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学信息技术课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来源 :成功·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irusnip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创新不仅是学生的创新,更是对教师教育理念、教学模式的创新。那么在信息技术课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呢?本文就从探究教学、学生的主体作用、训练思维和理论实践几个方面进行了论述,为素质教育与信息技术课的结合,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的整合提供了新的思路。
  一、建构学习新知识、新技术的环境,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
  课堂是学生获取知识和技能的主阵地,更应成为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精神的摇篮。通过信息技术教学创设问题的情景,不仅可以引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而且还可以通过变化无穷的画面刺激学生大脑的兴奋区,为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打造有利条件,并有利于信息技术课与其他学科的整合。例如:在讲解POWERPOINT引入动画操作时,可选用生物中的细胞的分裂的动画、物理中核聚变核裂变的动画、化学中的一些复杂抽象的化学变化等引入。既掌握了信息技术的操作又给予学生生动形象细致入微的显示,进而激发他们的无限想象力和创造力,增加学习其他科目的兴趣。把信息技术教学引入其他各学科不仅可加大教学的密度,节约时间,而且能根据教学需要将其内容动态加以分解、组合,生动地再现事物发生、发展的过程,使抽象知识形象化,既有利于突破教学的重、难点,又可拓展思维空间,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
  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创新性
  主体性和创新性必不可分,创新是主体性的最高体现。没有积极主动的学习,就不能有效的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我们要创设各种机会,鼓励学生去主动参与,把他们智慧的火花尽量激发出来。在课堂中,由于时间有限,倾向于掌握基本操作,而课外则可以让学生自由发挥,教师要有意识的加以引导,把课堂上所学的内容延伸到课外,把课外这个第二课堂变得生动活泼,增强学生学习知识的兴趣,使得课外成为课内所学知识有益的巩固、补充。从而促进课堂教与学,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我在这个问题上做了如下尝试,希望能在信息技术教学中进行创新教育的突破点。
  在学完“Word的功能和使用”一章时,要学生分组完成一份精美的班级小报。在编制这份小报时,学生需要运用Word基本概念,建立、编辑文档;要会设置字体、字号、段落排版;要会设置插图、艺术字;要会绘制表格,设置边框、底纹等等。在学生熟练掌握上述操作方法后,让学生自己确定主题,自己选择内容、插图,自己构思、排版。最后还可选出几份优秀作品,通过打印机输出后奖励给创作者。通过这种方式,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极大的发挥,还培养了他们之间的合作精神,为他们今后从事社会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三、训练学生发散思维和收敛思维,培养创新能力
  发散思维是指根据已有信息,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向思考问题,从多方面寻求多样性答案的一种思维形式,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为走出传统教学中重求同,忽视求异,重集中思维训练,忽视发散思维训练的泥滩,教师应转变教学观念,砸碎应试教育的模式和框架,克服单纯传授知识的倾向,注重顺向思维、逆向思维、多向思维的训练,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批判性和创新性。具体来讲,就是要通过挖掘教材中能一题多解、一法多用、一题多变的教学内容,来引导学生的思考信息向多种方向扩散,提出各种设想、多种解答。例如讲解“如何删除文件或文件夹”时,教师可问:“删除的方法有几种?”学生经过操作后总结有以下几种方法:
  1.选取所要删除的文件或文件夹再单击右键选择删除。
  2.选取所要删除的文件或文件夹单击快捷方式栏里的删除按钮。
  3.选取所要删除的文件或文件夹单击菜单栏里的删除菜单。
  学生很容易得出对文件操作选取,进而为以后讲解WORD2000打下基础。通过这一类的训练,使学生能够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创新效果。近年来,我在计算机教学中还进行创新设疑启思,不仅培养学生们的发散思维,而且还培养他们的收敛思维。收敛思维是指在解题中,尽可能利用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众多的方法进行比较,从中确定出最佳方案。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从不同方向利用其他学科的理论,开阔思路,找出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法。然后在众多的解法中,经过归纳、判断和比较,最终得出一个最优化的结论。
  四、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创新能力
  鼓励、指导学生大胆、灵活地运用已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有效方法。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教师可组织学生开展竞赛,进行自由辩论,互相交流方法,互相启发思路,以实现解决实际问题与培养创新能力的有机统一。其主要途径有三:一是通过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指导学生用计算机编辑文稿,用窗口画笔画出简单的彩图和制作书签、卡片,用计算机建立自己的学习档案等。二是通过辅助教学,来发挥计算机的工具性优势,淡化学科本位意识,根据现有条件尽可能地开展计算机辅助教学,向学生提供形象直观的感性知识和大量材料,这不但能帮助学生理解和巩固教学内容,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直觉力。三是通过解决学习上的实际问题,学以致用,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当今世界,现代教育技术对教育的影响越来越深入。现代教育技术所强调的对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进行设计、开发、使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和实践,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提供了新思路、新途径。在计算机教学中,我们应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全面深化素质教育,为学生将来发展成为创新型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其他文献
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文字是人类的第二语言,人们需要使用文字进行交流,这样才能更好地表达自己。当前,文字属于人们生产和生活的必要内容。它具有较强的记录功能,不仅可以记录人们的发展历程,保存社会文化,而且具备较强的表现能力,人们通过合理利用文字能够进行艺术表达,可以呈现出艺术美感。字体设计是设计师应用创新思维进行设计的过程,通过在商业活动中的应用,能够吸引人们的眼球。  设计属于平面设计中的关键要素,
期刊
A new series of N-arylquinoline derivatives 5a-x bearing 2-morpholinoquinoline moiety has been synthesized by one pot base catalyzed cyclocondensation reaction
期刊
公平正义从来离不开监督,自媒体如此发达的今天,舆论监督成为越来越有效的监督方式之一,民众可以随时通过网络了解重大事件的发展状态、政府及司法机关的作为,并可以发表自己
期刊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山谷老人刀笔 》系黄山谷之往来信札,共二十卷.通过对《山谷老人刀笔》各版本考述,得出是书最早由黄庭坚曾孙黄铢搜集编刻,而后有元刻本 、明刻本、清刻本刊于世.宋刻本今
互联网的高速发展给我国公民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随之而来的各种问题也困扰着人们,尤其是近几年频繁发生的公民个人隐私泄露案件更是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截止2016年底,我国网民
一、读说写训练是中学语文教学的薄弱环节  从整体而言,长期以来我们的中学教育还不重视或不大重视语文课的读说写训练,其表现在:1.轻读。即轻视读的训练。读分朗读、默读。这两种读中,尤以轻朗读而默读(阅)者为多,因此教出的学生多是不会朗读,语音不准、停顿有误、感情失色,不敢在众人面前朗读。轻视朗读的原因有多种。一是教者语音欠准,不敢范读,干脆不触其边;二是对朗读教学的意义认识不足;三是因一些民族地区长
随着科技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和新型科研院所制度的建立,党组织如何在科研院所既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又坚持和完善好院(所)长负责制,建立起科学的管理机制,已成为新形势下科研院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