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父母“过招”

来源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mmajq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看,那就是我。
  下午放学后,我背上书包,未和同学们道别,便蹬上自行车疾驰出校。为何如此抓紧时间,难道是我对学习这样分秒必争?非也。本人只是为了早点回家,看电视,玩电脑,仅此而已。这两天父亲出差,母亲加班,家里无人管束,此时不疯,更待何时?但当我气喘吁吁,腿痛脚麻地赶到家门口,却看到父亲的车已停在那里。我立刻心灰意冷,连上楼的劲都没有了。
  某天回家,家中无人,我先是一阵窃喜,然后,鞋不换,手不洗,丢下书包就打开电脑玩了起来。忽闻门铃大作,我大吃一惊,手忙脚乱地关上爱机,开门见一个人手拿皮包,立于门外:“您好,我是某某公司的推销员,向您推荐某某商品……”“谢谢,我不需要。”“唉”我仰天长叹。
  为了争取自己的利益,我和父母的“过招”从未停过。父母也许真有一本诸如“如何与孩子作战”的书,否则怎么会有如此层出不穷的招数呢?不过“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过招”的日子一天天重复着,我体验过计谋得逞的窃喜,招数败露时的悔恨,但更多的是无可奈何的疲惫。有时,我真想结束这种“过招”, 与父母坐下来,安安稳稳地签个“协议”,是“不平等条约”也好。
  你们说,我的父母会同意吗?
其他文献
我是从小在清华园里长大的孩子,对于清华的学风氛围再熟悉不过了.读本科的时候,逃离父母的监视,跑到南京工学院(东南大学)学建筑.但实际上我的建筑学专业的启蒙还是在当年的邻
整个项目就像是一个位于河岸边的“绿洲”.一系列位于原有场地上的庭院,把形式多样的运动馆、展厅、图书馆等都包含其中.场地上遭到拆除的古村肌理被砖砌的景观设计记录下来,
曾经几时,总满足于自己的工作现状:认真备课、精心设计教法、潜心钻研教材,为自己的课堂井然有序而欣慰,为学生的点滴成绩得意非凡。  “我是一名合格的好老师!”我一直这样认同自己。  然而,就在今天,就在那个小女生一句真诚的赞美之后,我却为自己的过去有了些许遗憾……  今天,学校举行“教师课改展示课”的观摩评课活动,校领导和同行们都要来我的课堂观摩听课。这项常规检验,我已应付自如。因为进行这样的公开课
科特赖克市的布达地区被利斯河的两条支流包围着.这里充分体现着比利时小镇丰富而特殊的历史风貌.几个世纪以来,布达地区为病弱和贫穷的人们提供了庇护,并且这座小岛最终成为
所谓创设情境是指:让学生获得相关的信息,做好知识和心理上的准备,产生探索的欲望。在课堂教学中,为了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常常创设情境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而在进行家庭教育时,许多家长常以命令的口吻强迫孩子学习,而忽视创设情境,结果收效甚微。  前不久,我辅导儿子学数学时,有意识地借鉴了课堂教学中的情境创设法,效果不错,在此把我的具体做法介绍给家长朋友们,希望对您教育子女能有所帮助。  儿子上小
本文通过作者对自己设计的图表来讲述自己对建筑学的认识,发现建筑学的困境和局限,评价建筑、建筑理论和建筑师的成就.帮助读者发现建筑学中隐性知识做进一步创新.这个图表就
我从小在农村长大,考上大学曾经轰动了整个小山村。毕业后,我留在了向往已久的城市。但是在城市我像一个迷失了方向的孩子,微薄的工资要付房租、要吃饭、要交女朋友,还要给正在读书的弟弟邮寄生活费。几乎每个月都是“月光族”,飞速上涨的房价、日渐苍老的父母、女友渴望家的眼神,深深地刺痛了我的心。  一次回家,想叫父亲帮忙找亲戚借点钱,交房子首付款。看着父亲年迈劳碌的身影,我张开的嘴不得不闭上。年迈的父亲趁闲暇
本文从早期现代主义对坂茂建筑思想形成的影响,不同时期建筑实践过程中对于结构、材料与建构的追求,以及其作品对日本传统建筑空间神韵的展现,来简述其作品思想的演变过程与
要理解一个地方的政治和民族内涵,就必须从历史开始.很多地方的军事博物馆都堆满了各种兵器,让技术掩盖了战争的残酷,或者纯粹地去纪念(本国)士兵的英雄事迹.波兰的历史可谓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