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静脉窦血栓形成的磁共振诊断探讨

来源 :中国实用医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j978163co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脑静脉血栓形成的磁共振表现以及诊断价值.方法 16例脑静脉血栓形成病人,应用SE序列的MRI平扫和增强扫描,16例病人均有MRI平扫,其中11例病人有平扫加增强扫描;12例病人加有MR三维时间飞跃序列(MRV 3D TOF扫描).探讨磁共振对脑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像表现.结果 16例患者中仅有1例MRI常规平扫未见异常,15例显示局部静脉窦内见血栓信号;病变发生在横窦乙状窦2例,直窦i例,上矢状窦3例,上矢状窦、横窦乙状窦9例.13例病人显示脑部缺血水肿病变,4例脑部还有出血病变,2例病人有脑积水.12例病人行MRV 3D TOF扫描,全部有阳性发现,表现为静脉窦闭塞或充盈缺损,9例有较明显侧支循环血管形成.结论 磁共振能明确显示脑静脉血栓形成的位置、分布、程度等,对脑静脉血栓的形成有很大诊断价值。

其他文献
食管瘘传统的治疗仍以手术为主,但由于创伤大,并发症多至今仍是外科棘手的问题[1].我院胃镜室自2004年11月至今采用胃镜下注射生物蛋白胶(安可胶)填塞成功地治疗了食管-颈部瘘、食管-纵隔胸腔瘘、先天性食管-左支气管瘘3例.现报道如下……
期刊
1987年,Hachinski应用脑白质疏松症(LA)一词来描述皮质下脑白质的异常CT表现[1],表现为边界不清的双侧斑片或弥漫性密度减低区,仅限于脑室周围或扩展至半卵圆中心.而在MRI T2加强像和液体衰减翻转恢复系列上,表现为脑室周围的高信号环或皮质下多发性的点状或斑片状,部分融合或融合性区域.在一些文献上,这种与脑梗死不同的影像学改变也称作白质高信号或白质损害。
期刊
蛛网膜下腔出血(SAH)通常为脑底部动脉瘤或脑动静脉畸形破裂,血液直接流入蛛网膜下腔所致[1].其典型临床表现为突发剧烈头痛,伴恶心、呕吐、脑膜刺激征,并可伴有相应部位的神经损害症状、体征,严重者甚至可以危及生命。
期刊
目的 研究高频环形电切术(HFLEEP)、BPM光疗、微波三种方法治疗宫颈疾病的前瞻性、有效性及并发症.方法 ,将274年宫颈疾病的患者自愿选择其一治疗方法,分三组:HFLEEP组103例、BPM光疗组97例、微波组74例,三种方法治疗后,观察手术时间、术中反应、术后恢复情况、治愈率.结果 HFLEEP组103例,术后一次性治愈98.1%;对照组BPM光组97例,一次性治愈91.8%.微波组74例
目的 观察心肌梗死恢复期患者在症状限制性运动试验和运动训练期后心肌钙蛋白Ⅰ的变化.方法 20例心肌梗死恢复期中度心力衰竭患者与15例轻度心力衰竭患者及10例无心力衰竭受试者进行对比观察,他们均进行了症状限制性运动试验和单期运动训练(达最大心率的80%以上,持续时间30 min),分别测定其基础肌钙蛋白(CTNI)值、症状限制性试验后和运动训练后1~5 h时的CTNI值.结果 症状限制性运动试验后,
目的 探讨微量泵在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心衰)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及作用.方法 采用微量泵注射硝普钠、多巴胺治疗54例慢性心衰患者,替代传统的手工操作方法.结果 微量泵入硝普钠、多巴胺联合治疗慢性心衰疗效较好,避免了加重心脏负荷,治疗中未见不良反应发生,总有效率77.78%.结论 微量泵操作简单、精确、微量、恒定、安全,有较好的血流动力学和临床效果,明显优于手工操作调节法。
乳腺癌是妇女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在美国和欧洲仅次于肺癌.现代手术和放疗仅对局限于乳腺范围内的肿瘤疗效较好,然而大多数乳癌在被发现时已有区域淋巴结和远处转移,其病死率高达50%,因此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足降低乳腺癌死亡率的关键。
期刊
目的 探讨两种喂养方式对极低出生体重儿(VLBWI)生长发育及喂养并发症的影响. 方法 将76例VLBWI患儿随机分成2组,A组:36例早期经口微量喂养组;B组:40例早期予以胃管喂养组.比较两组喂养不耐受发生情况、恢复出生体重时间、迭全口喂养时间、平均日增长克数、黄疸持续时间、胎粪完全排出时间、住院天数及并发症等. 结果 与B组比较,A组达全口喂养时间、黄疸持续时间、胎粪完全排出时间、住院天数均
儿童颈淋巴结肿大病因很多,通过临床详细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绝大部分能够诊断,但仍有少数患儿诊断不明,需做淋巴结活检明确诊断。
期刊
目的 探讨磁共振成像(MRI)联合3D-CE-MRA在布-加综合征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治疗的布-加综合征惠者资料14例,术前均经MRI常规检查及三期增强扫描并行3D-CE-MRA重建,复习布-加综合征在MRI及3D-CE-MRA上的影像学表现并和手术作对照.结果 14例中,单纯肝后段下腔静脉狭窄2例,单纯主肝静脉狭窄1例,肝后段下腔静脉合并主肝静脉狭窄11例,肝内侧支循环11例,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