腱鞘巨细胞瘤与腱鞘纤维瘤超声表现分析

来源 :中国超声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my_jav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分析腱鞘巨细胞瘤与腱鞘纤维瘤超声表现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经手术和病理学诊断的25例腱鞘巨细胞瘤和12例腱鞘纤维瘤的患者,术前均进行了超声检查,记录肿物的位置、内部回声、大小、形态、边界、有无钙化、有无液化、和周围组织的关系、血流分级等情况.应用统计学分析其特征差异.结果 25例病理确诊的腱鞘巨细胞瘤常表现为肌腱旁、关节周围或包绕肌腱的实性肿物,回声多不均匀,形态规则或不规则,边界清晰,可伴有钙化和液化,12例病理证实为腱鞘纤维瘤位于肌腱旁和关节腔内,实性或囊实性,形态多规则,边界清晰,未发现钙化.腱鞘巨细胞瘤与腱鞘纤维瘤超声表现位置、形态、边界钙化及液化等超声表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GCTTS和FTS超声表现相似,但有一定的倾向性,包绕肌腱生长的不规则、不均匀伴钙化的肿物更倾向于诊断为GCTTS,肌腱旁或关节旁的规整的、均匀的实性肿物更倾向于FTS.
其他文献
目的 初步探索二维剪切波弹性成像(2D-SWE)测量乙肝肝硬化患者肝硬度值(LSM)、脾硬度值(SSM)诊断高危食管静脉曲张(HREV)的可行性.方法 收集172例乙肝肝硬化患者的临床资料,
目的运用常规MRI、MR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DWI)、三维时间飞跃法(three-dimensional time-of-flight,3D-TOF)MR血管造影(magneticresonance angiography,MRA)
背景和目的: 人们对痔的认识和研究已有数千年的历史,但是对于痔的本质认识尚存在许多争论。传统静脉曲张学说认为位于齿线上右前、右后、左正中的三个粘膜包块为异常结构,是
目的:1.探讨杂合肾脏替代治疗能否降低脓毒症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2.探讨杂合肾脏替代治疗能否降低脓毒症患者急性生理及慢性健康评价系统Ⅱ评分、序贯器官衰竭评分;3.探讨杂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