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雷霆”-2000火箭炮大揭秘

来源 :兵器知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swwlds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台湾陆军新近列装的雷霆-2000(RT-2000)齐射火箭炮早在上世纪20年代以前便启动研究,基本设计和战斗系统开发都顺风顺水,居然因莫名其妙的底盘货源问题折腾N久,真个让台湾陆军“坑了爹”,等到今天在所谓“国防自主”的名义下投产,却根本无法与当初的假想敌——大陆解放军炮兵的远程齐射火箭炮相抗衡。我们不妨来细致了解下“雷霆”-2000的前世今生。
  发展历史
  1979年,美国政府履行了对台废约、断交和撤军的“三步曲”,扫除了中美关系正常化中的最大障碍。感到被华盛顿抛弃的台湾当局掀起所谓“国防自主”运动,号称台湾“军工沙皇”的“中山科学研究院”开始研制各项常规武器,以防美国停止售武。依靠以色列在台最大的军火掮客雅科夫·利伯曼(Yaacov Liberman),台湾获得大量以色列自制武器和缴获的苏联武器样品,其中包括BM-21“冰雹”火箭炮。1979年9月,“中科院”以BM-21为参照展开实物克隆,1982年6月定型为“工蜂”-6齐射火箭炮。其口径缩小到117毫米,火箭定向管组则变成45管(5层9管),整个作战系统集成在美国售台的M809式5吨军用卡车上,最大射程为15千米。“工蜂”-6火箭炮采用较为精密的液压电控伺服器及FAC-202R射击指挥仪,作战反应时间缩短,一次齐射时间仅需22秒。该炮主要供台湾陆军军团属炮兵使用,集中部署在金门、东引等靠近大陆的离岛上,据说它在台军服役期间保持着“零事故”的美誉。
  1983年,台湾“国防部”基于战场环境的变化,寻求射程更远的炮兵压制武器,遂责成“中科院”发展“工蜂”-7齐射火箭炮,以30千米射程为基准。“中科院”依托从美国沃特公司(即著名的M270火箭炮的原始开发商)挖来的技术资料,自1984年至1988年完成先期研究工作,设定“工蜂”-7系统所用火箭弹口径为182毫米,弹长3.9米,全重185千克,火箭弹采用折叠式尾翼控制飞行,减少火箭弹的方向散布。火箭发动机采用七角星式HTPB组合药柱,与烧蚀式模压喷嘴,增强部件可靠度和飞行稳定性。弹头方面则有预置破片式高爆火箭弹和反装甲/反人员双用途火箭弹(DPICM)两种,前者内含万余颗高碳钢珠,后者能在目标上空散布大量带可控时间引信(CVT)的子母弹药,在距离目标最合适的高度引爆,产生穿甲与人员杀伤效果。和M270一样,“工蜂”-7采用发射弹箱式发射架,每组弹箱有9管发射器(布局为3层3管),且自备吊架,能够自主吊装发射弹箱,缩短装填与再发射时间。发射弹箱本身具有气密和防水功能,平时兼作储运容器使用,具有初步的模块化的设计思想。
  “工蜂”-7计划后因故搁置,但相关研究与设计思路却被“中科院”于1992年启动的“霹雳专案”所继承,该案旨在研制一种威力堪比美国投入1991年海湾战争的M270火箭炮的面杀伤炮兵武器,但又要求新炮必须适合台军在海峡守势作战中的战术需求,重点对付密集登陆舰艇群,并在海峡炮战中压制住军师属火箭炮。1994年底,“霹雳专案”完成子系统与总体集成设计,1995~1997年完成先期开发并展示样炮,将其命名为“雷霆”-2000,首台概念样炮于1997年6月出现在台军“汉光-13号”演习武器展示阶段,并于同年送到台北航空展推销。台湾陆军尽管在2004年就决定弃购美国原装M270而选择“雷霆"-2000,没想到该炮却因发射车底盘招标不利,导致整个武器采购与服役都原地踏步好几年。
  底盘风波
  说到“雷霆”-2000火箭炮的底盘风波,还真是一言难尽。当年“霹雳专案”团队几乎一致地选择了美国奥什科什公司生产的M977式8×8重型高机动战术卡车(HEMTT)作为火炮底盘,因为该车经受过阿拉伯沙漠等恶劣地形的考验,是“爱国者”地空导弹乃至陆基“战斧”巡航导弹的发射车,实战效果值得肯定。事实上,最早的两部基于HEMTF底盘的“雷霆”-2000原型炮车均顺利通过综合性能测试作业,距投产服役只差“临门一脚”。可是命运弄人。奥什科什公司在台湾的代理商原以为十拿九稳,于是漫天要价,加之“中科院”在附属于“霹雳专案”的“载重车采购案”中编列的采购预算偏低,造成HEMT车辆报价远超过预算,之后双方几经协商仍无法合作,“载重车采购案”流标达17次之多,连带让“雷霆”-2000火箭炮迟迟无法投产,成为军方与卡车厂家“双输”的局面。
  经过多年拖延,2009年9月,台湾“国防部”突然向“立法院”提出专案申报,称新版“雷霆”-2000齐射火箭炮(3门)进入测试进程,计划于当年底完成作战测试评估。岛内军刊活跃起来,纷纷猜测谁将为火箭炮“送上一双美腿”?结果发现,当年7月7日,负责建案招标的“中科院”初定韩国广林公司提供的改装版HX81式8×8载重卡车作为新“雷霆”-2000炮车底盘,每辆底盘单价1800万元新台币,共购54辆,以便装备3个火箭炮营,同时又准备选择采购另一家韩国公司起亚推销的8×8轮式供弹车,采购数量为57辆,单价为380万元新台币。
  一种台湾费尽心力开发的火炮系统,居然选择两家韩国公司的卡车底盘,如此怪异的决标让岛内舆论哗然,诸多岛内媒体卷入“挖粪”的报道。很快,台湾《尖端科技》就曝光称,韩国广林公司原本是一家改装吊车的企业,它拿到台湾竞标的其实是从德国MAN公司买来的8x4(即8轮车,但只有后4轮可传动)商用卡车,再自行改装成8x8全轮传动的“山寨卡车”,“如果当初‘中科院’允许岛内卡车厂商做同样改装,就不必大费周章向海外采购,影响建军备战日程,况且从未听说过只做吊车的公司可以承接重型8x8卡车底盘改装工程,其中风险难道主政者不知晓吗?”
  另一家岛内军刊《亚太防务》则把炮口对准起亚公司,声称他们推销的卡车极像南斯拉夫制造的FAP3232BDST/AV型8×8拖车,使用在台湾非常少见的V-10柴油机,不仅是否做过符合国际规范的各种公路和越野行驶测试评估值得怀疑,而且依照采购合约,该车仅有两年结构维护年限,“中科院”和起亚公司只要等到时间过后就不需要负责后勤问题,最后仍是火炮购买方——台湾陆军自行善后,该刊质疑即使试车可以跑,能够证明符合作战需求吗?到底能行驶多远?又由谁来负责保养与维修?后勤零附件哪里来?只怕等到问题发生时,倒霉的还是军方使用者,“到时候大家互推责任,反正钱是当局的,采购程序又一切合法,你又能拿我如何?”   面对汹汹舆情,左绌右支的台湾“国防部”和“中科院”不得不有所让步,在舆论压力下一度拒收韩国广林公司提供的3辆先期生产型HX81式炮车底盘,起初还对韩国车态度温和的台军验收人员突然摆出一副“专业立场”,积极质疑起这三辆样车的真正血统、功能的可靠度、改装的程序、中标正当性等问题,似乎这些中标车“问题一箩筐”。可是把肉衔在嘴里的韩国人哪肯吃这样的闷亏,立即展开舆论反攻,并抓住岛内“政府采购法”的相关规定,强调中标公司在按照合约规范情况下提供的车辆必须被接收,否则招标方即为违约,要支付高昂的违约金,正所谓“以子之矛,攻子之盾”。无奈之下,台湾“国防部”、“中科院”以及最终用户陆军司令部经过折中,决定继续沿用广林公司的炮车底盘,毕竟人家在测试中未出现严重技术问题,显示平台本身与武器系统的匹配性能满足要求,况且看过实际样车的陆军高官也觉得炮车外观不错,整体设计成熟度颇高,因此广林公司还是如愿拿到合同。至于尚未正式签约的起亚公司则比较倒霉,考虑到岛内舆论界弥漫的“厌韩潮”,台湾“国防部”舍弃了起亚8×8卡车,转而选定一家岛内中间商经特殊途径弄来的依维柯公司8×8卡车作为“雷霆”-2000火箭炮的供弹车以及携带吊杆、绞盘等工具的救援车,数量总计57辆。事实上,“雷霆”-2000系统仍不脱同时配备两种不同车款,后勤补给复杂的“噩梦”。
  总体布局
  2011年1月13日,台湾“尖端军武论坛”率先发布新版“雷霆”-2000在西滨公路行进的照片,8月11日台北航空展会上,“雷霆”-2000正式投产型样炮现身,总算为这个延迟多年的武器开发项目画上句号。而在10月10日的“双十同庆操演”中,“雷霆”-2000全系统车辆在公众面前正式亮相,标志着该项目业已进入实战部署。
  尽管新旧“雷霆”-2000炮车平台不同,但整体配置仍大致相同,整套火炮系统由火箭炮车和供弹车两部分组成。炮车底盘——HX81式载重卡车(“HX”代表德文词组“高机动”),是由韩国广林公司从德国MAN公司买来后辗转规避德国出口管制才拿到台湾市场的,并且做了相应的技术修改,总体性能逊于MAN公司发展的SX81卡车(“SX”代表德文词组“顶级机动”),属于民用规格的TGA车型。HX81卡车为全轮传动,悬挂系统采用杠杆式叶片弹簧,第一、二车轴与第三、四车轴可以做“二二摆动”,以方便液压系统复位,增加车轮上下活动的行程,提升车辆越野性能和驾驶舒适度,但该车车头并无倾角斜面,故而越野时碰到起伏地形障碍会产生较大的反作用力,容易使车体外壳受损。该车净重30吨,载重约15吨,搭配2440马力的V8柴油机,最高公路时速90千米,最大行程750千米,最小转向半径12米,涉水深0.76米,爬坡度为60°,理论上能满足台湾陆军的使用需求。与美国M270火箭炮的履带式底盘相比,“雷霆”-2000的轮式卡车底盘在越野性能上略逊一筹,但在公路机动、日常维护、人员培训、操作成本等方面仍优于M270,尤其是台湾岛内公路网密集成片,使其拥有更大的适应性和使用灵活性。
  “雷霆”-2000炮车车体大致分为三个区域。车身前段(尤其是车头位置)包括驾驶室及座位下方的V8发动机及12速自动变速箱,驾驶室顶部和车窗增设挡焰板(前窗及侧窗挡焰板均可调节),但无装甲防护。驾驶室配有射击控制器、数据/语音无线电台及弹道计算机,紧邻驾驶室后面两侧各有一个可折叠天线,车辆行进间或射击时天线可以放倒。车身中段分上下两层,上层依次是备胎和排气管、辅助发电机、液压马达、火控电瓶、前部液压千斤顶和一部折叠式吊杆,车架以下的下层(左侧)依次放置着车用电瓶、储气风缸、登车梯和稳定千斤顶用的座钣(两个前部座钣各重55千克,两个后部座钣各重35千克),右侧为油箱、液压控制站和登车梯。车身后段是包括定位定向仪、电控箱和弹架伺服驱动器在内的模块化弹架,以及最后端的后部液压千斤项。
  武器系统
  “雷霆”-2000火箭炮的武器系统采用一体化模块结构,便于存贮和运输。兼容三种口径火箭弹的发射弹箱可重复使用10次,其机械接口与美国M270火箭炮上的接口完全吻合。由于弹箱和发射架均为模块化设计,射击完毕后空弹箱即可撤下,车上吊臂将新的弹箱吊装至发射架上,接上击发界面电缆即完成发射准备,火控计算机还能自动识别弹箱种类并计算出相应的射击诸元。
  在设计之初,“中科院”就考虑到齐射火箭炮有效射程通常无法低于最大射程的50%,在提高火箭弹射程之余,也要应对最大假想敌——大陆登陆舰队逼近的态势,需要逐次使用不同弹种的发射弹箱,维持近程打击能力,使火力投送更加灵活顺畅。因此,“雷霆”-2000系统引入了三种火箭弹,口径最大的MK45火箭弹为227毫米,射程45千米,这种口径的火箭弹分高爆弹和DPICM弹两类,前者携带2.5万颗8毫米高碳钢珠,后者则有518颗M77子弹药,可贯穿80-100毫米厚的钢板。一个MK45弹箱有6枚火箭弹,“雷霆”-2000炮车一次可吊装两个弹箱计12枚火箭弹。口径居中的MK30火箭弹则直接继承自当初被“中科院”放弃的“工蜂”-7的设计,口径182毫米,射程30千米,火箭弹类型也是高爆弹和DPICM弹两种,分别携带1.83万颗8毫米高碳钢珠或267颗M77子弹药,一个MK30弹箱有9枚火箭弹,“雷霆”-2000炮车一次可装3个弹箱计27枚火箭弹。该系统所用最后一种火箭弹——MK15则是“台军”现役“工蜂”-6系统所用火箭弹的升级版,口径维持117毫米,射程为15千米,它只有高爆火箭弹一种,每枚携带6400颗直径6.4毫米的高碳钢珠,一个MK15弹箱有20枚火箭弹,“雷霆”2000炮车一次可装3个弹箱计60枚火箭弹。据说,该系统在使用威力最大的MK45火箭弹时,有效压制面积达20 800平方米,相当于6个足球场。
  在火控和导航系统方面,“雷霆”-2000原型炮车采用宏基公司研制的火控系统,新炮车的火控系统虽然沿用原来的规格,但已改用新的计算机处理器。导航系统方面,由于原型炮所用的导航装备是2004年的,因此进行局部修改,投产型炮车采用法国萨吉姆公司的产品,精度和实时定位坐标传输都有所改善。据介绍,“雷霆”2000主要以营为具备作战单位,直接隶属台湾陆军各战略方向的军团管辖,营指挥所拥有一套机动指挥管制系统,接收无人机、前进观察所、(海)平面搜索雷达及探空气球等信息终端,进行火力计划,再交由连指挥所执行射击运算和火力调配,将参数传输给各炮车进行射击。每个“雷霆"-2000火箭炮连配备9辆炮车,连指挥所则由3辆排射击指挥车和1辆连射击指挥车(均以美国“悍马”车为底盘)构成,炮车与指挥车上的火控电脑均有中文指令页面,内建数据资料库,并以数据/语音无线电台衔接,操作便捷,炮车的定位定向仪可迅速测量大地信息,然后输入火控电脑,并结合伺服器驱动模块化弹架完成瞄准,炮车发射程序均可在乘员座舱里完成。各炮车进入阵地后可在3分钟内完成作战准1备,一轮齐射击时间为MK15火箭弹箱需30秒,MK30为54秒,MK45为48-秒,炮车转移阵地可在发射后1分钟内启动,具备“打了就跑”的能力。“雷霆”2000的火控系统有自我检测能力,出故障的子系统可以模块更换的方式迅速恢复功能,提高了整个系统的可靠性。
  按照“台湾陆军”的作战假想,在执行反登陆作战的过程中,“雷霆”-2000大体可涵盖进攻方海上换乘区(停泊地)到滩头的区域,其中射程最远的MK45火箭弹可对登陆兵力进行船只换乘的水域进行覆盖射击,尤其是带子母战斗部的DPICM火箭弹适合攻击以大船为中心、小艇环绕周围所形成的面状目标。口径和射程均居中的MK30火箭弹则涵盖进攻方登陆艇群会合区及两栖战车泅渡抢滩区域,射程最近的MK15火箭弹则瞄准滩头前后数千米的水际及滩头桥头堡区域,如此将形成绵密的从近岸到滩头的反登陆火网。
  [编辑/王瑾]
其他文献
2012年11月14日,以色列国防军发动代号为“防卫之柱”的军事行动,对加沙巴勒斯坦武装实施“定点清除”,随即加沙武装向以色列展开密集的“火箭报复”。这其实是近些年来巴以冲突的常见场景,不过这次以色列在面对加沙火箭弹时有了新武器——用于拦截射向人口密集城镇火箭弹的“铁穹”防御系统。由于“铁穹”的护卫,在高密度的“火箭弹雨”下,以色列在此轮冲突中仅有数人受伤,保持了奇迹般的低伤亡率。特拉维夫上演“拦
刘士功部长解甲为民三十多年了,但行走言语之间仍是标准的军人风范,讲起话来干净利落掷地有声,仿佛不是在家里的客厅,而仍是在炮火纷飞的西南边疆自卫反击的战场……  我的从军史  我是湖北天门人,那是富饶江汉平原上的一个县份,但在五六十年代,农村的日子还是挺苦的。说实话,我是抱着走出去寻找更好一点生活的念头,背着父母报名投军的。从那时直到转业回湖北电影制片厂任厂长之前,我就一直在部队后勤部门工作。  1
如今,无人战车(也叫战斗机器人、战斗无人车),已经不仅仅是在阿富汗、伊拉克等战场执行排爆、侦察等任务。在叙利亚,俄军无人车已经打起了攻坚战。民用无人车领域的发展也如火如荼。各大军事强国,已将无人作战系统作为打赢下一场战争的重要装备支撑,未来装备发展的制高点。◎参赛的不仅有民企,还有“个体户”。比如这辆“兵蚁”无人车,虽然通信系统弱,但底盘非常简单,抗震性、防水性都很好  2016年9月和10月,“
我是1961年7月高中毕业后,“经保送和个人自愿”入伍进海军通信学校的,从此开始,在部队拼搏了20年,1981以正营职从部队转业到吴桥县。回首往事,最难忘怀的就是在南海舰队73大队的岁月。  1967年我从海军通信学校四年制雷达声呐指挥六期毕业后,被分配到南海舰队榆林基地猎潜艇第73大队株洲艇(舷号276),任观察通信部门长。当时,73大队是六艘清一色的04型猎潜艇。  根据1953年中苏双方签订
2015年1月31日,印度在位于本国东部孟加拉湾海域的惠勒岛首次以陆基车载机动方式成功进行了“烈火”5型弹道导弹的试射。这次发射标志着印度迈入了“洲际导弹俱乐部”,对印度战略核威慑能力的发展具有划时代意义。那么,“烈火”5的作战能力究竟如何呢?  “烈火”5的发展  “烈火”5是印度在“烈火”3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第一款固体燃料洲际导弹,迄今为止共进行了3次试验发射,2012年4月19日首次试射,20
陆军战术精确打击武器  近年来,世界各主要军事强国正在全面加快陆军信息化建设步伐,基于作战效能的精确打击和非接触式作战,已成为各国陆军转型所追求的目标之一。陆军精确打击武器系统的迅速发展与大量运用,正在对陆战模式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针对信息化战争对陆军作战能力提出的新要求,地面火力支援武器装备正由传统的“数量规模型”,向信息主导、平台主战和毁伤主控的“综合效能型”转变。依托先进的指挥控制网络
为攻坚而生  上世纪70年代末,美军提出专用攻坚武器的需求,于1978年开始招标工作,要求新型专用攻坚武器有能力摧毁钢筋混凝土碉堡以及各类城市建筑。当时包括美国麦克唐纳·道格拉斯航天公司(简称麦道公司)、布伦斯维克公司在内的多家武器公司提交了20多份方案参与竞标。最终美国麦道公司的SMAW 83毫米火箭筒中标。SMAW是“Shoulder Launched Multipur? pose Assau
“飞行第一”原则下的飞行甲板  航空母舰,正如其英文原名“Aircraft Carrier”,是aircraft carrier的组合,直译过来就是“飞机搭载舰”,这也正是航母与一般水面舰船的最大不同点。所以,满足舰载机的起降作战需求,是航母整舰设计上的基本出发点和关键点,飞行甲板也就有理由成为航母整舰设计中的重要一项。飞行甲板的设置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舰载机的起降能力,最终也就反映到航母舰载机系统
F-22A的弹舱可挂6枚中距弹,其它国家四代机的载弹量是否也要达到此标准?飞机设计需要考虑到整体目标和作战需要,看起来合理的不一定就是最合适的。本文就分析一下战斗机弹舱载荷问题。  战斗机的内部弹舱并不是新技术。早在战斗机实现喷气化不久,西方国家承担拦截任务的全天候喷气机,就曾应用了可伸缩的火箭发射装置,随后开发的超音速导弹拦截机F-102/106更是战斗机应用内部弹舱装载对空导弹的样板。不过,早
小说《三国演义》,以及后来有关三国的各种艺术作品中,对关羽、张飞、吕布等名将的兵器进行了艺术化的加工-这已经为很多读者所熟悉了。比如著名的青龙偃月刀、方天画戟,来源于宋代兵书《武经总要》里的掩月刀、戟刀,丈八蛇矛则来源于明代的蛇形矛。从考古文献、出土实物等各方面来看,这些兵器在三国时期都还没有产生。  我们自然不应该对六百年前的罗老先生过于苛求。在他创作小说时,把自己熟悉的某些威武兵器穿越到一千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