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住宅区化粪池排放的H2S是引起社区恶臭污染和投诉的重要原因。选取某住宅区,对化粪池排放气体的流量、H2S浓度、污水水质与流速等指标进行了连续监测,并分析了H2S排放量和相关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该住宅区每月测得的化粪池H2S排放浓度为(69.9±25.4)mg/m~3,并呈现出夏季高、冬季低的特点。污水pH、氧化还原电位(ORP)和硫酸盐与每月监测的H2S排放浓度呈显著负相关,而气温、湿度、水温、C
【机 构】
: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住宅区化粪池排放的H2S是引起社区恶臭污染和投诉的重要原因。选取某住宅区,对化粪池排放气体的流量、H2S浓度、污水水质与流速等指标进行了连续监测,并分析了H2S排放量和相关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该住宅区每月测得的化粪池H2S排放浓度为(69.9±25.4)mg/m~3,并呈现出夏季高、冬季低的特点。污水pH、氧化还原电位(ORP)和硫酸盐与每月监测的H2S排放浓度呈显著负相关,而气温、湿度、水温、COD和硫化物浓度与H2S排放浓度呈显著正相关。测定了6月某天化粪池H2S排放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发现在居民用餐和洗漱时间段内H2S排放浓度出现明显峰值,污水流速与H2S排放浓度的Pearson相关系数R值为0.32,呈显著相关关系。该住宅区化粪池全年人均H2S排放量为2.34×10-3kg,据此估算出北京市住宅区化粪池H2S的年排放总量为51.3 t。
其他文献
目的 评估多糖铁复合物(polysaccharide iron complex,PIC)和其他口服铁剂(硫酸亚铁、琥珀酸亚铁、右旋糖酐铁)治疗缺铁性贫血(iron deficiency anemia,IDA)的相对疗效与经济性。方法 系统检索PIC及其他口服铁剂治疗慢性肾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合并IDA、妊娠期IDA及儿童IDA的相关文献,对疗效进行meta分析
城市道路管线大量应用PE、PVC等非金属材质,由于非金属管线不具有导电性和导磁性,常用的电磁感应法探测手段对于非金属管线探测基本无效,有效的非金属管线探测技术尤其重要,而非金属管线的精确定位在某些重大工程中更为关键。本文介绍了采用探地雷达、地震映像和高密度电法等综合物探技术在非金属管线精确定位的应用,实践表明,综合物探技术可以在非金属管线精确定位中取得较好的效果,可为类似非金属管线探测提供借鉴。
针对当前高校思政课教学存在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的矛盾、理论深刻性与教学生动性的矛盾、教学供给单一与学生需求多样的矛盾等问题,课题组将“问题链”教学法运用于思政课教学,构建掌上课堂、互动课堂、行走课堂“三位一体”思政课教学新模式,让思政课变得“有知”更“有味”,不断提高思政课堂学生到课率、抬头率和点头率。
搭建了一套灭火实验平台,以额定容量为75 Ah的三元软包锂离子电池单体为研究对象,采用恒定功率为1 000 W的铝铸加热板诱发电池热失控,分析了电池在50%SOC下的燃烧特性,研究了溴代三氟丙烯(2-BTP)对电池火灾的灭火降温效果,并在相同工况下与水、七氟丙烷、五氟乙烷进行对比,分析了不同灭火剂的灭火时间、最高温度和复燃情况。结果表明,实验条件下,溴代三氟丙烯最快在13 s内扑灭了明火,不仅灭火
构建“互联网+智慧医疗”服务体系,探讨其对于提升我国基层医疗服务能力的可行性。依据技术改变生活的逻辑,从互联网医疗、大数据等技术出发,结合现阶段“互联网+智慧医疗”的发展背景、实现逻辑、作用特点以及短板和对策进行理论探讨和案例分析。从而论证了“互联网+智慧医疗”能够有效地减少医生的误诊、漏诊情况,促使医疗服务提质增效降本,并可以实现全生命周期的健康管理,从根本上改善医疗服务市场环境,提升基层医疗服
目前,我国农业发展中面临着农村耕地荒废、耕作生产体系破坏以及传统农耕文化消逝等难题。多年来,政府通过政策扶持与激励农业的可持续高质量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传统农业技术与生态智慧的传承与发展依旧迫在眉睫。发展蕴含传统生态智慧的绿色农业,是解决目前农业发展难题的有效切入点。湖南省是中国的稻作大省,深入挖掘、科学解读、大力推广当地的稻作系统生态智慧,有利于传统农耕文化的有效传承,能够成为乡村振兴和农
针对某城市污水厂不同典型工艺设施的恶臭气体产生特性和收集要求,对常规恶臭气体收集方式进行了比较和分析。以污泥脱水间为对象,进行了典型半开放污染源的恶臭气体收集装置设计,该装置由伞形罩体、集气支管和负压引风机组成,在微负压条件下,伞形罩体对气流具有较好的诱导作用,可有效减少气体收集死区,提高收集效率。将该收集装置与生物过滤除臭装置结合,应用于该城市污水厂污泥脱水间恶臭气体的收集和处理,恶臭气体收集和
高校承担着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历史使命,民办高校应在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同时,融入党史学习教育,以引导学生知史爱国,知史爱党。融合途径上可从学科特征与培养目标出发,实现党史学习教育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知识性融合;以课堂教育为主,课外教育为辅,实现党史学习教育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过程性融合;同时挖掘红色资源,开展学术活动,实现党史学习教育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践性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