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卜楞寺记

来源 :丝绸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ishioce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汽车飞驰了五个多小时,下午1点多,我们此行的重要目的地拉卜楞寺到了。一般介绍拉卜楞寺位于甘肃省夏河县城西大约1公里处,实际上,我感觉夏河县更像是拉卜楞寺的附属部分。县城里随时有喇嘛在行走、购物、吃饭,商铺里卖的东西中,世俗性的日用品较少,我想买几节电池和一点生活用品,居然找了好几个铺子。许多旅游品商店中也是世俗品与寺院用的法器并置,往往我看上一个精致漂亮的小物件,店主就告诉我,那是寺院用的。
  在年轻喇嘛久美达吉的陪同下,第二天一早我们就直奔寿禧寺看喇嘛们晨诵。寺门口堆放着许多黑色的喇嘛鞋子,里面传出嗡嗡的诵经声,声音很小,但整齐划一。大家悄悄去,一股浓重的酥油味扑鼻而来。许多身穿红色袈裟的喇嘛盘坐在一行行摆放的垫子上,里面的光线很暗,看不清有多少喇嘛,也看不清谁在念经。一会儿,有几个喇嘛左右鱼贯而出,一会儿又捧着似乎是盛酥油的法器鱼贯而入。门口一个喇嘛端来木质小柜子正对大门放下,从柜子中依次取出盛着多棱锥形类似糌粑的东西,抹抹擦擦,神情肃穆。不知道为什么,当他停下来之后,就用手势请我们出去,并且关上了大门。
  藏民们一大早就围着这个建筑群的外围转经。黎明时分的气温很低,尽管我穿着毛衣还套着藏式毡袍,还是感觉很冷。
  离拉卜楞寺不远就是藏民聚居的桑科草原。冬季的草原一片枯黄,可还是强烈地感受到大草原的气势,博大、开阔、起伏、连绵。我们骑马徜徉在桑科草原上,天那样蓝、那样近,草原一望无边,远处的山顶上已经有了积雪,黑黑的牦牛和洁白的羊群点缀在天地间。陪伴我们骑马的是一位美丽的藏族姑娘当巴,23岁,没有念过一天书,红扑扑的脸颊,健壮自然。我突然想到“羊大为美”,为什么各民族最早的美神都丰满壮硕?除了传宗接代的要求以外,也许还有一点同样重要:在巨大无比的天地中,只有丰满壮硕的身体才可以有效消除天地巨大、外物巨大带来的精神“压迫”感。在苍茫的大草原上,似乎只有我们几个人,骑着马走远的人就成了浮在草棵上的一个小黑点。人是如此地渺小!
  11月1日,我夜宿当巴家。当巴家五口人,身份不像汉族家庭这样简单。两个成年男性据当巴说是叔叔,三个女性,分别是当巴、当巴的妈妈、当巴的同母异父妹妹才贝。很明显。23岁的当巴是家里的顶梁柱。当巴19岁时有一次短暂的婚史,由于是父母做主,自己不喜欢,很快离婚了,没有孩子。现在正和一个藏族小伙子谈恋爱。当巴的亲生父亲和母亲离婚了,现在在另一个女人家里,又有了一个小弟弟,与这边的家庭不再往来。才贝的父亲也在另一个女人家里常住,在那边有两个妹妹,过一段时间来这边住几天。由于语言障碍,当巴所说的“离婚”我不能确定是否是法律意义上的离婚,但可以看出藏民的婚姻生活比汉族要自由一些。那天晚上,当巴家来了四五个藏族朋友,当巴悄悄告诉我其中那位卷头发、偏瘦的小伙子就是她的意中人,她母亲并不知道。 语言的障碍使我们只能一块儿喝酒、唱大家都会唱的《青藏高原》,晚上10点多方才各自散去歇息。
  当巴的家很简陋,只有一栋总面积五六十平方米的低矮小屋,分成两个主要房间、一个过间,一边有更低矮、非常小的一个耳房,另一边是挨着房子搭建的一张有顶的床,一面完全敞开迎风,我甚至无法想象草原寒冷的夜晚,这张床上怎么睡觉?第二天凌晨,我被窗外当巴的祈祷声唤醒。当巴是用藏语念的,我听得出她一直围着房子在念,我想看看她同时在做什么,可玻璃窗上厚厚的冰花阻隔了我的视线。很长时间过去了,当巴进了屋,依次倒掉供在活佛像前面金碗里的水,擦拭一番,再倒上新的水。做这一切时,当巴嘴里一直念念有词。做完之后她告诉我们,现在是农闲时间,有时间转经了,所以自己每天要围着房子(房子里供着嘉木样六世活佛的照片)做130个五体投地的朝拜仪式。当巴还说,许多藏民每年农闲时会在拉卜楞寺周围租房长住,一般要住一两个月,为的就是亲临圣地转经。当巴的话让我们恍然大悟,原来我们刚刚朝拜过的拉卜楞寺在当地藏民心目中的地位如此神圣!难怪大清早转经的藏民就非常之多,简直可以用擦肩接踵来形容。 当巴家那条叫坎肉的藏獒毫无理由地喜欢我,听从我的召唤。清晨,在草原上蹲了一夜的坎肉浑身是亮亮的冰茬,当我将手伸进它长长的毛发时,温暖传递到我的手心,我情不自禁地依偎着它的头,摆出人狗亲热的造型留影。但是,这和城里的宠物是多么的不同啊!
  美丽的当巴,肃穆的喇嘛,神圣的拉卜楞寺。当汽车载着清新的我越走越远时,我将又一段心灵的故事留在了这里。
其他文献
为推动丝绸之路跨国系列申报世界遗产,加强对丝绸之路遗产的保护和管理,2012年5月15日,中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在北京举行“丝绸之路:起始段和天山廊道的路网”协调委员
"青松百尺后凋身,乐育英才忘苦辛。踏遍青山人未老,栽成桃李满园春。"这首诗形象地概括了孔宪武先生平淡但不平凡的一生。孔宪武,我国近现代植物分类学奠基人之一。1897年,出生
[摘要]中国的女性形象很早就作为绘画的主要题材,随着时代的变化,中国女性的衣着、发型、生活状态和精神面貌也发生着变化。“文革”是一段特殊的历史,在这场政治风波中,女性形象被束缚在特定的“文革”模式中。相比“文革”时期的英雄化、戏剧化和主题化的女性形象,伤痕美术中的女性形象更侧重对现实生活中普通女性的关注,饱含了人们对已失的残酷青春的追忆,在一定程度上深化了女性的人性价值。把画面的主题扩及到女性,女
北石窟寺165窟因独特的造型艺术而成为我国石窟石雕艺术中的一朵奇葩,在广袤、浑苍的陇东黄土高原上闪烁着璀璨的艺术光华。它作为北魏石雕群星之一,在造型艺术上承汉启唐,气势
近日,从陕西省榆林市获悉,该市将红碱淖湖泊生态环境保护项目列为重点,为其制定“保水、补水、治水、修复”十年规划。被誉为“沙漠明珠”的中国最大沙漠淡水湖红碱淖,由于人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