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tmax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通过在小学教学中创设情境,有助于增强语言感染力,通过生动描述能够让学生对文章内容有更深刻的理解,充分体会文章所描绘的情景。情境创设还能够激发起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调动课堂氛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本文首先对情境创设进行了基本阐述,并相应提出了提高情境创设的实施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情景创设;兴趣
  随着国家新课程进行改革力度的持续增强,和对义务教育的深入开展,关于学生的教学培养目标和教学内容进行了相应的调整,课堂教学情境有目的设计越来越多地运用到学生学习的一种特殊的教学环境中。小学课堂情境的创设时,既要遵循教育规律,又要考虑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材料的呈现形式和小学生的基础知识;既要注重各个学科的特点,又要兼顾学科之间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本文主要以情境教学方法的设计运用到小学语文教学中为研究重点,具体分析了情境教学方法运用到教学中的设计。
  一、 情境创设的基本内涵解析
  情境创设是教师在教学过程时运用特定的方法来展示、表达特定的场景或者情感状态,从而使得文章内容的表现更加生动、完美。在课堂教学中创设情境的方法有很多,包括语言描述、外界环境烘托以及多媒体展示等。情景可以分为抽象场景和具体场景,它们的创设都存在着多样性和复杂性,因此在创设情境的时候还需要注意一些表现手法,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首先是要注重情境创设的艺术性。虽然情景创设的方法有很多,但并不意味着它就是随意的。美感对于创设情境至关重要,教师应当在创设情境的时候充分考虑到美感的重要性,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其次是要情境创设的实效性。创设情境的最终目的还是要给学生带来启发,提高教学效果,因而是否具有实效性,能否使学生很好地认识到文章中的思想,是评判情境创设效果的重要标准。最后便是要注重艺术性与时效性的整合。实效性与艺术性并不是相互对立的,如果缺乏实效性,艺术性也就缺乏了内涵;而缺乏了艺术性,实效性也会导致枯燥。在教学实践中,只有将实效性与艺术性有机统一,才能将教学效果发挥到最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 提高情境创设效果的策略
  现代教学理论认为,在教学中情境教学方式的主要创建方式是:确定情境教学的目的——根据教学内容及利用教学工具创建情境——在情境中解释、应用、拓展。这种模式适应于小学课堂。根据这个理论,情境教学方法在小学语文教学的运用大致有以下四种。
  (一) 利用课文隐藏信息
  受到学生阅读能力的限制以及篇幅的限制,小学语文课文相对都比较简单,因而也会隐藏一部分信息,即文章留白。而结合这些文章留白来设置情境既可以激發学生的求知欲望,也可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如人教版《唯一的听众》一文中,“我”在知道老人其实就是音乐学院的教授以后,以省略号结束这一段情节,留给读者无限的想象。教师可以通过这一段留白来设置情境,让学生自由思考,去补充省略号所隐含的情节,并且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
  (二) 利用文中“问题”创设问题情境
  文学作品本身就不是完全的写实,难免会掺杂一定的艺术创作,因而课文内容往往会与显示生活存在一定的差异。这样就导致了学生在学习课文的时候产生一些“问题”,通常表现为理解错误。以《飞夺泸定桥》一文为例,红军战士当时的武器设备比较差,没有飞机大炮,那他们是如何“飞”夺泸定桥的呢?有一些学生可能会在这里产生疑问,此时教师就应该先将这个问题抛出来,引发学生思考以后再说明“飞”字表现红军作战的迅速、勇猛,再进一步结合文章内容与相关背景资料将红军行军的示意图展示给学生看,让学生充分理解“飞夺泸定桥”的含义与意义。除此之外,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或是不同文化背景也可能会产生一定的“问题”,教师应当充分利用这些“问题”来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欲望,从而提高情境创设的艺术性以及实效性。
  (三) 结合自身生活创设情境
  文学来源于生活,因而小学课本当中所学到的课文都能够在生活中找到相应的映射,因而与生活结合对创设情境至关重要。例如在学习《再见了,亲人》的时候,可以让学生自己去想象一下“再见了,亲人”是怎样的一个场景,自己生活中和哪些亲人说过再见,又是为什么说了再见?在想清楚之后再抛出问题,即文章中的“亲人”指的是什么?而又为什么要说再见?抛出问题以后就可以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去学习课文,尝试着解决这些问题。带着问题学习可以给学生带来更多积极性,让他们更加仔细地去阅读课文,主动获取知识。
  (四) 针对课文主题创设情境
  为让学生学习过程中避免走弯路,高效学习语文课文,小学语文教师在创设情境的时候要紧密联系文章主题,或者说是紧密围绕主题进行探究式学习。例如《山中访友》记作者独自到山野林间一日游览地所见,因为具有发现美的眼睛,所见之景都有许多新奇的色彩。作者要访的是古桥、树林、山泉、小溪、瀑布、悬崖、白云、云雀、落花、落叶、石头、雷阵雨都是一些自然界的朋友。通篇以这样的方式叙述,使画面也生动形象地展现在读者的眼中,也进到作者的心中。让读者们产生这些自然界的朋友们,不但是作者的,也是读者们自己的每一位读者的,于是更加感到亲切。在设置情境的时候,若能紧密结合作者的主题,借鉴作者的视角,要把山间万物当作“朋友”来看待,全面理解课文也就水到渠成了。
  三、 结束语
  总的来说,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的最根本手段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导学生进行主动学习。小学生具有好奇心强,对新鲜事物有较浓厚兴趣的特点,教师要充分利用起来,使用科学方法进行情境创设,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贾海静.结合情境让阅读更有效——小学语文阅读情境教学探究[J].吉林教育,2017(14):64.
  [2]祝桂兴.小学语文高效阅读教学策略探析[J].时代教育,2017(04):1.
  作者简介:
  李润梅,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永靖县刘家峡川南小学。
其他文献
摘 要:独立学院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对国家和社会的贡献力度日趋凸显,学生培养质量备受关注。独立学院医学生的考研基础较为薄弱,大部分同学都积极报考,但是结果却不尽人意,如何提升独立学院医学生的考研竞争力确实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关键词:独立学院;医学生;考研;竞争力;提升  黨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作为未来的医疗工作者要想胜任此项工作,必须具
摘 要: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的教育质量和教育水平都显著提升,在深化教育体制改革的过程中取得了不错的成绩。随着社会对“人才培养战略计划”的不断关注,数学核心素养的理解与生成路径也渐渐地变成了社会的焦点话题。本文就以高中数学课程为例,对数学核心素养的理解与生成路径相关事宜展开详细的论述。  关键词: 核心素养;生成路径;高中数学;数学思维  核心素质是近些年才产生的新兴词汇,是指学生时期发展
摘 要: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我们的数学课堂也发生了新的变化,教师应用现代化的科学技术进行数学知识教学,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且提升了数学教学效率。学生能够通过更加直观的方式进行知识学习,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构建了和谐的师生关系,提升数学教学质量。  关键词: 信息技术;初中数学;教学实践  初中数学课堂长久以来缺乏活力。究其根本原因是因为受传统教学方式的禁锢,教学方式单一,学
摘 要:生物以实验为主,具有实验性、实践性和科学性,在新世纪,越发凸显出它的独特的前言学科的魅力。文章从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的必要性出发,探讨了国内外的实验探究的理论和实践,论述高中生物教学中注重生物实验,培养实践能力的三点体会。  关键词:高中生物;实验;实践能力;培养策略  实验是生物学科的主要特点,是生物教学的主要方法,也是生物知识学习和探究的主要渠道。高中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实验能力,提高实践能
摘 要:根据江苏省水产养殖业发展的现状和我校水产养殖学专业的特点,以创建江苏海洋大学为契机,从产学研实践教学制度完善、从产学研实践教学内容研究、产学研教学基地建设和产学研教学师资培养等四个方面探讨水产养殖本科专业实践教学改革,取得了比较显著的成果,提高了我校培养应用型、复合型和创新型水产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也有效推动了江苏省特别是苏北地区水产养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水产养殖学专业;实践教
摘要:农民工问题具有很强的话题性和热度性。近些年来,关于新生代农民工的研究也越来越受关注。但主要集中于对新生代农民工自身属性、新生代农民工引发的社会现象及原因分析和相关对策的研究,而在新生代农民工思想意识方面的研究较缺乏。本文将对新生代农民工政治信仰的研究现状、研究成果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进一步开展新生代农民工的相关研究提供服务。  关键词:新生代农民工;政治信仰;学术论文;综述  新生代农民工
摘 要:初中历史课程内容多姿多彩,是一门极具趣味性的科目。可是,现在中学历史教育教学却要迎合着十分困难的挑战,历史课堂教学的现状存在着十分艰巨的问题,要求老师和学生一起努力来改进,来落实提升初中历史课程教学效率的目标。文章围绕利用历史故事,分析初中历史课堂效率优化,先说明了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现状;后阐述了利用历史故事提升初中历史课堂效率的对策。  关键词:历史故事;真生本;初中;历史;课堂效率  一
摘 要:小学体育教学对于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至关重要。培养课题兴趣是提升小学体育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的基础和前提。本文对小学体育教学中兴趣的培养与疏导的有效策略进行了详细的探究。  关键词:小学;体育;体育教学  提高小学体育教学的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首先要激发小学生对于体育课堂的兴趣,提高他们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因此,小学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以培养和疏导学生对于体育课程
摘 要:随着“课程游戏化”项目的不断深入,幼儿园为孩子们创设了更多自由探究的时间,且孩子年龄小,对自己身边的事物充满好奇,充满探索的热情。他们会对生活中的各种刺激迅速做出自己的行为,提问、摆弄、探索,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感知。瑞吉欧教育体系认为,教师是幼儿活动材料的提供者,儿童活动的参与者和协作者,儿童行为的记录者和表演者。这些角色的集中体现,就需要教师机智而灵活捕捉和处理孩子与外部材料和环境所发生
摘 要:由麦卡锡博士的团队创立的“4MAT理论”的核心是设计出一种遵循大脑运作的自然规律和学习科学本质的教学模式,使其适用于不同学习风格的学习者,实现因材施教的高质量教学。任何学习都要经历“为什么——是什么——应怎样——该是否”组成的学习循环圈。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情境——形成概念——探讨新知——融会贯通”四个环节来完成教学。函数零点存在性定理是进一步理解函数性质的重要内容。下面以函数零点存在性定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