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久明:白领农民“心”追求

来源 :当代党员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rogrammelov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多年前,家乡的父老拽着他走上了谋生之路;20多年后,已是企业高管的他毅然放弃十万元年薪,回到家乡担任了村党总支书记。
  2009年“七一”,在“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推出的32个“全国优秀村党支部书记事迹展示”中,万州区高梁镇新店村党总支书记万久明的身影在家乡父老的期盼中出现……
  
  偶遇“贵人”,半工半读成大器
  
  幼时的万久明饱尝了生活的艰辛。
  1982年,年仅12岁的万久明就跟着老乡们去湖北打工。
  乡情是杯浓烈的酒。工地上,老乡们考虑到万久明比较瘦小,让他当材料保管员。
  尽管这是一份“美差”,但对于只有小学文化的万久明来说却是一件“苦差”——他连收货、发货单都填不清楚,还时不时地出错。
  那时候的万久明经常在心里念叨:我要是能多读点书,多掌握一些知识该多好!
  真正让他重拾书本的,是偶然相遇的一位“党员阿姨”。
  那天,万久明起了个大早,清理当天要发往施工现场的建筑材料。当他来到现场时,一个穿着朴实、戴着眼镜的中年妇女正在细心清点钢筋。
  “嗯,数目完全相符。”中年妇女对这个细心的少年产生了怜爱,“娃娃,要想有出息,必须得多读书,只要你肯学,我们公司党组织可以帮你!”
  在阿姨的帮助和协调下,万久明终于以半工半读的形式,开始了新的生活。
  1988年,万久明终于圆了自己的梦想:他以598分的成绩考取了重庆建筑工程学院工民建本科专业。
  大学毕业时,正逢邓小平南方谈话发表。全国改革开放的势头一浪高过一浪。万久明选择了“下海”。
  凭自己的本事,万久明转战全国各省市,最终被香港一家投资集团聘为地产公司副总经理,成为企业高管,享受高年薪待遇。
  
  听从心愿,白领农民竞选“村官”
  
  在外打拼多年,换工作、购房,尽管万久明有许多机会改变自己的身份,但他的户口所在地依然还在高梁镇新店村,他被朋友笑称为“白领农民”。
  多年来,万久明无论在何地搞工程,都不忘关照家乡的父老乡亲。据不完全统计,经过他带领和引荐出去务工的农民达600多人。
  在万久明的心中,有一轮太阳始终照耀着他——没有那位“党员阿姨”和企业党组织的帮助,就没有他的今天;没有党的改革开放政策,就没有他的今天。他一直有一个心愿:成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
  怀着对党的敬仰,他先后九次向村支部递交入党申请书。2002年4月17日,万久明光荣地加入了党组织。
  2007年底,一个飘雪的日子,已经在万州安家,并拥有自己事业的万久明回到新店村。
  一晃就是20多年。尽管家乡有所变化,但老百姓日子过得依然清苦,生火做饭用高价蜂窝煤,下雨出门依然走泥泞路,农民种地依然是传统耕作,辛苦一年挣不了几个钱……
  就在万久明寻思着如何帮助家乡改变面貌的时候,高梁镇党委书记何柏林找到了他。
  “新店村需要你来扶一把了!”何柏林语重心长的谈话,让万久明非常感动,也激发了他回乡当“村官”的热情。
  “当个‘村官’一年才5400元钱,这样太不划算了!”当他把受邀竞选“村官”的消息告诉好朋友时,听到的几乎都是反对声。
  一心想回报家乡的万久明听从了自己的心愿,如约参加了村党总支书记的竞选。
  2008年1月,年近不惑的万久明成功当选为新店村党总支书记。“我没有其他想法,只是想通过自己这些年在外闯荡积累的经营理念,带领全村人早日致富!”在第一次村总支委会上,他饱含深情地发表了自己的施政演说。
  
  他的腰包“瘦”了,村民的荷包鼓了
  
  “城里人才用得起天然气哟,农村人用天然气,你‘梦’嘛!”当万久明提出引进天然气的构想时,乡亲们都认为这是白日做梦。
  万久明一边走家串户,鼓励大家安装天然气;一边主动联系供气单位,积极申请和办理有关手续。他先后四次登门拜访公司负责人,有一次与老总谈到凌晨一点钟。
  不到一年,全村有740户村民用上了天然气,告別了烟熏火燎的日子。喜欢算账的村民张道华感慨道:“以前烧蜂窝煤和用电一个月需要70元,而今用上天然气只要20至30元,每户每年可以节约500元呢!”
  受金融危机影响,2008年底开始,农民工开始大批“回流”。万久明积极运作,让新店村一个个返乡村民得以重新起航。
  在万久明垫资30万元新建的新店村“两委”会大楼门前,三块牌匾令人瞩目:万州区明洲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柑橘专业合作社和养殖专业合作社。万久明还个人出资成立锦新养殖合作社,以“公司 农户”模式带动全村发展生猪养殖大户11户,每个养殖场解决了50余人的就业。
  与此同时,万久明利用自己的人脉资源,为本村返乡农民工寻找就业岗位。返乡回来的98名村民很快在本地找到工作。
  新店村村民孙寿平紧锁的眉头舒展了。返乡后,以为只能“干瞪眼”般地过新年,却没有想到被村里安排整修公路,在家门口每个月还能挣上2000元,比原先多了好几百元。
  2009年1月,万久明又引进外来投资者在村里兴办青石厂、红砖厂、小磨香油厂,三个项目建成投产后可提供上百个就业岗位……
  为了全身心投入到新店村的发展,万久明谢绝了香港投资集团继续聘用他为高管的邀请,辞去了在其他建筑公司的兼职,转让了自己在一些建筑企业的股份,他的腰包“瘦”了。
  而村民的荷包却鼓了起来。2008年,新店村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4101元,同比增长951元。
  “我生在一个小山村,那里有我的父老乡亲……”多少年来,《父老乡亲》这首歌一直在万久明的耳边萦绕,这首歌激发了他的“心”追求:回报父老乡亲,并将一直坚持下去……
其他文献
编辑同志:  一部《山城棒棒军》风靡全国,我本人也看了好几遍。里面的“梅老坎”、“毛子”等形象令人忍俊不禁。  但现实却没有那么“幽默”,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大量的农民工涌入城里,各种矛盾和冲突也随之产生。  农民进了城,但他们骨子里还是农民,言谈举止、生活习惯,仍旧脱不了一股“乡气”。  我住的房子是上世纪90年代建的,当时住的都是城里人,住熟了,大家都比较了解。近几年,一些老住户买了新房搬出去
田县长到国外考察时带回来个项目,举办番茄节。他看见“老外”手里拿着番茄,互相打闹,十分有趣,吸引了很多游客。  在政府办公会上,田县长动情地说:“我县是全国有名的番茄大县,番茄比外国的大,比外国的圆,比外国的红,可菜农就是卖不上好价钱!毛病在哪里?根源在哪里?就在我们脑子里嘛!番茄搭台,经济唱戏,以番茄文化拉动旅游消费,这是经济腾飞的突破口啊!”  说干就干,几百吨番茄准备好了。各方面也都作了精心
八年后,卢万程再回江北,在观音桥迷失了方向。  2001年,卢万程举家迁往武汉。他记忆中的观音桥被主干道穿肠而过,一些烂尾楼难堪地矗立在那里,唯一的景观就是老旧的嘉陵公园,跟其他地级市老城区的面貌没什么两样。  “车流穿城过,客不在此留。”江北区委常委、区城乡建委党组书记章晓风,形容2003年前的观音桥,是商家谈之色变的“百慕大”。  与之形成强烈反差的是,解放碑、南坪、沙坪坝、杨家坪四大商业步行
《小津安二郎的餐桌》  原作名:小津安二郎の食卓  作者:[日]贵田庄  译者:陈芳芳  出版社:楚尘文化/中信出版集团  出版年:2019年5月20日  页数:256  定价:48.00元  近年来的美食热潮似乎也反映在了电影中。日本电影和西方电影都有不少关于饮食的作品。例如说起拉面,我会想起1997 年自杀的伊丹十三执导的《蒲公英》(1985 年)。他在这部作品中,以拉面为主题,传授美味拉面的
“‘皇粮’农税到了头,转变职能开好头,绩效管理有干头,党政领导能带头,干部职工有劲头,农民群众有奔头。”这是流行于黔江白石乡老百姓口中的一句顺口溜。  这一切,源于白石乡大力推行“六分工作法”的喜人效果。    ■ 干群关系现裂痕    “我家地里的桑苗,我想铲就铲,关你乡政府屁事!”  “这是乡里规划的桑田,你绝不能铲!”  2005年2月,白石乡鞍山村三组村民王荣章嫌种桑赚不到钱,想把桑苗地改
“以前什么事情都是村支书一人说了算,现在不行了,我们普通党员也有话语权了。”城口县沿河乡文峰村老党员杨应美说。  老杨“民主观”的背后,有一段曲折的上访故事。    ■ 老党员成了“上访户”    “覃乡长,你要给我做主哟!”2007年初,杨应美一走进乡长办公室,就大声嚷嚷,情绪特别激动。  “老杨别急,慢慢讲。”乡长覃炳国主动迎上去,一边给他倒茶,一边倾听他的诉求。  “我这次上访,不为别的,就
沙坪坝区:建立功能强大的党建资源教育平台    投入近400万元完成全部农村远程教育终端站点建设,完成第一批12个街道66个城市社区远程教育站点建设,通过城域网召开各类视频会议16次,组织开展党员视频培训36次,受训人数达1.5万人次。改版升级后的红岩网包含干部、组织、人才、电教等多个版块,目前已收集各类信息两万多条,各类论文2000多篇。将红岩网远教资源的充实与“12371”党建信息平台的打造有
他是投资达60万元的业主,又是一个穷山村的党支部书记;一边有每年高额利润的回报,一边是区区几百元的月工资;一边是驾轻就熟的企业经营管理,一边是平常百姓无休无止的琐事……  面对这组不等式,万盛区万东镇五里村的能人傅汝栋做出了自己的抉择。  1987年,在部队摸爬滚打了6年的傅汝栋回到家乡五里村。他开医疗站、跑运输、做生意,很快成为全村有名的富裕户,成了大家眼里的能人。  1998年9月,傅汝栋投资
从2007年起,重庆将用4年时间,利用卫星接收、有线电视、互联网络等手段,于2010年前在全市建成纵横贯通、上下联动的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网络体系。2007年11月16日,市委办公厅下发《关于在全市开展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的意见》。11月26日和29日,市委分别召开重庆市第一次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和全面部署我市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对农村党员干部
“今年是重庆直辖十周年,经过十年的发展,重庆已站在一个新的发展起点上。”3月8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在参加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重庆代表团审议时这样说。  胡锦涛作了重要讲话。他说,在过去的一年里,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新的重大进展,重庆和全国一样,各项工作也取得了新的可喜成绩。一年来,重庆的经济保持了平稳快速发展,经济结构调整稳步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