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审美的方法

来源 :中国校外教育(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omengn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众所周知,美育对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有着至关重要的引导作用。因此,从小学起,教师就应该重视学生对美的定义能力。审美意识和能力是一个学生接受任何教育的前提和基础,这一过程需要时间的浇筑以及教师耐心的培养。针对此提出几点看法,与各位教育工作者一同探讨,以期能够让小学生凭借自身的审美意趣,挖掘美术领域的精妙性。
  【关键词】小学美术 审美能力 审美情境
  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背景下,小学美术迎来机遇的同时也面对着重大的挑战。在以往的教学模式下,美术教师往往只关注学生是否能够按照要求完成布置的任务,而很少关注学生美术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审美能力的培养,长而久之,造成一发不可收拾的局面。实践证明,传统的美术教学模式已经无法适应新时代的形势要求和潮流。教师要不断探索全新的教学方式,转变教学观念,改革和创新教学策略,为小学美术教育发展提供更加广阔的平台。以下针对小学美术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的几点解决方案。
  一、加强对小学美术审美的认识
  所谓审美教育,就是人作为对社会生活中的美的欣赏能力,它包括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教师要明确小学美术教育与发展的审美定位,加强对小学美术审美的认识。小学美术审美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通过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能力来培养一批具有高素质的人才。换句话说,小学美术审美教育就是通过让学生认识美、感受美、鉴赏美来提升学生的审美境界,从而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它不仅能够端正学生的审美情趣,而且能够陶冶情操、净化心灵,促使人们更加热爱美、热爱生活。
  例如,教师在美术的第一堂课,就应该强调学生不仅要接受教師所传授的美术知识,更重要的是提升自身的审美能力,初步形成健康的审美观。美术应该有自己独特的内容和措施,并主动配合学校教育的各项工作安排,构成美育一体的良好教学结构。作为全面发展教育的美育,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最为基础的阶段,是学生感知能力最为敏感的阶段。教师要抓住时机,根据学生的个人特点来进行针对性的教育,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来制定具体明确的教学目标,这也是上好一堂美术课的首要环节。
  二、创设丰富的审美情境
  教师要想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离不开教师对美术教材的研究。过去的教材内容是以传授知识技能为主,培养能力为辅;教学方法是以灌输为主,而如今的美术教材是以人为本,要求教师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和尊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要运用多种方式来创设丰富的审美情境,个别教师在备课时只考虑到自己在课堂上的教学进度,而忽视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真正的教学目标,这样往往得到的效果是微乎其微的。
  例如,教师在探究《谁的鱼最大》这一美术章节时,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方式来吸引学生的兴趣。教师可以利用“大鱼吃小鱼”的游戏作为课堂导入,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理解,也充分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同时科学技术的发展为教学方式的变革提供了平台。教师可以将信息技术融入课堂教学,将教学内容通过动画、声音、文字等多种形式的综合来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中来。让学生在身临其境的情况下发散自己的艺术思维,这样才能促使他们创作出更加有魅力的艺术作品。教师可以在美术教室里张贴一些精美的艺术作品,营造一种良好的艺术氛围,只有感受到浓浓的艺术氛围,才能激发学生感知美、创造美的欲望。
  三、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
  教师要想有效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就要从多方面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美术作品实际上都是由点、线、面、色彩等组成的,虽然每个学生的想法和见解不同,但是经过实践检验和证明的著名美术作品都是应该值得学生学习的。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鉴赏名家作品来感知作品中流露出来的美,完善学生自身的鉴赏能力。除此之外,教师要注重“美”的知识的传授和教育,坚持不懈地促进学生形成美的正确观念。
  例如,教师要通过线条、画面和色彩等教学,让学生理解和认识美,不仅仅要让学生学会欣赏美,也要学会评价美。几乎所有艺术作品都是通过比较来呈现的,教师要注意运用比较的教学方法来让学生发现和感受美。比如通过组织绘画比赛、板报评比等活动来激发学生多多参与活动。然后教师要进行作品的评价,这种评价不仅仅是教师单方面的评价,而且是学生与学生之间与学生自评的综合。通过多方面的讨论和评比能够更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创造欲和参与欲,也能对作品有更深刻的理解和领悟。
  四、结语
  小学美术教育是小学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尤其重要。小学美术教师要想提升教学效率,增强学生审美能力,就要想方设法去探索和实践全新的教学手段,发挥出真正有效的美术手段来为小学美术教育锦上添花。
  参考文献:
  [1]姚利芳.浅谈小学美术课中情感教育的渗透[J].学周刊,2016.
  [2]于疏影.探析小学美术教育中的情感教育作用[J].美术教育研究,2017.
其他文献
电子商务系统的发展演化过程是人们追求方便、自由的过程,其核心是追求一对一的服务本质,其主要特征和优势在于提供更个性化、人性化的服务.表面上,这一系统的发展由企业利益
实习课是职业教育类院校一门主课,实习指导教师要热爱职教事业,要热爱学生,要不断地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成为一名双师型的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加强教学管理,加强巡
【摘要】主要以中小學美术课堂创新教育的实施及设计为重点进行阐述,结合当下中小学美术教育教学现状为依据,首先,分析中小学美术课堂创新教育的必要性,其次,说明中小学美术课堂创新教育存在的问题,最后,从创新理论基础知识教学、创新课外实践教学、创新教学方法三个方面深入阐述并探讨中小学美术课堂创新教育的实施方法,旨意在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资料。  【关键词】中小学美术课堂 创新教育 审美意识  近些年,教育体
【摘要】体育教育模式是一套基于体育教育目标的教学程序,对学生的发展和成长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体育教育模式具有系统性和操作性,能够将体育教学理论课程和体育教学实践课程相连接,有利于提升学生的体能和身体素质。对比国内外体育教育模式能够帮助我们发现国内体育教育模式的问题,能够促进国内体育教育模式的变革,能够让国内体育教学重新焕发生机。  【关键词】国内外体育教育 体育教学模式 对比  体育教学模式是一个
【摘要】美术作为一门艺术类的学科,可以激发学生的情感,所以,在初中美术课程中进行情感教育的渗透具有先天的优势。美术这种艺术活动,可以让学生内心受到触动,联系他们的生活实际经验,触发他们内心中沉淀的情感,让学生的情感和态度达到统一,做到内在的心身和谐一致,从而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提升,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提升。  【关键词】初中美术 情感教育 渗透  在学习和研讨《美术课程标准》时,许多教师认为在美术课
<正>如何维护大脑的健康大脑作为中枢神经系统的一部分,自发育成熟后,大部分组织就不会再生,不像周围神经系统及其它系统器官,自身修复的能力强,我们的血液系统更新的时间快,
世上也许再也没有比种地更能磨炼人的意志的劳作了.机械、单调、重复的动作,从第一个60秒到下一个60秒,再从第一个60分钟到下一个60分钟……始终重复的就是同一个动作,一步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