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eatment of osteonecrosis of femoral head with BMSCs-seeded bio-derived bone materials combined wit

来源 :中华创伤杂志英文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zzmh1234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术前18F-脱氧葡萄糖(FDG) PET/CT参数联合凝血参数预测早期宫颈癌患者术后复发的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间术前进行18F-FDG PET/CT检查、凝血指标检测,术后经过系统随访的宫颈癌患者120例[年龄25~70(47.9±8.5)岁]。根据术后是否复发,将患者分为复发组及非复发组,使用两样本t检验或Mann-Whitney
目的总结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成人患者18F-脱氧葡萄糖(FDG)PET/CT影像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7月至2019年7月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核医学科检出的5例IM患者(均为男性,年龄18~77岁)的18F-FDG PET/CT影像资料及临床资料,对病变部位(淋巴结、扁桃体、骨髓、肝等)淋巴组织的分布进行分析,并采用半定量法对病变部位18F-FDG放射性摄取进行测定。结果5例IM患
目的探讨生物标志物联合检测对脓毒性心肌损伤患者早期诊断和预后评估的价值。方法收集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2018年10月至2021年1月收治的103例脓毒症患者临床资料,按照入ICU时心肌肌钙蛋白I(cTnI)分为心肌损伤组(cTnI≥0.15 μg/L)和非心肌损伤组(cTnI<0.15 μg/L)。记录103例患者入ICU 6 h内血清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
外周血管疾病(PVD)是一种影响下肢的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可导致骨骼肌缺血、间歇性跛行,更严重的则会导致截肢和死亡。由于常规的临床指标对骨骼肌生理学局部改变的评估并不灵敏,所以这类患者的疗效评估可能相对困难。应用PET和SPECT等技术对下肢进行放射性核素显像,可无创地定量评估PVD患者的病理生理状态,亦可与临床指标和其他显像方法形成互补。该文讨论了放射性示踪技术评估PVD的应用进展,并突出了分子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