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兴趣 开发潜能 提升能力

来源 :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34110436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传统教学困囿于机械灌输,忽视了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本文着重从贴近学生生活、加强美学渗透、提出悬疑问题等视角阐述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策略,旨在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关键词:初中数学 兴趣培养 有效教学
  “教人未见意趣,必不乐学”.可见,兴趣对于培养学生具有重要意义.在传统教学中,教师迷恋于对考分的追逐,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以机械训练为提高质量的唯一手段,学生困于书山题海之中,缺少思考、缺少想象,感受不到学习数学的乐趣.《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数学教师肩负着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的重任,要丰富教学情境,将学生引入数学知识的殿堂,构建和谐的课堂,让学生爱上数学学习.
  一、贴近学生生活,是学习数学的“催化剂”
  数学源于数学,应用于数学.教师要将数学教学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之巧、数学之用,如银行存款、超市购物、打折促销等问题都与数学有关,会催化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例如,某企业2014年初投资1000万元生产某种新产品,年底将获得的利润与年初的投资之和作为2015年年初的投资,至2015年年底两年共获利润560万元.已知2015年年利润率比2014年年利润率多10个百分点,求2015年的年利润率是多少?学生在了解利润、利润率的基础上,根据2014年年利润率x,得到2015年的年利润率为(x 10%),进而可以列出方程1000x (1000x 1000)(x 10%)=560.通过求解,得到一个符合实际情况的解x=20%,则2015年的年利润率为30%.
  教师还要将社会热点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让学生运用数学知在解决实际问题,通过观察、绘图、验证、交流、讨论,提升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因滨海港区发展需要,对部分村进行整体搬迁,在三个新村(如图)周围需建一所小学,以解决农民子女上学问题,因学校与三个新村的位置远近问题而迟迟未定.你能帮助找出学校的位置,让三个新村与学校的距离都相等?通过阅读理解题意,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学生需将甲村、乙村和丙村看作三个点,利用过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个点确定一个圆的方法,确定出学校所在的位置.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学生能喜欢上数学,产生持久的探究愿望.
  二、加强美学渗透,为兴趣注入“兴奋剂”
  数学美无处之在,美在概念、规律、方法的统一,美在轴、中心、平面的对称,美在结构、方法、形式的简单,美在语言、美在简洁、美在奇异、美在和谐……由于学生整天困于题海之中,疲于应付各种考试,根本无暇顾及数学美.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让学生从一个优美的图形、对称的式子感受到数学之美,能在解题中自觉地应用数学之美,在解题后享受创造美的乐趣.例如,计算“1 2 3 … 99 100”,并对比常规算法与高斯的算法,感受后者的简洁美,从而发现规律,解决问题.
  数、形的统一之美.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割裂了数与形的联系,学生感受到代数繁、几何难就不足为奇.教师要引导学生将数与形有机统一起来,以数的精确、形的直观开启学生思考.经过思考、讨论,化繁为简、化难为易,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例如,已知点M在数轴上应的数为m,点N对应的数为n,且|m 3| (n-2)2=0,M、N之间的距离记作|MN|,定义为:|MN|=|m-n|. 若点P在点M的左侧,A、B分别是PM、PN的中点,当P在M的左侧移动时,|PB|-|PA|的值是否固定不变?此题中,学生画出数轴标出点后,设点P对应的数为x(x<-3),就会发现|PN|=|x-2|=2-x,|PM|=|-3-x|=-3-x,此时|PB|-|PA|=2-x2--3-x2=2.5.
  三、提出悬疑的问题,是激发兴趣的“推进剂”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选取有价值的素材,优化教学方法,激发兴趣,提高教学效益.教师要精心设计问题,创设悬疑情境,让学生产生认知相突,引起他们的好奇心,从而引发学生的探索热情.一旦“谜团”揭开,学生会享乐到成功的乐趣,体验到学习数学的快乐.
  总之,教师要丰富教学形式,引领学生保持强烈的兴趣去探求新知,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提高学生自主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从而使学生愉快地学习数学,享受数学学习带来的乐趣.
其他文献
教师对新课内容的巧妙导入,可以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使教学内容紧扣学生心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因此,备课时教师应精心设计导入环节.  一、有效导入,可以使学生调整学习状态  1.导入要有趣味性.趣味性,并非只为引起笑声,趣味性是将教材内容以活泼的面貌呈现在学生面前.例如,在讲“二力平衡”时,我手拿一个水杯,喝水后试图放在桌子上,故意没放好,水杯掉了下去,可是,学生害怕的情境并没有
若从知识结构的角度对高中物理教材知识进行分类,其中除了包含光、热、电之外,还囊括了力学部分.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发现,学生在解答力学部分的知识点时往往最困难,但是每年的高考理综题型中,力学又占到了相当大的分值.一直以来,高考理综命题组,都热衷于以力学综合题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针对学生在解决力学综合题上的困难,许多教师也感到无能为力.  历年的高考理综题型,在大多数情况下,压轴题都是力学问题或者是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要尊重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创造适合学生学习的环境,建立师生间的对等关系,提高教学效率.  一、高中物理教学有效性的相关概念  1.高中物理教学有效性  高中物理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教学可以使学生熟练应用物理知识,同时顺利完成课堂任务,跟随教师的教学节奏,及时对教师的教学做出准确反馈.高中物理教学难度较大,同时大多教师以高考为目标,过多强调做题的重要性,而忽略了应用性.为了
摘要:高中数学难度大,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原因主要有:一是教材难度加大、知识总量增加、注重理性思维方法;二是教师、学生不能及时调整教与学的态度及方法.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要以教材为根本,深入研读教材;其次,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形成“以学生为主”的学习模式;再次,让学生养成良好的数学习惯,掌握数学思想与数学方法.  关键词:高中数学 难学 原因 应对措施  一、高中数学学习难度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