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赐五彩雨花石

来源 :科学大众(中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chaoh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提到雨花石,先声夺人的是一则关于雨花石的神话:传说古时雨花台上有一座雨花观,雨花观中有一位雨花真人。雨花真人端庄睿智、深藏若虚,他经年静坐而绝少宣道,仿佛自己就是一部玄秘古奥的经书。一天,雨花真人开坛讲经。微言大义、悬河流水、探本溯源、咳唾成珠。品格和智慧的魅力震撼了众多百姓乃至感动了上苍诸神,欢悦之中诸神命令降下一场五彩天雨来。五彩天雨比肩接踵杂沓而下,好似一幅珍藏在故宫博物院里的米芾山水长卷。泠泠雨水敲击在雨花台上,一粒粒变成了玛瑙般的雨花石。
  
  雨花石种类繁多,它的成因和化学成分也就极为复杂。雨花石产于雨花台砾石层,这段砾石层下游在南京六合一带,上游至湖北、宜昌等地。砾石种类繁多,有玛瑙石、蛋白石、玉髓、水晶、石英岩等。一言以蔽之,也就是说雨花石的形成是地质运动的结果。它可概括为三个阶段:原生形成阶段、次生搬运阶段和沉积砾石层阶段。
  第一阶段从古生代志留纪早期,经过晚古生代、中生代到新生代,在这漫长的地质年代里,火山活动、构造运动、沉积作用不断发生,形成玛瑙、水晶及其他石种。
  第二阶段形成年代,最早不超过成岩以后的“造山运动”年代,最晚不晚于形成砾石层年代,它们是分期分批,经过循环往复,多次搬运。
  第三阶段形成年代,因为砾石层是多次形成的,第三阶段即为雨花石形成年代。
  
  水石与抛光石
  
  未经加工的雨花石通称为水石,也叫毛石。这样的雨花石,未入水前,表面不太光滑,图像也不太清晰,手感也有些毛糙。然而,放入水中,水分子填入毛细孔,再加上光的折射和反射,色彩非常纯正,雨花石特有的神奇就显示出来了。
  抛光石一般采取“滚桶抛光法”。即将雨花石、金刚砂和适量的水放入橡皮桶内,用机械方法使其滚动,约经过2~3天后出桶,倒入锅中,用加热的蜡揉擦上光。加工完后,雨花石光亮夺目,遍体晶莹,图文清晰,手感润滑,可直接放入锦盒内观赏。抛光石作为礼品外观光亮迷人,无需入水纹理也较清晰,但也常有雨花石经过滚磨后受到损伤而出现瑕疵。
  而水石讲究的是原汁原味,通常珍品为避免损伤,不宜抛光。水石拍摄时通常不会在图片上露出光点,收藏者通常喜欢这一类纯天然雨花石。
  
  另外还有细石与粗石,活石与死石的分类。通常把质地呈透明与半透明状的玛瑙、水晶、蛋白石、玉髓等归为“细石”一类,又称“活石”。把除以上之外的不透明石头归为“粗石”一类,又称“砀石”或“死石”。
  
  石文化源远流长
  
  雨花石的成因从美丽的神话故事到被科学证实,经历了漫长的岁月。早在5 000年前,南京阴阳营古文化遗址中,从墓葬死者的口中和陶罐里发现有24枚雨花石陪葬品。古典名著《红楼梦》中第八回对通灵宝玉的描述是“宝钗托在掌上,只见大如雀卵,灿如明霞,五色花纹缠护”的卵石,是对雨花石最鲜活的描述。如今,雨花台已成为革命圣地,人们总是把红红的雨花石同烈士的鲜血联系在一起,更赋予了雨花石圣洁的含义。在1988年第二十四届奥运会上,雨花石被列为“幸运石”,赢得了“东方明珠”“中国一绝”的美誉。1990年8月29日,从南京200位收藏者的万余枚雨花石中,精心挑选出651枚精品,在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展出,为首都北京成功而隆重地举办第十一届亚运会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其他文献
我第一次见到这样的椅子,是在普林斯顿旁的达拉威尔河边。  其实,只是一种防腐木做成的普通长椅,没有油漆,很朴素,在公园里常见。但是,我见到的椅子的后背钉有一块小小的铜牌,上面刻着几行小字,是孩子纪念逝世的父母,最后是两个孩子的署名,一个叫安妮,一个叫斯特凡。  也许,是我见识浅陋,在国内未曾见过这样的椅子,因私人的介入,让公共空间飘荡着个人化的情感,并把这种情感与他人分享。很显然,这是叫安妮和斯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