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与恨的交织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eyuch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
  以《夜莺之歌》这篇文章为例,我认为,准确解读教材,深入钻研文本,要达到以下三步:一、“研”出深度,关注语言表达,感受人物形象;二、 “磨”出高度,抓住情节高潮,感悟人物特点;三、“站”到高处,结合写作背景,感受文本内涵。
  关键词:感受人物形象、感悟人物特点、感受文本内涵
  一、“研”出深度,关注语言表达,感受人物形象
  一般说来,阅读一篇课文要经过四个层面:一是基本内容,即写的是什么;二是思想情感,即表达了什么;三是深刻而丰富的内涵,即体味语言文字背后的东西,四是语言表达,即怎样写的,有什么特点,其表达的作用、效果是怎样的。
  例如,《夜莺之歌》一课,为了让学生体悟“野兽”、“人”背后的情感,我进行了如下设计:
  联系上下文说说,你从哪儿感受到小夜莺的机智勇敢?
  谈谈你的理解。读读吧!
  (1)
  (2) 我们都知道“野兽”指德国鬼子。大家都读读,联系上下文看看从野兽
  这个词中,你除了读出了小夜莺的机智勇敢,还能读出什么?
  学生感悟到:德国鬼子毁灭了小夜莺的家乡,使人们流离失所,所以小夜莺非常恨德国鬼子,所以称德国鬼子为“野兽”,接着,我又引导学生:为了不暴露自己对德国鬼子的恨,小夜莺会怎样回答呢,指名读!
  我趁機追问:野兽指德国鬼子,这里的“人”可能是谁?
  学生感悟到:从“人”字中读出了小夜莺对家人、亲人的爱。我引导学生:如今,这些人都不在了,为了强压住对亲人们的怀念,小夜莺会怎样回答呢?指名读!
  复杂的情感表现出来的是一种不慌不忙,那又是什么支撑着小夜莺的机智勇敢呢?学生感悟到:对敌人的恨使他勇敢,对家人的爱使他机智。这时,我相机板书:机智勇敢、 爱恨交织
  由此看出,这样的解读:一是理解其语句,是一层深一层的。二是多角度,多层面的;即从表象到心理,从感性到理性。三是一举多得,即,理解意思、体悟内涵、体会情感、渗透学法。
  二、“磨”出高度,抓住情节高潮,感悟人物特点
  所谓情节:叙事性文艺作品中以人物为中心的事件演变过程。情节是叙事性文学作品内容构成的要素之一,它是指叙事作品中表现人物之间相互关系的一系列生活事件的发展过程。它是由一系列展示人物性格、表现人物与人物、人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具体事件构成。
  《夜莺之歌》中情节发展的高潮如下:
  “你们听见了吗?”
  “夜莺…!”
  “你没听错吗?”
  “现在你们听见了没有?”
  “一、二、三、四……”
  “三十二个鬼子……”
  “两挺机关枪。”
  “对付得了!”
  “对付得了。”
  “我和斯切潘把他们放过去,等你们开了火,我们在后边阻击。如果我们出了什么事,你们可不要忘了小夜莺……”
  在教学中,我进行了如下尝试:
  首先,(1)指名读。注意引导学生联系当时的情景读准确,让学生自己在下面读一读。越接近包围圈,时间就越紧迫。
  其次,(2)情景朗读:小夜莺到底用歌声传递了哪些信息?
  (学生通过联系上下文知道歌声代表“三十二个敌军,两挺机关枪”等信息)
  同学们,你们看,随着小夜莺和德国兵对埋伏圈的逼近,小夜莺的歌声也是有变化的?由第四次的模模糊糊,到第五次的越来越响,再到第七次的兴致勃勃,那么随着歌声的变化,游击队员接到情报也由歌声模模糊糊时的听不清,再到歌声越来越响能听清时的慢慢数,再到歌声兴致勃勃时的早已数准确,相信游击队员的心情也是有变化的,想象着当时的情景,读出游击队员的心情的变化?自己试试。
  指名读,透过游击队员的对话,读出心情的变化。
  情报传送得如此准确,正是这准确的信息为后面的战斗做好了准备,使游击队员最终能全歼德寇,为了向游击队员准确地传递情报,小夜莺的歌声越来越响,尽管游击队员早已知道了歌声的意思,可他还是兴致勃勃地唱着!你说这是一个怎样的小夜莺?(尽职尽责!)
  小结:透过小夜莺那越来越响的歌声,游击队员已经准确地接收到了情报,我们通过品读游击队员的对话,从侧面描写感受到这是一个尽职尽责的小夜莺!
  他的尽职尽责来源于什么?(对敌寇的恨,对祖国的爱。)
  三、“站”到高处,结合写作背景,感受文本内涵
  要使文本细读不致流于形式、浮于表面,自然需要借助语言史、思想史和文学史的知识和理论把握文本的背景,把文本放在特定的历史文化语境中进行“情境还原”。背景是语言产生意义的原因和前提。
  苏联卫国战争胜利的关键原因是什么?全民皆兵!就连文中小“夜莺”这样的孩子也在战争中成熟起来,虽然战争让他失去了本该拥有的天真、顽皮,但这正是小“夜莺”最值得赞美的地方,他为了国家,为了民族,铤而走险,作出了这样大的牺牲。“夜莺之歌”是引诱敌人、传递情报的歌声,也是消灭敌人后胜利的歌声。战斗胜利了,但战争还没有结束,小“夜莺”又执行新的任务了,这更是一曲英雄的颂歌!
  《夜莺之歌》中,原来这歌声在课文中反复出现了八次,却有着不同的味道。
  在教学中,我是这样展开的:
  出示:
  第一次:夜莺的歌声打破了夏日的沉寂。
  这歌声听了一会儿就又响起来,越来越有劲。
  第二次:孩子学了几声杜鹃叫。
  第三次:孩子有时候学夜莺唱,有时候学杜鹃叫。
  第四次:远处好像有一种什么鸟在叫,随着风吹
  云杉的细碎声模模糊糊地传来。
  第五次:夜莺的歌声越来越响了。
  第六次:夜莺的叫声停止了,接着传来两声杜鹃叫。
  第七次:夜莺还是兴致勃勃地唱着。
  第八次:从孩子的嘴里飞出婉转的夜莺的歌声。
  歌声的变化,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这歌声就像一根线,把故事串联起来,本文的题目《夜莺之歌》就是本文的线索,这也是作者布局谋篇的一个非常独特的表达方式。在学习这篇文章时,我们正是抓住了文章的这条线索,通过联系上下文,透过这独特的表达方式,我们读出了小夜莺勇敢机智、沉着冷静、尽职尽责!
  夜莺之歌,究竟是怎样的歌?
  (勇敢、正义、胜利、爱国之歌)
  听!歌声又想起来了!
  (音乐想起)
  这是苏联卫国战争中最著名的歌曲《莫斯科保卫战》,六七十年前的画面,随着时光的流逝,可能会在记忆中渐渐消逝,但《夜莺之歌》却让我们久久难以忘怀!
  文体教学研究是一个没有终点的研究。在今后的阅读教学研究中,我将立足文体特点进行阅读教学,以一个学习者的身份,和字面上的文本及文本的作者认真对话,静心凝神地加以研读,与文本的主体——作者达成心灵的共识,形成思维的共鸣,做好解读文本的第一人。
其他文献
摘要:新课程改革理念要求教师认真学习课程内容,对新课程内容进行认真地研究、分析、融合,渗透“教学做合一”理念,以实现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那么如何实践“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解决地理问题能力,是新课程的基本要求,也是教师们在教学中要完成的转变。本人参加中陶会“教学做合一”课程展示活动,对此有所认识与感触,借鉴名师及组内老教师的见解,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浅谈在实践“教学做合一”理念过程中的可
期刊
摘要:教学是师生双边活动的动态过程,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在教学过程中,在一个有效的师生互动过程中,行为、情感、认知的互動是密不可分的。单纯的认知互动并不能促进学生高层次思维的发展,只有以积极的情感互动和高层次的认知互动为核心的学习方式,才能促进学生包括高层次思维在内的全面素质的提高。  关键词:数学课堂 师生互动 有效性  师生互动指师生双方或学生之间在教学过程中相互交流思想和
期刊
【摘要】口语交际是人们最基本、最经常的交流活动,更是现代人必备的素质之一。初中阶段是学生学习语言的最佳时期,是学生口语表达能力提高的关键时期。然而当前农村不少初中生听力不尽人意,说话口讷语塞。本文从农村初中语文的口语教学现状进行分析,指出农村口语交际教学的困境,结合口语交际应遵循的教学特点,提出有效的口语交际教学策略。  【关键词】 农村初中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现状 口语交际教学特点 教学策略  一、
期刊
英语新教材为初中英语教学提供更加广阔的空间和舞台。英语教师如何面对新教材,如何面对学生。增强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而且还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这些问题都摆在我们英语教师面前。因此要勇于去探索,去实践。以下是作者对英语新教材的观点和应注意的方面。  一、(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兴趣是一个人学习的动力。托尔斯泰也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近几
期刊
我是小学教师,在偏僻、高寒的少数民族山区工作,在实际工作中体会到。小学语文教学是学语文与认识事物的有机结合,学语文就得发展语言,认识事物发展思维,这是不容怀疑的。从教学过程来看,教学过程的本质是个认识过程,是学生认识世界及其发展的过程,学生由不知到知,由知到会用,其认识的两次飞跃关键是思考的作用,没有思考的学习,算不上真正的学习。因此,教会学生思考,对于提高学生认识事物的能力至关重要。学生学会思考
期刊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人们对语文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要充满美感。如何形成美的语言,发挥教学语言的感染作用,以获得最佳教学效果?下面从两个方面论语文教师课堂教学的语言美。  一、美的教学语言的作用  教师在教学中总是以语言为手段来传授知识,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并引导他们迅速进入理性的思考,继而获得领悟。因此,课堂教学效果的好坏,教师的语言艺术往往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期刊
现代学徒制是一种“招工即招生、入企即入校、企业与技工院校双师联合培养”的技能人才培养新模式,由对口企业和合作的技工院校联合招工、招生,根据企业技能岗位的实际需要,校企双方共同设计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专业的教学标准。更通俗地说,就是招工招生合二为一,企业录用的技术工人有了双重身份,既是学徒又是学生,毕业即就业上岗。这种模式是传统学徒制融入了学校教育因素的一种职业教育,是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不断深化的一种新
期刊
一、前言  小班刚开园的第一个月是很困难的一个时期,每个孩子或多或少都有一些哭闹现象。但是,唯独有一个小女孩让我印象深刻,她没有一丝不开心。入园的第一天,她高兴地站在门口,还微笑着对我说:“老师好!”。她就是豆豆,特别聪明乖巧,天真爱笑,是我们老师的好帮手。经常给我们带来欢乐,我们都把她当成开心果。  二、问题呈现  2015年5月的一天,忽然听到门外一阵撕心裂肺哭声,走出来一看竟然是豆豆。媽妈正
期刊
【摘 要】良好的学习习惯,能让学生顺利地按照既定要求完成学习任务,可以大大提升学习效率。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应该把学生良好的习惯养成,作为体育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本人从事小学体育教学多年,对小学体育教学中学生的养成教育给予了足够重视和探究,特别是对“双语班”学生的养成教育更是付诸了很多心血。实践表明,当学生的良好习惯逐渐养成后,学生自身先前存在的诸多问题和不足也就会迎刃而解,学习成绩也就自然稳步得到了
期刊
作为新世纪小学班主任,肩负着培养适应本世纪所需的各种人才,要讲究教学艺术,要有现代教育理念,认识到自己所担负的重要责任。只要我们认真学习,用班主任的智慧和爱启迪学生,运用科学的管理体制管好自己的班级,一定能建立一个优良的班集体。根据我这二十年的班主任工作经验,谈谈如何在新时期做好班主任工作。  一、班主任要提高自身素质,以师德感化学生  班主任的素质直接关系到素质教育的成败,作为新时期班主任应提高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