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研究卧箜篌的最初文献是《史记》记载的箜篌瑟,至今为止古今文人、学者都认为箜篌瑟是箜篌与瑟两种乐器,事实上,箜篌瑟并非两种乐器,而是卧箜篌的最初名称,因卧箜篌源于瑟,故
【机 构】
: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北京师范大学教育部
【基金项目】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五山文学别集的校注与研究”,项目编号:15ZDB089.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卧箜篌的最初文献是《史记》记载的箜篌瑟,至今为止古今文人、学者都认为箜篌瑟是箜篌与瑟两种乐器,事实上,箜篌瑟并非两种乐器,而是卧箜篌的最初名称,因卧箜篌源于瑟,故有此名。《史记》记载的箜篌瑟与卧箜篌的形制大不相同,从箜篌瑟到卧箜篌,形制发生了较大变化,这一变化包含了两个方面,一是弦柱从危柱变为通品,二是弦数从二十五弦变成四弦。
其他文献
目的,分析常规研究生教育中以问题为导向的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模式的局限性和不足,探讨将PBL模式与多学科诊疗(Multi-disciplinary Treatment,MDT)模式相结合
殳本是上古常用的重兵器之一,战国后这种兵器却没有传承下来,殳为何形,至今未见考实。汉末以来,求索古殳之说虽出现不少,但一般未能摆脱古今混淆的"如杖"说的局限。我们通过遍
《易传》出自儒家说和道家说,都忽略了一个潜在的事实,即公共知识资源对《易传》的影响。与“易传”相比,“易说”更符合战国时期解《易》文本的称谓。结合出土文献与传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