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S型异质结COF/CdS以增强太阳光产氢

来源 :催化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specia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效利用太阳能是解决当前能源危机和环境问题的有效途径.光催化制氢技术具有绿色环保、成本低等优势,且氢气可作为能源载体,其燃烧产物仅为水,因此被认为是实现高效利用太阳能的最佳途径之一.为更好地利用太阳能,研究者们致力于开发具有良好可见光活性的光催化剂.CdS因具有良好的电荷转移能力和在可见光区域强吸收的特性,在光催化制氢方面显示出较大的潜力和优势,成为研究热点.特别是,中空结构的CdS因可提供较大的比表面积和丰富的活性位点,有利于光捕获,表现出较好的光催化性能.人们在合理构建高性能CdS方面已经取得了较大进展,但由于光诱导载流子的快速复合和光腐蚀效应,限制了其实际应用.近年来,研究者提出了许多提高CdS光催化活性的策略,如掺杂金属或非金属元素、负载贵金属、构建异质结等.其中,在CdS中引入共价有机框架化合物(COFs)较受关注.COFs由轻元素(C,B,O和N)组成,并以强共价键周期性排列,在CdS中引入COF可以拓宽其光吸收范围,产生更多的光生载流子,并有助于光生电子和空穴对的分离.本文制备了一系列S型COF/CdS异质结复合材料,其表现出比纯CdS和COF更优越的光催化性能.当COF含量为1.5 wt%时,COF/CdS异质结构的产氢速率最高,为8670μmol h-1 g-1,约为纯CdS的2.1倍.在420 nm单色光下,1.5%COF/CdS的表观量子效率(AQE)约为8.9%.进一步研究表明,CdS与COF之间的紧密接触界面和良好匹配的能带结构可以诱导在异质结界面形成内电场,有效地驱动光生电子和空穴的空间分离,同时保持较强的氧化还原能力,有利于提高光催化析氢性能.原位XPS结果表明,COF的自由电子可以通过界面向CdS转移,从而诱导COF向CdS形成内部电场,并在界面处产生能带弯曲.在内部电场力作用下,CdS导带中的光生电子向COF表面扩散并与COF中的HOMO空穴重新结合.因此,氧化还原能力较强的空穴和电子分别被保留,遵循典型的S型异质结电荷转移模型.同时,吸附在COF表面的水分子或质子被COF中的LUMO上的活跃电子还原成H2,进一步确定了COF/CdS复合材料的S型电荷转移过程.因此,紧密的组装界面和有效的S型结构可以显著提高电荷分离效率,并为水或质子还原提供强大的驱动力,从而大大提高COF/CdS杂化体系的光活性.本文不仅丰富了新型S型异质结光催化剂,而且为进一步的设计和合成提供了参考.“,”The fabrication of S-scheme heterojunctions has received considerable attention as an effective approach to promote the separation and migration of photoexcited electron/hole pairs and retain strong redox abilities. Herein, an imine-based porous covalent organic framework (COF-LZU1) is integrated with controllably fabricated CdS hollow cubes, resulting in the formation of an S-scheme heterojunction. When the COF content reaches 1.5 wt%, the COF/CdS heterostructure (1.5%COF/CdS) achieves the highest hydrogen generation rate of 8670 μmol·h-1·g-1, which is ap-proximately 2.1 times higher than that of pure CdS. The apparent quantum efficiency (AQE) of 1.5%COF/CdS is approximately 8.9% at 420 nm. Further systematic analysis shows that the inti-mate contact interface and suitable energy band structures between CdS and COF can induce the formation of an internal electric field at the heterojunction interface, which can effectively drive the spatial separation of photoexcited charge carriers and simultaneously maintain a strong redox abil-ity, thus enhancing the photocatalytic H2 evolution performance.
其他文献
电催化水分解由两个基元反应构成,即析氢反应(HER)和析氧反应(OER).开发强大的HER和OER技术需要在分子层面理解反应机理,然而,目前水分解反应的反应物还没有完全确定.本文利用磁场来研究HER中的质子传输和OER中的氢离子传输,对确定HER和OER中真实的反应物具有重要意义.磁场是改变离子等带电物质运动的一种有效工具,例如,在铜电沉积中,磁场改善了Cu2+在电极附近的迁移.然而,施加磁场对不同pH下的HER或OER速率没有影响,这挑战了带电物种(即质子和氢氧化离子)作为反应物的传统观点.HER和OE
文章基于安徽庐江矾山地区土壤数据,对土壤硒的地球化学特征进行研究,并开展了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估.土壤硒属于明显富集强分异型,主要与地质背景有关.研究区以富硒、足硒土壤为主,二者面积为157.80km2,占总面积的98.07%.研究区土地质量整体优良,优质和良好土壤面积为128.57km2,占总面积的79.91%;中等土壤面积为30.81km2,占总面积的19.15%.
利用可再生能源产生的电能催化二氧化碳还原(CO2RR)是可持续制备碳基化学品的一种潜在途径.电催化剂是实现这个转化的关键,目前还需要深入地研究机理去优化催化剂的设计.M-N4结构的大环配合物是一类结构明确、性能易调控的分子电催化剂,是研究结构-性能关系的理想平台.其中,金属酞菁在异相电催化CO2RR中展现出较好的催化性能,受到广泛关注.而其它M-N4结构大环配合物(如金属卟啉、金属咔咯)在异相电催化CO2RR中报道较少,且催化性能一般.本文对比研究了酞菁钴(CoPc)、四苯基卟啉钴(CoTPP)和三苯基咔
通过半导体催化剂利用太阳能分解水制氢被认为是解决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和能源危机的有效途径.在众多的半导体光催化剂中,TiO2由于其良好的光化学稳定性、无毒性、丰富的形貌以及低廉的价格,在光催化制氢领域备受关注.然而TiO2的内在缺陷,如较宽的带隙、较窄的光响应范围,光生电子空穴对的快速复合,极大限制了其太阳能制氢效率.构建异质结结构被认为是解决以上问题的一个有效方法,通过将TiO2与另一个半导体复合可以提升催化剂对太阳光的吸收范围,也可降低光生电子空穴对的复合速率.但构建一个成功的异质结结构不仅要满足上述的
随着近年来工业化进程的加速,能源消耗急剧增加,同时伴随着环境的恶化,开发可再生能源的需求日益迫切.氢能因具有高能量密度、零碳排放和可循环利用性而被认为是化石燃料最理想的替代者之一.当下几种制氢技术(如水电解法、丙烷脱氢法和石脑油热解法等)通常需要高温或高功耗,因此其大规模应用受到限制.半导体光催化分解水制氢技术可以将太阳能直接将转化为氢能,为解决能源和环境危机提供了新的契机.ZnO是一种常见的n型半导体,由于其具有优异的环境相容性、高氧化还原电位和低成本等特点,被认为是光催化制氢的理想材料.然而,由于其光
电催化水分解是一种可持续的绿色产氢技术,该技术在工业化的大规模应用急需开发高效稳定的非贵金属催化剂,用于提高析氧反应(OER)的反应速率.研究发现,钙钛矿氧化物是优异的OER催化剂,但是对于发生在催化剂-电解质固液界面上的反应机理仍有争论.目前普遍认为,在OER反应过程中,水分子吸附在金属氧化物催化剂表面的金属活性中心上,并进行连续四步的质子耦合电子转移步骤(PCET),通过“吸附演化机制”(AEM)的方式氧化成氧气分子.根据该机制,调整钙钛矿材料的电子结构来控制表面性质已被广泛认为是提高OER活性的有效
近几十年来,聚合物电解质膜燃料电池(PEMFC)因其在零排放汽车、固定式和便携式发电设备中的应用而得到迅速发展.燃料电池的阴极氧还原反应(ORR)和阳极氢氧化反应(HOR)常用的催化剂为Pt基催化剂,因此整个燃料电池系统的成本高昂.而ORR的反应速率比HOR慢得多,阴极上的Pt消耗量远高于阳极上.为了降低燃料电池Pt的用量,近年来,许多类型的非铂或低铂ORR电催化剂被报道作为传统Pt基催化剂的可能替代品,以降低成本促进燃料电池的大规模应用.为了评估新催化剂的ORR性能,一般来说,都是以最先进的商业Pt/C
催化剂由于具有降低电化学过电位和改善动力学条件的能力,在各种储能器件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锂离子电池中,首圈放电过程中形成的固体电解质界面膜,通常被认为是一旦形成就稳定不分解的.而在过渡金属的催化下,这种电解质分解衍生的聚合物凝胶状膜(PGF)能可逆地形成和分解.这种过渡金属催化机制可以进行催化储锂,即形成的PGF具有存储锂离子的能力,可提供额外的储锂容量,并且形成的PGF对枝晶的穿刺起到保护作用,提高锂离子电池的安全性.然而,由于锂离子电池中非常复杂的反应环境,常规测试手段很难对过渡金属的催化作用进行
现代化城市建设引起的环境变化使得传统物探野外数据采集有着很大的局限性,特别是在人文环境干扰严重的城市建成区,亟需引入新的物探手段来弥补这方面的不足.微动探测与地质雷达的组合在建筑场地勘查中有很好的效果,能够准确定位圈定地下空间隐患.笔者在安徽省太湖县某小区,利用微动探测和地质雷达综合物探方法,通过微动探测建立三维速度模型,综合对比地质雷达反射界面,查明了研究区内地下10m以浅地层的地球物理特征,并结合地质资料和现场情况,分析了研究区内地下空间隐患成因,为研究区地下空间隐患评估、治理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
微动勘探技术采集天然源信号,是一种通过计算地下介质中的S波速度结构,探查地质构造的物探新技术.该技术不受电磁干扰、绿色环保,分辨率高、探测范围大、经济高效,在城镇等人口密集区有着传统物探手段不可比拟的优势.目前该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地热资源勘探[1,2]、工程地质勘探等,但是研究地下深度不大,基本在300m以浅.我单位在高分辨率频率-波数法理论基础上,对处理方法进行了改进,将其应用于中深部地质勘探,最大探测深度接近2km,取得了良好的勘探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