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刺激诱发麻醉豚鼠前庭咬肌反射及起源的研究

来源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zw622983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建立声诱发前庭咬肌反射的动物模型,探讨咬肌反射电位的特征及起源.方法 20只豚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10只)、单侧前庭下神经切断组(5只)、单侧耳蜗神经破坏组(5只).3组动物分别在麻醉下于豚鼠下颌骨及颅顶之间用金属夹夹住,使咬肌保持一定的张力,记录click声诱发的咬肌反射电位,并进行听性脑干反应(ABR)测试.结果正常对照组豚鼠声诱发咬肌反射电位的负波(negative peak,NP)阈值为92±7.68dB nHL.给予100、90、80、70 dB nHL单侧声刺激时,同侧记录
其他文献
地下水是不可或缺的水资源,也是重要的生态与环境支撑要素.目前澄城县中、北部地下水超采严重,水位大幅回落,地裂缝等缓变性地质灾害活跃,直接危及县城区的供水安全和群众居
目的了解神经性耳鸣患者耳呜的频率、响度和可掩蔽等心理声学特点。方法采用心理声学方法对37例耳鸣患者的耳鸣频率、响度、最低掩蔽级(minimum masking level,MML)和掩蔽后效应
目的了解湘潭市新生儿先天性听力损失的发病率。方法对2008年1月~2010年6月在湘潭市中心医院出生的2 365名新生儿(正常新生儿1 354例及NICU新生儿1 011例)进行听力筛查,正常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