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华烟云》中的女性形象

来源 :现代青年·精英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chy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林语堂《京华烟云》讲述了北平曾、姚、牛三大家族从1901年义和团运动到抗日战争三十多年间的悲欢离合和恩怨情仇,并在其中安插了袁世凯篡国、张勋复辟、直奉大战、军阀割据、五四运动、三一八惨案、“语丝派”与“现代评论派”笔战、二战爆发,全景式展现了现代中国社会风云变幻的历史风貌。
  本文以《京华烟云》为蓝本,企图分析其中那些具有独特性格的女性形象,继而通过那些一个个让我们感动与敬佩的女性来发现本书的创作价值。
  《京华烟云》是林语堂旅居巴黎时,于1938年8月至1939年8月间用英文写就的长篇小说,英文书名为《Moment in Peking》,《京华烟云》是他转译为中文后的书名,1939年发布首版英文版。在《京华烟云》中,时代背景大部分是在民国时期展开的,在那样时代背景下的女性还摆脱不了“男尊女卑”的历史宿命,而在这本书中聪慧独立的姚木兰、调皮可爱的姚莫愁等都由于受不同社会、家庭和教育的影响体现出不同的气质风格,也意味着各自不同的人生道路和命运结局。

一:智慧与情商的女性形象——姚木兰


  姚木兰是《京华烟云》的主人公,是林语堂先生心中完美女性的化身,她倾国倾城、貌美如花、冰清玉洁、外柔内刚、持家有方、才华横溢,是个大家闺秀中的奇女子,集世上所有的美好于一身;但对待爱情却不是敢爱敢恨,她还是挣脱不掉命运的枷锁,和孔立夫有缘无分,但她懂得随遇而安,婚后和丈夫曾荪亚也如胶似漆。
  她是姚家的大女儿,也是姚思安最喜爱的女儿,她受父亲的道家思想的影响最大,因此也使她成为一个脱俗不凡的道家儿女,同时她受外来文化的影响,使她成为中西融合的完美产物。
  她的智慧在文中随处可见,如当她知道曾荪亚有外遇时不急不躁、沉着应对,她不是不伤心,而是聪慧的她更明白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处理这件事情,她写信约情敌曹丽华见面,首先说出了自己年老,可自己的外貌却并不老,让对方知道自己并不像曾荪亚形容的样子;面对情敌却不咄咄逼人,而总是以“我先生”来称呼丈夫让对方明白自己的身份从而知难而退;另一方面面对丈夫的出轨她并没有埋怨,更没有无理取闹,而是理解他。因此这样智慧与情商如此完美融合的姚木兰怎么不令读者喜爱呢?

二:俏皮与美丽的女性形象——姚莫愁


  姚莫愁是姚木兰的妹妹,是姚思安的二女儿。姚思安喜欢从中国历史上找古典的名字给孩子取名字,“莫愁”便是古代的一个商家之女,后来南京的莫愁湖就是她的名字。姚莫愁和姚木兰一样从小便接受很好的教育,同时也受外来文化与道家思想的影响。
  与姐姐姚木兰相比,她更适合孔立夫,孔立夫是一个家境没落的男子,从小便和自己的母亲相依为命,所以孔立夫非常努力,他也很有才华;对于姚莫愁而言能与自己心爱的人结婚并相伴到老是人生最大的幸福;她了解丈夫,懂得他想要什么需要什么,她一边默默支持丈夫,一边懂得“审时度势”让别人觉得丈夫只是一个搞研究的,而她任何时候都愿意为家庭和丈夫赴汤蹈火、在所不惜,当孔立夫身陷囹圄,她立即置自身的安危于不顾,为家庭也为大义牺牲出了自己的生命。

结语


  林语堂先生曾说:“发现中国人脾性的最简易的办法,是问他在黛玉和宝钗之间更喜欢哪个,如果喜欢黛玉他就是一个理想主义者;如果喜欢宝钗他就是一个现实主义者。”从《京华烟云》这部小说中可以看出桃木兰欣赏的是林黛玉,而姚莫愁则更喜欢薛宝钗;可《红楼梦》中无论是林黛玉还是薛宝钗都没有得到自己想要的幸福,而在《京华烟云》中姚家两姐妹的爱情和婚姻是很圆满的。

  林語堂先生用《京华烟云》这部小说来诠释那个时代的女性价值,姚木兰和姚莫愁受着西方外来文化的冲击和姚思安这样的先进分子的家教,使她们成为了那个时代的新青年;同时林语堂先生也是想让世人知道在这个世界上不仅仅只有男人,女人也同样有着她们自己的价值所在,而让那个时代的社会正视她们的女性价值也是林语堂先生所希望看到的。

参考文献:


  [1]、京华烟云/林语堂著.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8年09月
  [2]、我这一生:林语堂口述自传/林语堂著.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4年11月
其他文献
向葉平,当代女作家。先后毕业于湘潭大学中文系、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现任安徽池州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副教授。系安徽省作家协会、安徽省文艺评论家协会等会会员。出版著作有《燕燕于飞》(中国文联出版社)和《向叶平作品:散文选》、《向叶平作品:中短篇小说选》(江苏美术出版社)等。  窗前有一群树,叫水杉。  第一次认识这种树是上大学时。那时,一位林业专业的同学从另一个城市来看我。在校园漫步时,他指着一排脆绿的
也许是因为暖冬的缘故,今年的油菜花似乎比往年开得更早,也更热烈。  大年初一那天,从湖南西部老家的高速公路出口下来,就看见田野上星点着的黄花,在风中摇摆着。三月中旬以后,一股寒流过后的初春时节,当梅花还在枝头,当杏花忍不住洇染了整个城市,当一树树的李花雪花似地出现在所有目光可及的地方……油菜花,这本属于乡间的朴实的花朵,竟像个古老的传说一样,在微信圈里次第开放了……  听说云南罗城的油菜花开了,江
150年以来,很多伟大的经济学家,从卡尔·马克思到约翰·梅纳德·凯恩斯都预测,在未来,机器将会把人类带入到一个由科技发展所带来的开明而闲适的奇幻世界当中。在那样的世界里,我们可以整日阅读经典、讨论哲学,醉心于艺术,机器人会服务于我们,满足我们所有生活上的需求。  然而结果是,他们的预言只说对了一半。虽然许多青壮年工作者享受着前所未有悠然自得的生活,但这些经济学家们没有预料到的是,其实人们明显更愿意
各市县、高校团委,青年社会组织,广大青年:  当前,脱贫攻坚已到了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阶段,海南还有12万多农村贫困人口尚未脱贫。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全面精准脱贫是全省一号民生工程,是920多万琼州儿女共同的责任,更是广大青年展现时代担当的重要平台。  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习近平总书记“4.13”重要讲话和中央12号文件精神,积极响应省委省政府创新精准扶贫模式、开展爱心消费扶贫的号召,海
2019年的盛夏,东岸潮起,清晨的阳光照耀下的海口市江东新区一马平川、绿意盎然。15公里长的江东大道,犹如矫健长龙飞跃而起,海文大桥宛如龙头高昂,俯视着南渡江奔流入海,江东新区一派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 塔吊林立、机器轰鸣、焊花闪烁、车辆穿梭……  犹记,2018年6月3日,随着中国(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海口江东新区新闻发布会召开,江东新区将作为中国(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的集中展示平台。加快推进江东
便民!东方24小时“无人车管所”投入使用  为持续深化公安交管“放管服”改革,创建快捷、高效、便利的服务模式,东方公安交警建成并投入使用3家24小时“无人车管所”,自助办理车驾管和交通违法等交管业务。  市民只需携带身份证原件就可自助办理:驾驶证期满换证、遗失换证、自助体检、自助拍照、违法查询、违法处理、机动车所有人联系方式变更备案等车驾管业务。  “无人车管所”的设立,可方便群众就近办理车驾管业
《鬓边不是海棠花》改编自网络小说,讲的是上世纪三十年代的北平,一代京剧名伶商细蕊与爱国商人程凤台因戏结缘相知,两人在梨园百态和战火动乱中并肩奋斗前行,与残酷命运砥砺抗争的传奇故事。  在知道《鬓边不是海棠红》的故事之后,尹正就特别有兴趣。机缘巧合得到编剧的推荐,尹正得以和制片人及导演惠楷栋见面,争取到商细蕊这个角色。谈到这个极具个性的京城名伶,尹正赞不绝口,真诚、善良、勇敢的人物性格,对戏的痴迷…
改革开放40年,以经济变革为核心和基础的社会转型有力地促进了青年价值观的嬗变,二者相伴相生,相互建构、互为因果。一方面,社会转型为青年价值观嬗变提供了现实基础,促使青年价值观迅速成熟和完善;另一方面,青年价值观的嬗变对社会转型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如对其进行科学引导和规范,便可以激发价值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活力,推动社会转型。  青年价值观变迁轨迹“四部曲”  (一)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
2015年,因为心里的家乡情结深厚,我辞去了媒体工作,回到千里之外的家乡——云南大理双廊。那时候村里家家户户建房,我和父母也盖了新房。正值大理开民宿的高峰时期,回到老家的我,除了继续为一些媒体撰稿外,自然成了一个洱海边民宿业的参与者。  完全没想到的是,开民宿没多久,就碰上了持续至今的洱海治理行动。此前在媒体工作时,我就很关注环保议题,又是生长于斯的大理人,自然将洱海环境保护事宜当成自己生活的重要
三百年前,一笔巨大的花梨木财富引发数县官府垂涎。贪婪需索之下,黎汉群众发动史上罕见的“罢农”,还占据霸王岭周边广阔山区,武装起义前后延绵十一年,伏而又起,两次击败全琼的常规机动官军,最终在高层清官介入下又都和平解决……  此事海南官府做得很不漂亮,而一些有文化的起义领袖却潇洒磊落,所以方志记载极少,亦难免闪烁其词。  通过史海披沙拣金,本文大致还原事件始末,锁定地理背景,再次感叹真实历史往往比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