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期糖代谢异常对新生儿的影响

来源 :中国医学创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nglonghai1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分析妊娠期糖代谢异常对新生儿的影响。方法:收集2013年1月-2014年1月本院收治的92例妊娠期糖代谢异常患者,其中妊娠期糖尿病(GDM)组46例,妊娠期糖耐量受损(GIGT)组46例,同期收治46例同期糖代谢正常者作为对照组,最后分析妊娠期糖代谢异常对新生儿的影响。结果:GDM组、GIGT组体重指数≥24 kg/m2、不良孕产史、糖尿病家族史高危因素患者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GDM组、GIGT组新生儿窒息、巨大儿、高胆红素血症、早产儿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期糖代谢异常对新生儿影响不利,必须加强临床处理,才能降低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
  【关键词】 妊娠期糖代谢异常; 妊娠期糖尿病; 妊娠期糖耐量受损; 新生儿
  The Impact of Abnormal Glucose Metabolism During Pregnancy on Newborn/ZHOU Mei.//Medical Innovation of China,2015,12(08):052-054
  【Abstract】 Objective:To analyze the impact of abnormal glucose metabolism during pregnancy on the newborn.Method: 92 patients with abnormal glucose metabolism during pregnancy were selected from January 2013 to January 2014 in our hospital, including 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 (GDM) group of 46 cases, gestational impaired glucose tolerance (GIGT) group of 46 cases,46 cases of normal glucose metabolism in the same period as the control group, the impact of abnormal glucose metabolism during pregnancy on the newborn were analyzed.Result:GDM group and GIGT group patients’ BMI≥24 kg/m2,adverse pregnancy history, family history of diabetes and other risk factor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GDM group and GIGT group patients’ neonatal asphyxia, great children, hyperbilirubinemia,and premature children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than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Conclusion:Abnormal glucose metabolism has adverse effects during pregnancy on neonatal,clinical management must be strengthened in order to reduce neonatal morbidity.
  【Key words】 Gestational abnormal glucose metabolism; Gestational diabetes; Gestational impaired glucose tolerance; Newborns
  First-author’s address:Guiyang County MCH Laboratory,Guiyang 424400,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5.08.019
  妊娠期糖代谢异常包括妊娠期糖尿病(GDM)、糖耐量减低(GIGT)等类型[1]。其中妊娠期糖尿病是指妊娠期间首次发现糖尿病,糖耐量减低大多发现于妊娠后期,两种疾病将会提高围生期母婴并发症发生率,严重威胁到孕妇的生命安全。国内有多项研究都显示,孕妇在妊娠期间糖代谢发生异常会对胎、婴儿造成不良的影响[2]。因此,必须加强妊娠期糖代谢异常的临床诊治措施,才能降低孕期母婴并发症发生率,改善妊娠结局。为了分析妊娠期糖代谢异常对新生儿的影响,在2013年1月-2014年1月期间,本院对比妊娠期糖代谢异常患者与糖代谢正常者的新生儿结局,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3年1月-2014年1月本院收治的92例妊娠期糖代谢异常患者,年龄22~43岁,平均(28.98±0.85)岁。其中妊娠期糖尿病(GDM)组46例,平均孕周为(39.57±2.33)周。妊娠期糖耐量受损(GIGT)组46例,平均孕周为(38.43±2.47)周。同期收治46例同期糖代谢正常者作为对照组,年龄21~42岁,平均(27.23±0.44)岁,平均孕周为(38.78±3.89)周。三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空腹12 h抽取肘静脉血测定空腹血糖(FBG)、血清果糖胺(FA)。糖筛查试验:禁食12 h后,将50 g葡萄糖溶于200 mL水中,5 min内饮完,喝第一口时开始计时,1 h后抽取肘静脉血测定血糖值,同时进行FA的测定。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禁食12 h后将75 g葡萄糖溶于300 mL水中,5 min内饮完,测FBG 及1、2、3 h血糖及FA。OGTT异常标准:空腹血糖7.00 mmol/L,服糖后2 h血糖11.10 mmol/L;GIGT异常标准:服糖后2 h血糖7.8~11.10 mmol/L。在确诊妊娠期糖尿病后应该指导患者坚持适量运动,必要情况下可采取胰岛素治疗。正确的饮食控制,保持孕妇的理想体重,改善孕妇营养状况,促进胎儿发育,控制孕妇餐后正常的血糖水平。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 字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各组孕妇高危因素比较 GDM组、GIGT组体重指数≥24 kg/m2、不良孕产史、糖尿病家族史高危因素患者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各组孕妇高危因素比较 例(%)
  组别 体重指数≥24 kg/m2 不良孕产史 糖尿病家族史
  GDM组(n=46) 20(43.48) 11(23.91) 13(28.26)
  GIGT组(n=46) 19(41.30) 10(21.73) 12(26.09)
  对照组(n=46) 9(19.57) 4(8.70) 2(4.35)
  字2值 12.565 8.953 6.932
  P值 <0.05 <0.05 <0.05
  2.2 各组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GDM组、GIGT组新生儿窒息、巨大儿、高胆红素血症、早产儿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各组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例(%)
  组别 新生儿窒息 巨大儿 高胆红素血症 早产儿
  GDM组(n=46) 8(17.39) 6(13.04) 4(8.70) 3(6.52)
  GIGT组(n=46) 7(15.22) 7(15.22) 3(6.52) 2(4.35)
  对照组(n=46) 0 2(4.35) 1(2.17) 0
  字2值 8.527 3.141 3.579 2.905
  P值 <0.05 <0.05 <0.05 <0.05
  3 讨论
  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GDM、GIGT的发生率保持逐年增长的趋势[3]。文献[4]表明,糖代谢异常高危因素主要包括:高龄、体重指数超标以及具有不良孕产史、糖尿病家族史等。通过以上研究表明,GDM组、GIGT组体重指数≥24 kg/m2、不良孕产史、糖尿病家族史高危因素患者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于30岁以上年龄的孕妇,其胰岛素受体及其胰岛素亲和力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降低,因此,在糖筛查中需要更注重年龄大的孕妇[5-6]。过度肥胖、孕期营养过剩将会导致胰岛素抵抗增加,引发糖代谢异常风险。文献[7]表明,不良孕产史、糖尿病家族史的孕妇发生糖代谢异常的风险,明显高于同期收治糖代谢正常者的2.64倍。
  WHO研究小组提出,必须同时加强妊娠期GIGT、GDM的临床处理,才能控制孕妇病情进展,改善母儿结局[8]。通过以上研究表明,GDM组、GIGT组新生儿窒息、巨大儿、高胆红素血症、早产儿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新生儿并发症主要如下:(1)高胰岛素血症,孕妇在妊娠中血糖处于较高水平状态,母血经胎盘供给胎儿的葡萄糖浓度也有所升高而刺激胎儿胰岛素细胞增生,产生大量的胰岛素,即高胰岛素血症[9]。(2)巨大儿,一系列刺激胎儿发育的激素,导致胎儿蛋白质合成加快而脂肪分解降低,最终可导致巨大儿。(3)新生儿低血糖,儿茶酚胺及胰岛素对低血糖的反应降低从而导致新生儿低血糖发生率明显升高[10]。(4)早产儿,胎儿高血糖高渗性利尿,将会增多胎尿排出,引起羊水过多[11]。妊娠期糖代谢异常合并各种并发症,将会提高早产发生率。(5)新生儿窒息,新生儿窒息的原因可能是孕妇高血糖,影响到胎盘对胎儿的血氧供应,导致胎儿发生急性缺氧[12]。(6)高胆红素血症,胎膜早破、头颅血肿、喂养方式、母子血型不合、开奶时间、同胞中有高胆红素血症为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危险因素,因此,针对合并围产因素的新生儿应积极做微量血清胆红素监测,对微量血清胆红素水平较高者及时做相应的处理[13]。
  因此,在孕期的糖筛查中,应该及时发现、诊治GDM、GIGT孕妇,及时改善孕妇合并的各种并发症,才能减少对新生儿的影响。特别是针对高危因素的孕妇,必须为其提供合理的饮食方案、适量运动方案,才能有效控制正常的体重,从而降低糖代谢异常发生率[14]。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中子痫前期是严重影响母婴安全的妊娠并发症,有效控制妊娠期血糖,防止严重感染,降低医源性早产率,有效减少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发生,围产期的有效管理,降低新生儿低血糖发生率。血糖控制标准为:空腹血糖<5.8 mmol/L,餐后1 h时血糖<7.8 mmol/L,餐后2 h血糖<6.8 mmol/L。患者在32周开始,GDM和GIGT孕妇应该进行胎心监护,了解羊水量、脐动脉血流、胎盘功能等[15]。
  针对GDM和GIGT的新生儿,尤其是早产、低出生体重儿、巨大儿、低血糖和高胆红素血症儿,应该及时进行保暖,早喂糖水,监测血糖,预防感染,纠酸等临床处理,早期采用综合救治方案进行治疗,不仅可以提高出生体重、早产儿的生存率,还可以减轻其脑损伤,减少神经系统后遗症的发生,降低脑性瘫痪的发生率等预防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综上所述,妊娠期糖代谢异常对新生儿形成严重的影响,且造成其并发症发生率升高,因此,必须加强孕期糖代谢异常的筛查、诊断和治疗,才能改善妊娠结局。
  参考文献
  [1]孙平平,李华萍,赵芳.妊娠期糖代谢异常导致巨大儿发生的危险因素分析[J].实用妇产科杂志,2012,28(1):64-67.
  [2]刘晔,赵亚娟,王琴,等.妊娠期糖代谢异常对新生儿出生结局的影响[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1,11(5):932-934.
  [3]赵志勇,戴秀华,李英瑜.妊娠期糖代谢异常对新生儿的影响[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2,15(4):544-546.
  [4]林苑,钟红珠,李卓华.妊娠期糖代谢异常对妊娠结局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生,2010,48(12):26-27.
  [5]张萍,牟春笋,赵可辉.妊娠期糖代谢异常对新生儿心脏结构及功能的影响[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0,18(12):945-947.
  [6]王娇,许榕仙,张雪芹,李健.妊娠期糖代谢异常对妊娠结局影响[J].中国公共卫生,2012,28(11):1400-1402.
  [7]董渭盈,陈敏.妊娠期不同程度糖代谢异常对新生儿体重的影响[J].海南医学,2011,22(15):43-44.
  [8]张玲,杨慧云.妊娠期糖代谢异常对新生儿预后的影响[J].现代医药卫生,2013,29(21):3215-3216.
  [9]刘慧,王新利,关育红,等.妊娠期合并糖代谢异常对新生儿胰岛素敏感性的影响[J].中国新生儿科杂志,2012,27(4):228-232.
  [10]乔如丽,刘志杰.影响妊娠期糖代谢异常的临床相关因素分析[J].疑难病杂志,2010,9(5):368-370.
  [11]祝文晶,王子莲,胡明晶,等.妊娠期糖代谢异常孕妇外周血及脐血Ghrelin水平与母儿体质指标的相关性[J].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2013,34(1):157-160.
  [12]孟晓博.妊娠期糖代谢异常与新生儿低血糖的相关性分析[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23(20):2203-2205.
  [13]方敏,方阅,左文琼,等.妊娠期糖代谢异常孕妇分娩前血糖水平与新生儿低血糖的关系[J].中国医药,2013,8(3):393-395.
  [14]冯婷花.妊娠期糖代谢异常并发新生儿低血糖的护理[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1,17(13):1640-1642.
  [15]李女好,林碧绿,曾胤,等.妊娠期糖代谢异常对胎儿体质量及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4,20(15):2271-2273.
  (收稿日期:2014-09-28) (本文编辑:周亚杰)
其他文献
在多项式分解因式时,有些多项式往往不能直接分解.这就要求我们掌握一定的变形技巧,为分解因式创造条件.一、借助整体变形创造条件
期刊
【摘要】 目的:探究侧入路微创椎间融合结合后路短节段固定治疗胸腰段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4月本院收治的胸腰段骨折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48例。对照组采用后椎弓根钉短节段固定联合外侧植骨融合方法治疗,试验组采用侧入路微创椎间融合结合后路短节段固定方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伤椎高度比值、脊柱后凸成角(Cobb角)、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及手
【摘要】 目的:探究子宮肌瘤剔除术后生育状况及相关因素。方法:随机选取2007年1月-2013年3月在本院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的子宫肌瘤患者100例作为观察组,同时选择同期单纯行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的100例子宫肌瘤患者作为对照组,记录患者子宫肌瘤的大小、形态、数目及生长位置等,比较两组治疗后子宫肌瘤残留、复发、术后并发症及生育情况。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平均住院时间、术后排气时间等均明显
从2008年以来我国的许多地区都遭受过不同程度的地震灾害,因为地震带来的人员伤亡是非常惨重的,所以对于新建的建筑工程的抗震能力,国家和人们都十分的关注。钢筋混凝土的建
一次函数与一次方程、一次不等式相结合,在实际问题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尤其是利用一次函数的增减性及有关的知识,可以解决许多方案设计问题和决策问题.现选取几个实例加以分析.
【摘要】 目的:研究并分析治疗脑卒中患者使用认知康复治疗的效果。方法:收集脑卒中患者共112例,根据随机对照、平行、单盲的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56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则结合认知康复治疗,将两组患者治疗3个月后的简易智能量表评分、肢体功能评分、生活质量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的简易智能量表评分、肢体功能评分及生活质量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对既有产能,政府部门需要转变监管方式,尽量避免行政干涉,采用市场手段,通过加强节能环保、产品质量、安全生产等方面监管来保障公平竞争,为市场优胜劣汰建立制度环境
如今,越来越多的城市建筑朝着科技化和现代化的方向发展,从而衍生出了大空间建筑,其在空间组织和设计方面具有独特的使用特性和表现效果,已经逐渐发展成为城市建筑设计的热点
目的:探讨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在2型糖尿病(T2DM)患者动脉血管壁弹性评估中的价值。方法:采用超声弹性成像技术检测40例T2DM患者颈、肱动脉弹性功能参数,同期选择40例门诊健康体检者
目的:探讨犒尝性行为治疗对提高精神病患者的行为控制能力和日常生活能力的效果,提高病房管理效率。方法:运用生物反馈治疗犒尝性操作条件反射的原理,对184例住院精神病患者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