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015CBA总决赛北京与辽宁内外线队员技术能力对比分析

来源 :当代体育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jhaixin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众所周知,一个国家篮球发展水平要看该国的篮球联赛水平,CBA联赛是中国篮球的顶级联赛,代表着中国篮球的最高水平,那么,CBA总决赛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代表当今中国篮球的顶级水平,因此,对于夺冠因素的全面剖析和总结是十分必要的。该文采用文献资料、录像观察、数理统计、逻辑分析等方法,对2014—2015赛季CBA总决赛6场比赛中北京队与辽宁队内、外线队员的技术统计数据结合临场表现进行对比分析,直观的反应出决定胜负的因素,为其他球队和CBA联赛的发展提供良好的依据和借鉴。
  关键词:CBA总决赛 北京队 辽宁队 内、外线队员
  中图分类号:G8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6)01(a)-0149-03
  2014—2015赛季CBA总决赛已经落下帷幕,北京队与辽宁队是首次在CBA总决赛上相遇,双方经过6场激烈的对决,6场比赛北京队以总比分4比2的成绩击败了号称“惹不起的第4节”的辽宁队夺得总冠军,这也是他们近4年内第3次捧起总冠军的奖杯。CBA总决赛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代表当今中国篮球的顶级水平,因此,对于夺冠因素的全面剖析和总结是十分必要的。该文通过对两支球队的内、外线队员在6场总决赛中的数据统计结合临场表现进行对比分析,直观的反应出决定胜负的因素,为其他球队和CBA联赛的发展提供良好的依据和借鉴。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该文选取2014—2015赛季CBA总决赛中北京队与辽宁队内、外线比赛队员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
  从CNKI以及校图书馆查阅了大量文献资料,通过阅读这些文献资料以了解前人的研究成果和该研究有关的背景知识,吸取很多宝贵的经验,得到了很大启发,为该文研究提供强有力的理论依据。
  1.2.2 录像观察
  对北京队与辽宁队的总决赛6场比赛录像作反复详细的观察和数据统计,在视频信息摘取方面采用暂停、放大、回放等手段以减少误差。
  1.2.3 数理统计
  该文运用数理统计法,运用Excel等软件对收集到的该文所需的各项数据进行统计计算,为该文数据提供科学支持。
  1.2.4 逻辑分析
  将统计处理好的数据进行对比找出差距,对差距存在的原因进行分析。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1 北京队与辽宁队内、外线队员得分能力对比分析
  2.1.1 内线队员得分能力对比分析
  从表1可以看出,北京队内线队员场均得分是31.33,辽宁队内线队员为32,差值为-0.67,内线队员得分方面无明显差别;北京队内线队员的场均罚球数为10.83个,投中7.5个,命中率为69.25%;场均2分球投篮数为20个,投中8.17个,命中率为40.85%;场均3分球投篮数为6.17个,投中2.5个,命中率为40.52%。辽宁队内线队员场均罚球数为8.33个,投中5.5个,命中率为66.03%;场均2分球投篮数为26.33个,投中12个,命中率为45.58%,场均3分球投篮数为2.33个,投中0.83个,命中率为35.62%。
  2.1.2 外线队员得分能力对比分析
  从表2中可以看出,北京队外线队员场均比辽宁队外线队员得分多4.84分;罚球北京队外线队员场均比辽宁队外线队员少0.33个,命中率低6.83%;2分球北京队外线队员场均比辽宁队外线队员多投5个,命中率高11.14%;3分球北京队外线队员场均比辽宁队外线队员少投9.5个,命中率却比辽宁队外线队员高9.08%。说明北京队外线队员2分球和3分球能力高于对手,罚球能力低于对手;得分能力高于对手。
  2.2 北京队与辽宁队内、外线队员助攻、被侵、失误对比分析
  2.2.1 内线队员助攻、被侵、失误对比分析
  从表3可以看出,北京队内线队员的场均助攻数为4.33次,被侵次数为8.17次,失误数为4.17次;而辽宁队内线队员场均助攻次数为1.17次,被侵次数为6.5次,失误数为5.33次。北京队内线队员场均助攻数比辽宁队内线队员多3.16次,场均被侵次数比辽宁队内线队员多1.67次,场均失误比辽宁队内线队员少1.16次。说明在助攻和被侵方面北京队内线队员强于辽宁队内线队员,失误比辽宁队内线队员少。
  2.2.2 外线队员助攻、被侵、失误对比分析
  从表4中可以看出,北京队外线队员的场均助攻数为11次,被侵次数为15.5次,失误数为7.83次;而辽宁队外线队员场均助攻次数为11.17次,被侵次数为15.33次,失误数为6.83次。北京队外线队员场均助攻数比辽宁队外线队员少0.17次,场均被侵次数比辽宁队外线队员多0.17次,场均失误比辽宁队外线队员多1次。说明北京队外线队员与辽宁队外线队员在助攻、被侵和失误方面没有明显差别。
  2.3 北京队与辽宁队内、外线队员抢篮板球对比分析
  2.3.1 内线队员抢篮板球情况对比分析
  从表5中可知,北京队内线队员场均抢篮板球为19.83个,其中前场篮板球5.17个,后场篮板球14.67个;而辽宁队内线队员场均篮板球为23.67个,前场篮板球8个,后场篮板球15.67个;北京队内线队员场均前场篮板球、后场篮板球和篮板球总数分别比辽宁队内线队员少2.83个、1个和3.84个。说明在争抢篮板球能力方面,北京队内线队员辽宁队内线队员差。
  2.3.2 外线队员抢篮板球情况对比分析
  从表6中可知,北京队外线队员场均抢篮板球为17.67个,其中前场篮板球4.17个,后场篮板球13.5个;而辽宁队外线队员场均篮板球为18.17个,前场篮板球6个,后场篮板球12.17个;北京队外线队员场均前场篮板球、和篮板球总数分别比辽宁队外线队员少1.83个、0.5个,而后场篮板球北京队外线队员比辽宁队外线队员多1.33个。说明辽宁队外线队员在抢篮板球总数和前场篮板球方面强于北京队,而后场篮板球则不如北京队。   2.4 北京队与辽宁队内、外线队员抢断、盖帽、犯规对比分析
  2.4.1 内线队员抢断、盖帽、犯规对比分析
  从表7中可以看出,北京队内线队员场均抢断球3.17个,盖帽1.67个,犯规12次;而辽宁队内线队员场均抢断球1.5个,盖帽1个,犯规8.83次;北京队内线队员比辽宁队内线队员场均抢断球多1.67个,盖帽多0.67个,犯规多3.17次。说明北京队内线队员防守积极,抢断和盖帽能力比辽宁队内线队员强,但北京队内线队员的防守动作过大,犯规次数多与辽宁队。
  2.4.2 外线队员抢断、盖帽、犯规对比分析
  从表8中可以看出,北京队外线队员场均抢断球4.83个,盖帽1.67个,犯规10.33次;而辽宁队外线队员场均抢断球6.5个,盖帽1.17个,犯规14.83次;北京队外线队员比辽宁队外线队员场均抢断球少1.67个,盖帽多0.5个,犯规少4.5次。说明辽宁队外线队员防守积极,敢于抓住机会进行抢断球,盖帽方面两队外线队员没有明显差距,但犯规次数上辽宁队外线队员犯规较多,影响了个人的发挥和全队的战术打法。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1)北京队内、外线队员的身体充实程度较辽宁队大,能够在高强度的对抗下完成技术动作,更好地发挥出技战术水平,而在年龄方面,辽宁队内、外线队员年龄小,缺乏比赛经验。
  (2)北京队内线队员与辽宁队内线队员在得分方面无明显差别。
  (3)北京队内线队员在助攻、被侵和失误方面强于辽宁队内线队员;而北京队外线队员与辽宁队外线队员在助攻、被侵和失误方面没有明显差别。
  (4)北京队内线队员防守凶悍,抢断和盖帽能力比辽宁队内线队员强,但防守动作过大,犯规次数多。辽宁队外线队员防守积极,断球,盖帽方面两队外线队员没有明显差距。
  3.2 建议
  (1)在日常的训练中,各队应加强身体素质练习的科学化、系统化, 提高队员高强度对抗下的作战能力。
  (2)注重发展内、外线球员的综合实力,真正做到内、外线结合。培养内线队员的进攻能力和强悍的防守能力,同时也要培养外线队员良好的组织、远投、突破等能力,这样才能增加进攻点、扩大进攻范围,提高整体攻防作战水平。
  (3)各队应注重培养和积累球员的比赛意识、能力和经验,加强队员的心理训练,确保在比赛的关健时刻能发挥自已的水平。
  参考文献
  [1] 编委会.篮球大辞典[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3.
  [2] 蒋岳,郭良如.2010—2011赛季 NBA总决赛技战术统计与分析[J].湖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文体用品与科技,2012(18):54.
  [3] 王新国,张才超,王玲.从全国男子篮球俱乐部联赛总决赛技术统计析强弱队差距[J].韶关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33(25):30-32.
  [4] 宗振吉,满晓霞.对2005—2006赛季NBA总决赛两支队伍技战术能力的综合评价——兼论现代篮球运动发展趋势[J].辽宁体育科技,2007(2):50-52.
  [5] 李军.NBA2004—2005年赛季总决赛留给中国男篮的启示[J].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2007(11):79-82.
  [6] 马莉.2007年NBA总决赛核心后卫的技术指标分析[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8(6):52-54.
其他文献
摘 要:该文以温州市竞技游泳后备人才管理体制现状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研究、专家访谈、数理统计等方法,得出以下结论:(1)温州市已形成一套以各级体校为主体、传统学校为辅助、俱乐部为补充,“举国体制”与“俱乐部”相结合的体育人才培养模式。(2)温州市体育运动学校不断完善管理制度,人才培养制度先行,形成了较为完善的训练制度。(3)温州市体育运动学校游泳队主要采用体校“二集中”管理模式,有效保证运动员的文
摘 要: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中国体育梦理论基础若干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探讨。体育能够让一个人、一个群体、一个民族或者由上述范畴所组成的任一团体凝聚起来,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那些包含在国家梦、成功、个人主义以及体育成就之中的各种问题,都在体育领域中不断地再现。体育视为透过竞争性、纪律、人格塑造甚至爱国主义等观念来延续国家梦的表现形式。因此,体育已成为国家文化的重要组成元素,同时就本
文章旨在实现学校运动会内容的优化创新设计,提高学校运动会的有效性,进而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能力,实现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通过探讨当前学校运动会实际运动内容设计现状,指
毽球运动是我国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如今毽球运动在国内和国际方面的发展都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关于毽球运动的研究也随之增多,该研究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对我国毽球运
摘 要: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对照比较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和逻辑分析法,对高职院校体育课程的设置进行研究,以南华工商学院的大学体育课程的设置为例,进行探究,使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更好地服务学生的就业、职业病和终身锻炼,为高职院校的体育课程设置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高职院校 体育课程 设置  中图分类号:G80-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6)02(c)-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