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外营养支持的克罗恩病病人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风险因素研究

来源 :肠外与肠内营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se_gzzh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分析肠外营养支持的克罗恩病(CD)病人中心静脉导管引发的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RBSI)的发生率、危险因素和预后.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收集南京明基医院普外科2018年6月至2019年12月接受中心静脉导管置人行肠外营养支持的104例CD病人.血培养及导管培养阳性定义为CRBSI确诊病例;拔除中心静脉导管后48 h内发热缓解且未发现其他部位感染的定义为CRBSI疑似病例.应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方法对CRBSI组和非CRBSI组病人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04例置人CVC病人中,CRBSI确诊与疑似病人共15例(14.4%),导管平均留置时长为28.5d(6~119d).单因素分析显示,CRBSI的发生与CD病程(Z = 2.503,P = 0.012)、导管留置时长(Z= 3.039,P = 0.002)、夏季(x2 = 5.495,P = 0.041)、住院费用(Z= 3.137,P= 0.002)、住院天数(Z = 3.194,P= 0.001),以及入院实验室检查中白细胞计数(t = 2.218,P= 0.04)、C反应蛋白(t = 2.024,P=0.014)、血清白蛋白水平(t = 2.615,P = 0.011)显著相关.多因素分析显示:CD病程长(OR = 1.076,95%CI:1.011~1.076,P= 0.008)、导管留置时间长(OR = 1.222,95%CI:1.039~1.438,P= 0.016)、夏季(OR = 50.59,95%CI:1.056 ~2424.628,P = 0.047),入院时白细胞计数增高(OR = 4.932,95%CI:1.382 ~ 17.605,P= 0.014)和血清白蛋白降低(OR = 0.577,95%CI:0.372 ~ 0.898,P=0.015)是CRBSI发生的独立风险因素.所有CRBSI病人均完全康复.结论:本研究显示,CD病人CRBSI的发生与住院时间延长及住院费用增加显著相关;CD病程长、导管留置时间长、夏季,白细胞计数增高及血清白蛋白水平降低可能增加CRBSI的发生风险,值得临床高度重视.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s)病人人院时的营养状态与经皮椎体成形术(PVP)后的早期腰背部疼痛改善及功能恢复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安徽省亳州市人民医院骨科在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