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社招生源学情特征分析与应对——以“思政课”教学为视角

来源 :机械职业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753951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务院“高职扩招三年行动目标”让社招生成为高职院校新的学生群体,面向社招生的思政课教学需要掌握其学情特点才能实现因材施教的教育要求.以了解高职社招生基本特征为出发点,调查分析学生的基本情况、学习动机和学习能力,以了解社招生对高职思政课的态度为目标,调查分析学生的内容偏好、学习方式和学习诉求.提出立足学生学情,重构课程体系;针对学生诉求,调整教学模式;面向不同生源,实施差异化教学的社招生思政课教学的应对策略.
其他文献
高中英语教材关注不同语言负载的文化,体现出不同文化在深层结构即价值观和思维方式上的差异.民族文化自觉可使学生从不同文化中获取养分,加深人们对中华民族文化及其他文化的理性认知,并能在多元文化中彰显本民族的璀璨文化.人教版高中英语教材(2019年版)在内容编排和结构设计中凸显出民族文化自觉的价值意蕴.新教材的变化对教师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对新教材涉及的文化内容进行结构性分析、挖掘教材体现文化自觉的语言素材能够有效指导教师理解教材的文化内涵,引导学生在本族文化基础上审视西方文化的优劣.教师只有转变英语教材
高职大学生法治思维方式培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聚焦“思想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改革,积极推动“教师、教材、教法”的“课堂革命”,提升课堂法治教育课堂实效,是培育大学生法治思维方式的有效途径.在高职教育“提质培优、增值赋能”背景下,法治教育课堂教学需要贯彻落实“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根据高职大学生学习特点和专业特性创新法治教育教学方式.以“坚持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之魂”为主题开展教学设计与实践研究,通过融通专业的针对性教学,凸显轨道交通行业背景的校本特色,探索高职大学生法治思维方式培育的校本模
在以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为代表的科技飞速发展、职业教育1-+-X证书制度及扩招政策实施背景下,高职专业实训教学的构成内容、教学手段、设备需求及管理技术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以汽车实践教学基地为例,探讨校内实践教学基地设备建设的现状与局限性,提出建立全生命周期的管理平台,优化管理流程及评价模型,以绩效考核落实设备管理制度.通过信息化教学资源的应用、校企合作、开放共享等途径拓宽服务教学资源,推进紧密结合教学设备的精细化管理,以实现教学设备使用管理的效益最大化.
高质量的教师是实现高质量人才培养的有力保障,培育并提升教师“双师”素质是高职教育改革发展时期教师队伍建设及其质量保障的重要举措.高职院校应精准解读“双师”的内涵,健全“双师”教师标准体系、完善教师培养与培训体系、建立校企协同培育机制、完善教师绩效评价体系,构建一支具有“双师”素质的、高质量的教师队伍.
18岁的方正天是浙江衢州高级中学的一名高三学生,他长期偏科,150分的数学试卷只能考20分,他和家人商量后决定放弃高考.他4岁喜欢上爵士鼓,每天4小时以上的训练、近千根打坏的鼓槌、一大堆退役的鼓膜,见证了他在求学道路上的努力和艰辛.他的音乐节奏感,在父亲看来,是家族遗传,“他爷爷弹了一辈子的棉花,非常有节奏感”.方正天通过了托福考试,也用爵士鼓声打动了欧美的音乐学院——美国康乃尔音乐学院等4所学院同时向他敞开大门.他选择了麦克纳利史密斯音乐学院,下月中旬将去美国求学.
期刊
民办职业高等教育是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学风、教风、工作作风是学校的立校之基、治校之本、兴校之源,共同组成一个完整的职教生态体系.民办学校职能部门的工作作风,是一个学校校园文化的灵魂,不仅影响学校行政机关的工作效能,也对教学质量乃至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加强作风建设,需要分析原因、找准病根、多措并举、综合施策.
2017年10月,为促进区域教育教研的发展,在北京市特级教师张立军工作站的支持下成立多彩语文工作室.多彩语文工作室由李洪祥校长领衔,特邀北京小学李明新校长、北京基教研中心小语室张立军主任、闫勇老师、李英杰老师等担任指导专家.多彩语文工作室倡导多彩语文教育,以“课题教研”为特有工作方式,以教学改革中热点、难点问题为研究内容,小切口、深践行地开展教研工作.
期刊
我国蓬勃发展的智慧农业,在加快数字技术推广应用、小农户数字技能提升、高素质技术型人才培养等方面为职业教育服务智慧农业带来了新机遇.同时,我国的农业基本经营制度、涉农人才培养的“离农”倾向、技术带来“人技”关系重构及伦理文化重塑,也对职业教育服务我国智慧农业发展提出了挑战.因此,要通过宏观层面的深化产教融合、中观层面的分类实施育训结合育人、微观层面的推进育人基础资源转型升级,更好地开展职业教育服务我国智慧农业发展的新实践.
推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1+X证书制度落到实处的重要前提,如何推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职业院校关注的重点.梳理文献总结1-X证书制度对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指导意义;分析1+X证书制度下推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面临的诸多难题,聚焦现实困境,结合职业院校现状提出强化改革意识,更新职教新理念;对标对表,完善条件,夯实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基础;以X证书为纽带,推动深层次校企合作;优化管理机制,发挥教师主体作用等措施使改革落到实处.
职业教育在消除绝对贫困的过程中发挥了人力资本扶贫、结对帮扶扶贫、项目开发扶贫、技能培训扶贫等多项作用,取得了迅速帮扶的成效.面对深陷相对贫困的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教育同样需要担负起赋能、赋形、赋涵等多种使命,破解新生代农民工相对贫困代际传递、改善新生代农民工相对贫困社会保障、提升新生代农民工幸福能力,有效缓解新生代农民工相对贫困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