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 针对重症畸形胰腺炎患者采取中心静脉留置导管方式进行干预治疗,在治疗的过程中预防出现感染现象,采取积极的护理干预方式并记录护理过程,与常规护理方式进行对比,观察哪种护理方式更具备护理优越性。方法 在本院选取重症畸形胰腺炎患者186例,收集的患者资料是从2009年1月到2014年12月近五年期间内的有效数据,以上患者资料均属于自愿提供。以随机的方式将186例患者资料进行分组,以93例患者资料为一组,共分为两组。其中,针对常规组采取常规的护理方式进行感染情况的预防和干预。另外一组为实验组,采取中性静脉留置导管预防感染的最新护理方式进行干预,即在常规护理手段之上增加有效干预方法。分别记录两组患者的护理过程,以及护理信息和数据,通过为期两周的护理干预,采取每周周期末端的护理干预结果进行比对,观察护理方式的干预效果,并且关注患者静脉留置导管周围皮肤状况。结果 实验组患者在第一周周末和第二周周末的感染情况进行比对,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感染几率为2.98%和17.65%,而常规组患者的感染几率为10.85%和35.85%,说明实验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常规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常规的护理手段中,添加系统完善的护理方式,能够有效的干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中心静脉留置导管感染情况,可以减轻患者痛苦,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护理干预治疗中推广。
【关键词】 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 中心静脉 留置导管 预防感染护理干预
前言
重症急性胰腺炎是由于患者身体内的胰腺蛋白酶出现了自行消化的现象而导致身体机能异常的一种病症,这种疾病严重威胁人体健康,导致患者的生活质量下降。患者患病后会出现严重的水肿现象,长期伴随水肿出现的是身体组织的出血或者是坏死情况。重症急性胰腺炎不但会对导致患者出现剧烈的疼痛,还可能引起患者呕吐,高烧等症状同时出现,严重威胁人体健康的过程中还侵蚀患者的精神,导致患者对生活失去信心[1]。通过医疗检测可以发现,一般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会出现血液和尿液中的淀粉醚徒增情况。一旦发现病症需要及时治疗,长期的治疗过程需要不断向患者体内补给营养,通过中心静脉留置导管注射可以降低对患者皮肤的反复伤害。但是长期留置导管也会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伴随出现感染情况。因此,采取切实有效的护理干预手段,对于治疗干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病症有重要作用,本文就针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中心静脉留置导管感染情况进行护理方式研究讨论,希望能够降低患者病痛折磨,造福患者及其家属[2]。具体研究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本院选取重症畸形胰腺炎患者186例,收集的患者资料是从2009年1月到2014年12月近五年期间内的有效数据,以上患者资料均属于自愿提供。以随机的方式将186例患者资料进行分组,以93例患者资料为一组,共分为两组。一组为常规护理组,另外一组为实验护理组。在186例患者中,男性患者136例,女性患者50例。患者的年龄区间为23岁到81岁之间,患者的平均年龄为41.25±10.95岁。186例患者中存在50例假性的胰腺囊肿病患,另外还有98例合并型的腹腔积液患者,25例身体脏器衰竭的功能障碍患者,还有13例胰腺器官周遭出现囊肿的患者。以上患者的年龄、家庭环境、学历,以及工作职能不存在差异,P>0.05,说明不具备统计学意义,重症急性胰腺炎病症护理结果可以进行比较。针对以上患者采取中心静脉留置导管的治疗干预方式,观察留置导管后的患者护理情况。对以上186例留置导管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采取护理方式,患者留置导管时间为期两周,平均留置导管时间为11.21±4.95天之间,记录护理过程数据对比具体护理结果。
1.2 方法
根据研究需要,随机划分的常规组与实验组患者均接受了留置导管干预方式,实施护理方式进行干预。其中,针对常规组采取常规的护理方式进行感染情况的预防和干预。另外一组为实验组,采取中性静脉留置导管预防感染的最新护理方式进行干预,即在常规护理手段之上增加有效干预方法。分别记录两组患者的护理过程,以及护理信息和数据,通过为期两周的护理干预,采取每周周期末端的护理干预结果进行比对,观察护理方式的干预效果,并且关注患者静脉留置导管周围皮肤状况[3]。
针对实验组患者采取的系统护理方式,主要是在常规护理方式之上添加护理手段。首先,需要保证实验组患者的留置导管能够维持在每天更新的状态之下,并且细致护理和敷料留置导管位置。在护理期间需要关注天气的变化,如果出现高温天气,患者的汗液增加后,应保持患者的留置导管位置的皮肤清爽,能够定时更换。其次,在护理期间要保证患者的病房定期消毒,空气清新流畅,避免可能滋生细菌的条件产生[4]。再者,应该注意提升患者自身的免疫力,保证患者的体制能够接受外来细菌的侵蚀和打击,避免出现感染症状。及时的增加护理手段,并向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宣传[5]。要求患者不要随意运动留置导管部位,处理个人卫生状态。再次,应该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护理人员应该耐心的疏导患者的不良情绪,解决患者的疑问,建立良好的医护和病患之间的关系,促进患者对留置导管安插、护理工作的配合程度。最后,应该积极提升护理人员的操作技术。定期为护理人员提供培训工作,确保护理工作万无一失,而且操作的流程都能在无菌的环境下进行。要求护理人员定期的观察患者留置导管位置,做到清洁、护理的记录保存工作,以供医生观察患者病情使用[6]。
1.3 观察体系
观察两组患者在接受护理后的体征情况,一旦发现患者留置导管位置发生不良反应、发烧,或者是皮肤过敏现象,即为感染。应该提取相关分泌物质进行检验,确定感染细菌类型和感染原因。
1.4 统计学意义
本次研究当中的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数(n)率(%)表示,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根浴研究需要,针对两组患者的护理干预过程进行记录,在比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情况。其中,实验组患者中发现42例中心静脉留置导管感染情况,说明具有42例病原菌感染病例,当中涉及到革兰阴性球菌感染10例,占总感染人数的23.81%;真菌感染9例,占总感染人数的21.43%;革兰阳性球菌23例,占总感染人数的54.76%;另外,还涉及到患者留置部位皮肤不良反应的感染几率为19.98%,以上数据呈现的结果显示明显的由于常规组患者感染情况,(P<0.05),检验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而且,实验组患者在第一周周末和第二周周末的感染情况进行比对,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感染几率为2.98%和17.65%,而常规组患者的感染几率为10.85%和35.85%,说明实验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常规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且(P<0.05)。
3 讨论
在医护人员日常护理过程中的增设完善的护理技术,和护理方法,能够有效干预患者的感染情况,降低患者治疗中出现的不适感觉。在常规的护理手段中,添加系统完善的护理方式,能够有效的干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中心静脉留置导管感染情况,可以减轻患者痛苦,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护理干预治疗中推广。
参考文献
[1]卫文俊,陶霖玉,李蓉等.乌司他丁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早期外周血单核细胞Toll样受体4表达的影响[J].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2,01:97-100.
[2]张金良,陈强谱.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应用肠内营养和肠外营养所致并发症的比较:系统回顾和Meta分析[J].中华普通外科学文献(电子版),2011,03:259-264.
[3]左艳艳,康焰.全胃肠外营养和肠内营养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预后影响的Meta分析[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11,11:1295-1301.
[4]谭崇友,曹丹丹,覃雪莲.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不同时期肠内营养对肠源性感染影响的临床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3,21:5205-5207.
[5]陈瑶,张中伟,王波等.早期血浆白蛋白变异对ICU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预后评估的价值[J].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2013,02:237-241.
[6]吴新军,王雷,秦玉刚等.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胰腺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及防治措施[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3,16:3919-3921.
【关键词】 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 中心静脉 留置导管 预防感染护理干预
前言
重症急性胰腺炎是由于患者身体内的胰腺蛋白酶出现了自行消化的现象而导致身体机能异常的一种病症,这种疾病严重威胁人体健康,导致患者的生活质量下降。患者患病后会出现严重的水肿现象,长期伴随水肿出现的是身体组织的出血或者是坏死情况。重症急性胰腺炎不但会对导致患者出现剧烈的疼痛,还可能引起患者呕吐,高烧等症状同时出现,严重威胁人体健康的过程中还侵蚀患者的精神,导致患者对生活失去信心[1]。通过医疗检测可以发现,一般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会出现血液和尿液中的淀粉醚徒增情况。一旦发现病症需要及时治疗,长期的治疗过程需要不断向患者体内补给营养,通过中心静脉留置导管注射可以降低对患者皮肤的反复伤害。但是长期留置导管也会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伴随出现感染情况。因此,采取切实有效的护理干预手段,对于治疗干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病症有重要作用,本文就针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中心静脉留置导管感染情况进行护理方式研究讨论,希望能够降低患者病痛折磨,造福患者及其家属[2]。具体研究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本院选取重症畸形胰腺炎患者186例,收集的患者资料是从2009年1月到2014年12月近五年期间内的有效数据,以上患者资料均属于自愿提供。以随机的方式将186例患者资料进行分组,以93例患者资料为一组,共分为两组。一组为常规护理组,另外一组为实验护理组。在186例患者中,男性患者136例,女性患者50例。患者的年龄区间为23岁到81岁之间,患者的平均年龄为41.25±10.95岁。186例患者中存在50例假性的胰腺囊肿病患,另外还有98例合并型的腹腔积液患者,25例身体脏器衰竭的功能障碍患者,还有13例胰腺器官周遭出现囊肿的患者。以上患者的年龄、家庭环境、学历,以及工作职能不存在差异,P>0.05,说明不具备统计学意义,重症急性胰腺炎病症护理结果可以进行比较。针对以上患者采取中心静脉留置导管的治疗干预方式,观察留置导管后的患者护理情况。对以上186例留置导管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采取护理方式,患者留置导管时间为期两周,平均留置导管时间为11.21±4.95天之间,记录护理过程数据对比具体护理结果。
1.2 方法
根据研究需要,随机划分的常规组与实验组患者均接受了留置导管干预方式,实施护理方式进行干预。其中,针对常规组采取常规的护理方式进行感染情况的预防和干预。另外一组为实验组,采取中性静脉留置导管预防感染的最新护理方式进行干预,即在常规护理手段之上增加有效干预方法。分别记录两组患者的护理过程,以及护理信息和数据,通过为期两周的护理干预,采取每周周期末端的护理干预结果进行比对,观察护理方式的干预效果,并且关注患者静脉留置导管周围皮肤状况[3]。
针对实验组患者采取的系统护理方式,主要是在常规护理方式之上添加护理手段。首先,需要保证实验组患者的留置导管能够维持在每天更新的状态之下,并且细致护理和敷料留置导管位置。在护理期间需要关注天气的变化,如果出现高温天气,患者的汗液增加后,应保持患者的留置导管位置的皮肤清爽,能够定时更换。其次,在护理期间要保证患者的病房定期消毒,空气清新流畅,避免可能滋生细菌的条件产生[4]。再者,应该注意提升患者自身的免疫力,保证患者的体制能够接受外来细菌的侵蚀和打击,避免出现感染症状。及时的增加护理手段,并向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宣传[5]。要求患者不要随意运动留置导管部位,处理个人卫生状态。再次,应该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护理人员应该耐心的疏导患者的不良情绪,解决患者的疑问,建立良好的医护和病患之间的关系,促进患者对留置导管安插、护理工作的配合程度。最后,应该积极提升护理人员的操作技术。定期为护理人员提供培训工作,确保护理工作万无一失,而且操作的流程都能在无菌的环境下进行。要求护理人员定期的观察患者留置导管位置,做到清洁、护理的记录保存工作,以供医生观察患者病情使用[6]。
1.3 观察体系
观察两组患者在接受护理后的体征情况,一旦发现患者留置导管位置发生不良反应、发烧,或者是皮肤过敏现象,即为感染。应该提取相关分泌物质进行检验,确定感染细菌类型和感染原因。
1.4 统计学意义
本次研究当中的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数(n)率(%)表示,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根浴研究需要,针对两组患者的护理干预过程进行记录,在比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情况。其中,实验组患者中发现42例中心静脉留置导管感染情况,说明具有42例病原菌感染病例,当中涉及到革兰阴性球菌感染10例,占总感染人数的23.81%;真菌感染9例,占总感染人数的21.43%;革兰阳性球菌23例,占总感染人数的54.76%;另外,还涉及到患者留置部位皮肤不良反应的感染几率为19.98%,以上数据呈现的结果显示明显的由于常规组患者感染情况,(P<0.05),检验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而且,实验组患者在第一周周末和第二周周末的感染情况进行比对,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感染几率为2.98%和17.65%,而常规组患者的感染几率为10.85%和35.85%,说明实验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常规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且(P<0.05)。
3 讨论
在医护人员日常护理过程中的增设完善的护理技术,和护理方法,能够有效干预患者的感染情况,降低患者治疗中出现的不适感觉。在常规的护理手段中,添加系统完善的护理方式,能够有效的干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中心静脉留置导管感染情况,可以减轻患者痛苦,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护理干预治疗中推广。
参考文献
[1]卫文俊,陶霖玉,李蓉等.乌司他丁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早期外周血单核细胞Toll样受体4表达的影响[J].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2,01:97-100.
[2]张金良,陈强谱.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应用肠内营养和肠外营养所致并发症的比较:系统回顾和Meta分析[J].中华普通外科学文献(电子版),2011,03:259-264.
[3]左艳艳,康焰.全胃肠外营养和肠内营养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预后影响的Meta分析[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11,11:1295-1301.
[4]谭崇友,曹丹丹,覃雪莲.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不同时期肠内营养对肠源性感染影响的临床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3,21:5205-5207.
[5]陈瑶,张中伟,王波等.早期血浆白蛋白变异对ICU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预后评估的价值[J].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2013,02:237-241.
[6]吴新军,王雷,秦玉刚等.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胰腺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及防治措施[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3,16:3919-3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