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复经颅磁刺激技术治疗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的研究

来源 :中国医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velsetshar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rTMS)技术在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中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4月至2021年2月上海市静安区中心医院(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静安分院)收治的91例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患侧治疗组(30例)、健侧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吞咽功能训练,健侧治疗组在常规吞咽功能训练的基础上给予健侧下颌舌骨肌大脑皮质代表区rTMS治疗,患侧治疗组在常规吞咽功能训练的基础上给予患侧下颌舌骨肌大脑皮质代表区rTMS治疗.采用标准吞咽功能评定量表(standardized swallowing assessment,SSA)、功能性经口摄食量表(functional oral intake scale,FOIS)以及改良Barthel指数量表评估三组患者治疗前、治疗结束时以及治疗结束后1个月的吞咽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三组患者治疗结束时和治疗结束后1个月的SSA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而FOIS评分均显著升高(P<0.05);与治疗结束时比较,三组患者治疗结束后1个月的SSA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而FOIS评分均显著升高(P<0.05).治疗结束时和治疗结束后1个月,健侧治疗组和患侧治疗组的SSA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结束后1个月,健侧治疗组和患侧治疗组的FOIS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健侧治疗组和患侧治疗组患者治疗结束时和治疗结束后1个月的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均显著升高(P<0.05);与治疗结束时比较,健侧治疗组和患侧治疗组患者治疗结束后1个月的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均显著升高(P<0.05).治疗结束后1个月,健侧治疗组患者的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显著高于对照前(P<0.05).结论 rTMS技术刺激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的患侧半球以及健侧半球均能显著改善其吞咽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值得临床应用.
其他文献
目的 探究川渝地区汉族成年人颞区各层软组织厚度随性别、年龄变化的规律,为颞区凹陷及颞区年轻化的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收集我院影像科头颅MRI资料600例(男、女各300例),测量不同横断面颞区各点软组织厚度,比较颞区软组织厚度随性别及年龄变化的差异.结果 青年组:女性在三个横断面颞区全层软组织厚度、颞肌外组织厚度均大于男性(P0.05),其余各年龄段川渝地区汉族成年人颞区各测量软组织厚度均随着年龄增加均变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川渝地区汉族成人中,男性及女性颞区软组织厚度均随年龄增加
目的 探讨滚轮微针联合胶原蛋白敷料改善面部光老化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26例符合标准的受试者两侧面部配对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单纯使用胶原蛋白敷料治疗,治疗组采用滚轮微针联合胶原蛋白敷料.共治疗3个疗程,每次间隔2周.结果 GAIS评分结果显示:在纹理、毛孔、皱纹改善评价中,治疗组改善率分别为94.4%、94.4%、97.4%,对照组改善率分别为83.3%、77.8%、83.3%.治疗结束后,两侧面部VISIA检测结果中的毛孔、纹理分值较前显著改善,且两侧差值对比明显(P<0.05).结论 滚轮微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