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口科学》2005年总目录

来源 :中国人口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d47678938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其他文献
上海市徐汇区计划生育委员会近年来为了适应计划生育改革的需要和信息化发展的总体趋势,在如何及时准确掌握“人口数”及相关信息方面进行了积极的实践探索。文章着重介绍人口信息化管理工作开展较早的上海市徐汇区计生委近年来在实现人口信息资源整合方面所做的工作以及取得的经验和启示并对今后的推广提出一些建议。
奖励扶助制度在部分农村进行试点,是党中央、国务院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一项重大决策,对转变传统观念、稳定农村低生育水平、提高人口的综合素质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奖励扶助政策体现出的以人为本的发展内核,为构建和谐社会起到了重要的保障作用。
文章在概念界定的基础上,构建了稳定的低生育水平的判别标准,研究与分析了中国生育率究竟应稳定在怎样的水平上,以及稳定低生育水平与区域生育政策调整等相关问题。通过对发达国家生育率演变历史的考察与分析,对生育观念转变与稳定低生育水平二者间的关系、中国实现稳定低生育水平的可能性等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
文章主要考察了上海市人口增长与能源消费态势,根据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方法,探讨了上海市人口增长与能源消费之间的相关性及定量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协调上海市人口增长和能源消费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建议。
以往世博会的经验表明,世博会投资对举办城市和国家的就业增长会形成显著的拉动效应。文章利用宏观消费函数模型和投资乘数原理及工具变量方法,分析了上海市的投资乘数,并根据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直接投资和配套投资数额,测算出世博会投资乘数效应所引发的上海市GDP的增加额。在此基础上,运用就业弹性思想和劳动生产率方法,对世博会投资的就业效应进行了预测分析。结果表明,考虑2003年上海世博会投资启动至2010年世博会举办及其结束后的后续效应,上海世博会投资大致可为上海市创造22万-25万个就业岗位。
文章通过引入劳动力转移的经典理论及模型,结合产业集群的内在特点,论证了中心镇建设过程中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效应和转移机制问题。中心镇的区位优势和辐射作用必须以产业集群为依托。产业集群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巨大吸纳作用决定了其在中心镇建设过程中的重要地位。
文章引入管理中分析企业经营的雷达图并重点结合能值分析的方法和理论,提出了区域势能的概念,对区域劳动力转移的可能性及如何实现有序性进行新的探索。
基于连续小波变换理论,文章给出一种连续参数小波网络,其基本思想就是在神经网络中采用连续小波函数作为隐含层的激励函数,进一步建立人口时间序列的连续参数小波网络预测模型。通过对中国人口总数时间序列的仿真预测表明,小波网络具有很强的非线性逼近能力,可以有效地在数值上逼近时间序列难以定量描述的相互关系,所以用小波网络所建立的人口时间序列预测模型预测的精度较高。
期刊
在清代俄中交往长达250多年的历史中,从太平洋到帕米尔地区,两股强大的世界文明一直保持着联系。此前的几千年,俄国和中国各自独立发展,直到16、17世纪之交,才产生了俄中历史共存的条件。这两种文明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及关系主体的变化,决定了各自处理双方关系的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