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适合每一个孩子发展的教育

来源 :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17893314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义庄小学创办于1905年,其间七易校名,四度整合。2008年,学校易地重建,占地46亩,建筑面积3万多平方米,总计投资1.6亿元。校舍面积、校园环境、功能布局、教育装备等一系列硬件设施均达到了省级一类标准,成为苏州市教育技术装备管理先进学校。
  目前,学校拥有49个教学班, 2187名学生,专任教师126人,研究生学历2人,本科学历105人,获市(区)教学能手以上称号44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35%。
  学校先后获得国际生态学校绿旗荣誉单位,全国少年儿童信息研究基地,全国绿色学校,全国艺术教育先进单位,江苏省科技特色学校,科普示范基地,江苏省平安学校,江苏省模范教工之家,江苏省优秀家长学校等荣誉称号。
  学校先后接受了教育部副部长刘利民,教育部督导办主任周坚,江苏省副省长曹卫星,江苏省教育厅厅长沈健、副厅长胡金波,苏州市副市长王鸿声等领导的视察,各位领导对学校文化、办学特色、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创新等方面给予了充分肯定。
  学校秉着“追求适合每一个孩子发展的”教育理念,以“求真弘义”为校训,以“兼爱唯实”“正身博学”“乐学力行”为三风,以“方正质朴、优雅大气、基础扎实、学有所长”为育人目标,力争给每个孩子最美好的童年和人生最坚实的起步,学校关爱激励每一个孩子,努力把学校办成孩子们的乐园。
  一、让物态文化走向生本——关注每一个
  有人说:校长办学校,就是做文化。良好的学校文化是学校的一种“教育场”,它不仅能陶冶师生的情操,规范师生的行为,而且能够激发全校师生对学校目标、准则的认同感和作为学校一员的使命感、归属感,形成强烈的向心力、凝聚力和群体意识,同时,还能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
  近年来,我们围绕“求真弘义”的校训精神,精心设计,合理规划,倾力打造学校独特的校园文化,我们从办学理念、培养目标、校训、三风、校徽、校歌等整体构建,形成了“八横九纵”主题鲜明的校园文化。“八横”分别为:好习惯养成教育、弟子规、虞山文化、吴文化、中华美德、二十四孝、诸子百家、国粹国术;“九纵”分别为:学校荣誉长廊、绿色科技生态长廊、双语特色长廊、德育少先队长廊、论语篇、劝学篇、道德经、家乡美、棋文化长廊。学校地处繁华的招商城,生源来自全国各地。步入学校大厅,每一个孩子就能一眼找到自己来自哪个地方,北门墙上碑刻着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这些无不强烈地激起每个孩子爱国爱家乡的热情。还有那常规评比、少先队竞赛评比、宣传画廊、图书漂流、新视窗等,形成了主题鲜明、赏心悦目的育人氛围,充满着人文关怀。
  二、让课程配置走向生本——适合每一个
  我们认为一所学校最关键最核心的是课程,课程就像孩子长身体过程中吃的粮食,科学合理、多样化的构成会让孩子的身体茁壮成长。近年来,我们致力于学校课程的研究、实施与开发。
  我们把学校课程分为学科课程和环境课程两大类。
  学科课程中包含着三个方面:一是国家课程的落实发展;二是地方课程的融合发展;三是校本课程的创新开发。环境课程中包括:一是物质环境;二是人文环境;三是文化环境。
  在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创新上,我校以“办适合每一个学生发展的教育”为理念指导,力求校本课程多样化,着重关注了三大系列:学科活动系列,德育活动系列,综合活动系列;四大板块:人与自身板块、人与自然板块、人与社会板块、人与世界板块,努力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的、具有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以满足学生不同的学习需求。
  三、让课堂教学走向生本——激活每一个
  课堂是撬起教育质量的基点。我们把2014年确定为“课堂教学研究年”,以课堂为中心,抓住集体备课、课堂教学、作业设置等关键环节,立足于抓实课堂教学常规,落实课堂过程管理,做细提优补差工作,不让一个孩子掉队。学校也高度重视特殊学生的教育,做好心理健康教育三级辅导工作,用好心理咨询室,高标准建设资源教室,全面提高教学质量;认真组织开展“同课异构、同题同构、一课三议”、骨干老师示范课、拿手课、青年教师实践课等活动,切实革新教师教学行为,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各得其所,自主发展;把世界引进课堂,使课堂成为现实生活的一部分;把自由还给学生,保护每一个学生心灵的自由,让学生有尊严地活着;把探究还给学生,让学生体验有意义的探究生活;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让文化的气息充盈在课堂中。
  四、让校园活动走向生本——精彩每一个
  我们把丰富的德育内容和少先队活动巧妙地结合起来,体现新意、活泼、形象、生动,符合小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如每周一的升旗仪式,一年级新生的入学仪式、入队仪式,让每个孩子体会到仪式的庄严和神圣,让每个孩子有成为小学生的荣誉感;让每个队员感受到红领巾的光荣;毕业典礼上孩子们的激情演绎充满了浓浓的师生情、同窗谊,给孩子们留下终生难忘的记忆。
  学校高标准、高质量地实施国家课程计划,做到各门课程开齐、开足、上好;严格执行苏州市教育局“五三一”规定,严格控制学生在校时间,严格控制作业量,严格做好卫生保健和饮食安全工作,确保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
  每学年学校还有计划地组织开展科技节、体育节、艺术节、读书节、双语节、数学文化周、爱心义卖等,我们还邀请了极地专家位梦华、两院院士兼校友陆埮、儿童文学作家杨红樱进校园。每项节日活动我们都精心组织,做到内容丰富,学生参与面广,为每个孩子的成长倾心搭建舞台。
  五、让评价激励走向生本——成就每一个
  良好的评价机制是激励学生不断进取的催化剂,在评价过程中我们注重过程、尊重多元、重在发挥评价的指导功能。我们结合好习惯养成教育,一周,评出班星;一月,评出年级星;一学期,评出校级星。我们结合“十个好少年”月主题教育活动的开展,评出十大美德少年、好习惯标兵、优秀队干部、实施校级三好学生、品学兼优达标制等。多元化的评价激励机制有效地调动了每个孩子的积极性,激发着每个孩子奋发向上。
其他文献
随着车床加工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使得更多产品零件均使用机床加工。所以,改善车床加工工艺问题逐渐被社会各界所认可。薄壁零件可谓是车削常见加工件,此类零件非常特殊,本文分析
在平时的教学生活中,教师下课后回到办公室,会把课堂中的不理想现象一吐为快,会为教学中的困惑发出疑问。有时,安静的办公室里某个正在批阅作业的老师也会突发感慨。在有的老师看来,这只不过是老师们的一种闲谈,一种宣泄,听完就算了。但笔者认为,这就是最原始的民间的合作教学,是非教研部门组织的教学研讨活动,是最易引起老师们共鸣的合作教学研讨交流的方式和形式,若能做个有心人,重视这种随机生成的教学资源并加以利用
在复杂的自然环境和丰富的人文环境影响下,四川羌族民歌具有独特的魅力。其音乐特点有:音阶以五声音阶为主,另有六声音阶,完整的七声音阶较少见。调式以微调为主,宫、羽次之,再次为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教学活动是学生学与教师教的统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因此,我们要改变教学的观念,在教学时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多给学生留出思维的空间,让学生在自主学习、合作交流中探究知识之间的联系,在和谐的气氛中得到思维的最大提升,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让课堂焕发出勃勃生机。  一、树立“学为主体”的观念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就
江山代有才人出。当下一大批90后新教师已走上讲台。年轻、激情、活力,是这些新教师的自我名片。他们给语文课堂带来了热情与生气,同时也存在诸多相似的问题。这些问题既困扰着这些年轻人,也给学生平添了许多烦恼,故而有必要给这些新手们一些善意的提醒。  第一,忌易动怒。许多新教师在刚工作时任教低年级,一个月下来,很多教师的嗓子常常会沙哑,说不了话。问他们,都反映学生太调皮,不听话,管不住他们。在课堂上,时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