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通过结合某商业广场大型基坑开挖实例,对该深基坑工程的基坑开挖施工方案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该工程具体开挖施工工艺和控制技术要点,对于开挖施工同类的深基坑工程具有参考意义。
【关键词】商业广场;基坑开挖;基坑支护
1.工程概况
本工程基坑面积约为2.2m2,施工现场自然土平均标高+0.100m(相当于绝对标高+3.750m),地下室大面积挖土至深度-11.25m~-11.35m。底板厚度为650mm,局部深坑落低,最大落低深度2.00m,桩承台面标高为-10m(第一次浇捣至-10.05m),厚度为1050-1600mm不等,承台下翻100~550不等,承台连梁1000×1000mm为主,局部承台连梁高度大于1000的,下翻100~250不等,承台连梁面标高为-10.05m;垫层厚度200~300,土方工程量约25万m3。
2.大型基坑开挖原则
对于大型基坑开挖来说,应当在围护墙全部施工完毕后(圈梁),基坑开挖前,提前进行坑内降水,降水深度应低于开挖面1.0m以下。地下墙、圈梁达到设计强度方能开挖第一层土,围檩、支撑达到设计强度方能开挖第二、三层土,围檩、支撑、工程桩、地基加固达到设计强度方能开挖基坑面的这一层土。基坑土体开挖遵循“分层、分块、对称、限时”的原则,利用时空效应原理,严格控制基坑变形。
3.基坑开挖施工技术控制要点
3.1挖土标高控制
机械挖土标高控制在设计标高以上200mm处,余下土方用人工扦平至坑底标高,标高误差和平整度均严格按照规范标准执行。机械挖土接近坑底时,由现场专职测量员用水平仪将水准标高引测至坑底。然后随着挖机逐步向前推进,将水平仪置于坑底,每隔4~6m设置一标高控制点,纵横向组成标高控制网,以准确控制基坑标高。
3.2基坑排水
基坑内外设置由排水明沟、集水井构成的集水明排系统,确保能将雨水及污水及时排出坑外。沿坡顶周边四周设置排水明沟,排水沟为400×400,每隔50m设置一800×800×800的集水井,采用砖砌,砂浆抹面。
基坑开挖后在基坑四周(离基坑5米以上)及基坑中挖设300×300临时排水沟,排水沟间距为20m,在四周角点处挖设800×800×800集水井。坑内积水及井点降水抽出的水可排至集水井内,再由潜水泵强排至坡顶排水沟内,再经沉淀后排入周边市政雨水井及污水井内。基础底土方开挖修整时,随垫层修筑排水盲沟,并利用底板内的深坑作为集水井,将积水集中至深坑统一由排水泵排放至地面。为避免加大实际开挖深度,坑内排水系统排水沟离开围护桩边的距离应至少5m以上。
3.3地基验槽混凝土垫层施工
挖土至设计标高后立即会同监理方及设计院及时进行基坑验槽,土体暴露面积每次不超过200m2;垫层应随挖随浇筑,即垫层必须在见底后24小时以内浇筑完成,由于有部分承台落低,Ⅰ区的垫层厚度200,施工时只留出承台落低部分,Ⅱ区的垫层厚度300,施工时靠地下连续墙的一跨全部浇筑,承台落低部分待垫层混凝土有一定强度以后再挖除,其余二跨施工时留出承台落低部分,但浇筑完成的垫层混凝土要形成传力的直线。
3.4凿桩
在工程桩暴露后,截桩工作必须同时跟上。截桩施工时,必须配备足够的空压机,将桩分段截除,随土方由吊机吊出坑外。采用机械截桩时,必须留200mm采用人工截桩,修至设计凿桩面标高,避免机械截桩破坏桩头,影响桩身的质量。并对桩顶表面作平整处理,满足桩头的小应变测试要求。工程桩桩顶砼标高高出垫层100mm,锚固钢筋长度,抗压桩为700mm,抗拔桩为1000mm,若开挖后发现工程桩桩顶标高未达到设计要求,应将该工程桩凿至坚实的桩面用高一级砼进行接桩,钢筋重新接至满足锚固长度要求、单面焊10d,焊条采用E50系列。
3.5工程桩验收
基坑土方挖好与垫层浇筑后,从打设的轴线控制点上将轴线引至砼垫层上,纵横向组成轴线、标高控制网,以准确控制基坑标高,并进行工程桩桩位偏差、桩顶标高等的实测实量工作,按规定做好复核记录,然后送建设单位及设计单位等进行审核,待明确桩位偏差符合设计规范要求后,进行工程桩验收。验收后方可进行底板的施工。
工程桩验收时由现场关砌员按轴线位置拉好麻线,由现场项目工程师、桩基工程施工专业单位、监理共同验收,并做好验收记录,标明每根桩的标高及位置偏差值,所有桩基施工资料装订面册及时归档并绘制竣工图。
3.6基坑设施的保护
开挖时严禁挖机碰撞支撑、立柱、监测设施、深井、工程桩,以免造成损坏。深井管和监测设施的外露管线设专人看护,当开挖至周围时,挖土由机械挖土改为人工挖土。
3.7支撑底的清理
支撑底残留的砼垫层和木模以及所粘的泥块,在开挖下皮土时及时进行凿除、清理干净,以免人员工作时上述物体掉落,造成伤亡事故。
3.8基坑止水措施
挖土期间,连续墙可能出现接缝渗漏水、蜂窝面渗漏水、裂缝渗漏水等。水压较小的蜂窝面、裂缝渗漏水等可采用专用堵漏水泥抹面、封缝。水压较大的渗漏水堵漏施工顺序:凿缝→剔槽→埋泄压管→封槽缝→封泄压管。
4.基坑开挖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本基坑工程由于开挖深度深,为进一步控制基坑开挖过程的水平位移及确保地铁隧道的安全,施工中应有效运用时空效应的规律,土方开挖和支撑的施工工序根据分区、分块、对称、平衡的原则制定。基坑开挖前围护结构、坑内加固与降水达到设计要求。
土方开挖的顺序、方法严格按照设计工况。施工顺序严格遵循先撑后挖的原则。土方开挖、支撑施工严格实行“分区、分层、分段、留土护坡、限时开挖支撑”,每一施工块开挖均先中间,后两边,在施工过程中尽可能缩短地下连续墙围护结构的无支撑暴露时间、宽度和深度。具体要求地铁侧土体无支撑暴露时间不超过36小时,其余侧土体无支撑暴露时间不超过48小时。同时,二墙合一对于主体梁板结构的施工,在地下连续墙施工时预埋钢筋或接驳器,以保证主体结构与地下连续墙的有效连接并加快楼板结构施工速度。
挖土操作分层分段的分层厚度控制在2m~2.5m,施工中严格控制开挖标高,坑底应保留0.2m厚基土,采用人工挖平整,并防止坑底扰动,垫层应随挖随浇筑,即垫层必须在见底后36小时以内浇筑完成,桩头的凿除工作,一定要紧跟在后,凿除的桩头随土方一起运走,桩头凿除跟不上的,需待垫层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后,再进行桩头凿除工作,以减少基坑暴露时间和墙体变位。同时在开挖施工中的临时边坡应控制不小于1:2,若土质较差或遇暗浜等不良地质,则坡度放缓至1:2.5,遇雨季开挖,尚应采取适当的护坡措施,同时坑内应加强排水组织措施。
5.结论
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商业广场逐渐向地下空间发展,大型基坑开挖逐渐增多。文章通过结合大型商业广场基坑开挖施工的技术措施及开挖可能出现的情况与对策,并提出其可行的基坑开挖安全施工措施。
参考文献
[1]刘建.浅析深基坑开挖与边坡支护施工技术[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0,(1).
[2]刘士河.浅谈深基坑开挖施工及支护措施[J].价值工程,2009,(29).
[3]程忆平,程印东.浅谈基坑开挖、降水与支护施工方法[J].广东建材,2003 (10).
【关键词】商业广场;基坑开挖;基坑支护
1.工程概况
本工程基坑面积约为2.2m2,施工现场自然土平均标高+0.100m(相当于绝对标高+3.750m),地下室大面积挖土至深度-11.25m~-11.35m。底板厚度为650mm,局部深坑落低,最大落低深度2.00m,桩承台面标高为-10m(第一次浇捣至-10.05m),厚度为1050-1600mm不等,承台下翻100~550不等,承台连梁1000×1000mm为主,局部承台连梁高度大于1000的,下翻100~250不等,承台连梁面标高为-10.05m;垫层厚度200~300,土方工程量约25万m3。
2.大型基坑开挖原则
对于大型基坑开挖来说,应当在围护墙全部施工完毕后(圈梁),基坑开挖前,提前进行坑内降水,降水深度应低于开挖面1.0m以下。地下墙、圈梁达到设计强度方能开挖第一层土,围檩、支撑达到设计强度方能开挖第二、三层土,围檩、支撑、工程桩、地基加固达到设计强度方能开挖基坑面的这一层土。基坑土体开挖遵循“分层、分块、对称、限时”的原则,利用时空效应原理,严格控制基坑变形。
3.基坑开挖施工技术控制要点
3.1挖土标高控制
机械挖土标高控制在设计标高以上200mm处,余下土方用人工扦平至坑底标高,标高误差和平整度均严格按照规范标准执行。机械挖土接近坑底时,由现场专职测量员用水平仪将水准标高引测至坑底。然后随着挖机逐步向前推进,将水平仪置于坑底,每隔4~6m设置一标高控制点,纵横向组成标高控制网,以准确控制基坑标高。
3.2基坑排水
基坑内外设置由排水明沟、集水井构成的集水明排系统,确保能将雨水及污水及时排出坑外。沿坡顶周边四周设置排水明沟,排水沟为400×400,每隔50m设置一800×800×800的集水井,采用砖砌,砂浆抹面。
基坑开挖后在基坑四周(离基坑5米以上)及基坑中挖设300×300临时排水沟,排水沟间距为20m,在四周角点处挖设800×800×800集水井。坑内积水及井点降水抽出的水可排至集水井内,再由潜水泵强排至坡顶排水沟内,再经沉淀后排入周边市政雨水井及污水井内。基础底土方开挖修整时,随垫层修筑排水盲沟,并利用底板内的深坑作为集水井,将积水集中至深坑统一由排水泵排放至地面。为避免加大实际开挖深度,坑内排水系统排水沟离开围护桩边的距离应至少5m以上。
3.3地基验槽混凝土垫层施工
挖土至设计标高后立即会同监理方及设计院及时进行基坑验槽,土体暴露面积每次不超过200m2;垫层应随挖随浇筑,即垫层必须在见底后24小时以内浇筑完成,由于有部分承台落低,Ⅰ区的垫层厚度200,施工时只留出承台落低部分,Ⅱ区的垫层厚度300,施工时靠地下连续墙的一跨全部浇筑,承台落低部分待垫层混凝土有一定强度以后再挖除,其余二跨施工时留出承台落低部分,但浇筑完成的垫层混凝土要形成传力的直线。
3.4凿桩
在工程桩暴露后,截桩工作必须同时跟上。截桩施工时,必须配备足够的空压机,将桩分段截除,随土方由吊机吊出坑外。采用机械截桩时,必须留200mm采用人工截桩,修至设计凿桩面标高,避免机械截桩破坏桩头,影响桩身的质量。并对桩顶表面作平整处理,满足桩头的小应变测试要求。工程桩桩顶砼标高高出垫层100mm,锚固钢筋长度,抗压桩为700mm,抗拔桩为1000mm,若开挖后发现工程桩桩顶标高未达到设计要求,应将该工程桩凿至坚实的桩面用高一级砼进行接桩,钢筋重新接至满足锚固长度要求、单面焊10d,焊条采用E50系列。
3.5工程桩验收
基坑土方挖好与垫层浇筑后,从打设的轴线控制点上将轴线引至砼垫层上,纵横向组成轴线、标高控制网,以准确控制基坑标高,并进行工程桩桩位偏差、桩顶标高等的实测实量工作,按规定做好复核记录,然后送建设单位及设计单位等进行审核,待明确桩位偏差符合设计规范要求后,进行工程桩验收。验收后方可进行底板的施工。
工程桩验收时由现场关砌员按轴线位置拉好麻线,由现场项目工程师、桩基工程施工专业单位、监理共同验收,并做好验收记录,标明每根桩的标高及位置偏差值,所有桩基施工资料装订面册及时归档并绘制竣工图。
3.6基坑设施的保护
开挖时严禁挖机碰撞支撑、立柱、监测设施、深井、工程桩,以免造成损坏。深井管和监测设施的外露管线设专人看护,当开挖至周围时,挖土由机械挖土改为人工挖土。
3.7支撑底的清理
支撑底残留的砼垫层和木模以及所粘的泥块,在开挖下皮土时及时进行凿除、清理干净,以免人员工作时上述物体掉落,造成伤亡事故。
3.8基坑止水措施
挖土期间,连续墙可能出现接缝渗漏水、蜂窝面渗漏水、裂缝渗漏水等。水压较小的蜂窝面、裂缝渗漏水等可采用专用堵漏水泥抹面、封缝。水压较大的渗漏水堵漏施工顺序:凿缝→剔槽→埋泄压管→封槽缝→封泄压管。
4.基坑开挖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本基坑工程由于开挖深度深,为进一步控制基坑开挖过程的水平位移及确保地铁隧道的安全,施工中应有效运用时空效应的规律,土方开挖和支撑的施工工序根据分区、分块、对称、平衡的原则制定。基坑开挖前围护结构、坑内加固与降水达到设计要求。
土方开挖的顺序、方法严格按照设计工况。施工顺序严格遵循先撑后挖的原则。土方开挖、支撑施工严格实行“分区、分层、分段、留土护坡、限时开挖支撑”,每一施工块开挖均先中间,后两边,在施工过程中尽可能缩短地下连续墙围护结构的无支撑暴露时间、宽度和深度。具体要求地铁侧土体无支撑暴露时间不超过36小时,其余侧土体无支撑暴露时间不超过48小时。同时,二墙合一对于主体梁板结构的施工,在地下连续墙施工时预埋钢筋或接驳器,以保证主体结构与地下连续墙的有效连接并加快楼板结构施工速度。
挖土操作分层分段的分层厚度控制在2m~2.5m,施工中严格控制开挖标高,坑底应保留0.2m厚基土,采用人工挖平整,并防止坑底扰动,垫层应随挖随浇筑,即垫层必须在见底后36小时以内浇筑完成,桩头的凿除工作,一定要紧跟在后,凿除的桩头随土方一起运走,桩头凿除跟不上的,需待垫层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后,再进行桩头凿除工作,以减少基坑暴露时间和墙体变位。同时在开挖施工中的临时边坡应控制不小于1:2,若土质较差或遇暗浜等不良地质,则坡度放缓至1:2.5,遇雨季开挖,尚应采取适当的护坡措施,同时坑内应加强排水组织措施。
5.结论
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商业广场逐渐向地下空间发展,大型基坑开挖逐渐增多。文章通过结合大型商业广场基坑开挖施工的技术措施及开挖可能出现的情况与对策,并提出其可行的基坑开挖安全施工措施。
参考文献
[1]刘建.浅析深基坑开挖与边坡支护施工技术[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0,(1).
[2]刘士河.浅谈深基坑开挖施工及支护措施[J].价值工程,2009,(29).
[3]程忆平,程印东.浅谈基坑开挖、降水与支护施工方法[J].广东建材,2003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