然与文字一同向远方望去。当我撑着这把伞时,像是作为独立个体孤独地行走着,但其实我在透过文字欣赏身边流动的风景。我在其中穿行、触碰它们,尝试着体会它们的情感,写作让我更爱生活。  行云车流,在傍晚一同登场。雨天的空气
母亲是一棵站在岁月里的树,经风历雨,沐雪披霜,始终保持一个不变的姿势,那就是把阴凉洒向大地。  每次回老家,我都会去看老屋门前的那棵树。老屋门前有很多树,柳树、榆树、槐树、枣树,还有水曲柳。有人问我:“树有什么好看的?到处都是。”我笑,说:“不一样的,那棵树是母亲带着我们亲手栽下的。”  是的,那棵叫“水曲柳”的树,是当年母亲和我们一起亲手栽下的,对于我们来说有特殊的感情和意义。尽管老屋早已换了主
爸爸已经八天没有回家了。因新冠病毒肆虐,身为警察的他,从大年初四便外出执勤。伴随着疫情的扩散,我们的担心也在增加。  今天一早,爸爸的电话终于来了。他叫妈妈给他准备降压药、治肩周炎的药,还有换洗衣物,他会尽快回来取。爸爸又叫妈妈把电话给我:“要不要吃点什么?”我一心盼着他赶紧回来,便心不在焉地回答:“那就带点苹果吧。”  过了一会儿,我听到楼道里传来熟悉的脚步声,沉稳而又响亮。是爸爸!就连他那钥匙
母亲用过的烛台,我小心地保存了下来。我保存了一角古中国的夜色。  这是她的先人传下来的。先人把他们的夜晚传给她,也把烛光传给她。  面对这方烛台,我看见母亲的夜晚,祖先的夜晚,以及祖先的祖先的夜晚。连续不断的夜,一直向后退去、汇聚,终于浩瀚成历史的深海。  我想象,母亲是怎样用一星烛光,泅渡了她一生的长夜?  烛光里,母亲纺织、缝补、浆洗、读经、静坐,她小小的身影,小小的心跳,是无边夜色里最温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