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先裁定的税法解释属性之证成

来源 :税收经济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qzhen19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加快税收征管法修订进程,拟引入税收事先裁定这一有助于提升税法适用的确定性的重要制度,它不仅可以帮助纳税人防范税收违法风险,而且可以帮助税务机关发现税法体系存在的漏洞、继而完善和改进税收法律规范.明确事先裁定的法律性质,可以为相关理论的建构及其制度的设计奠定基础.事先裁定能够促进税法适用的统一性和明确性,而有关法律解释的诸种方法,则可以证成事先裁定所具有的税法解释属性:事先裁定作为一种税法解释的工具,是税务机关行使税收征管权的具体体现.在税法规范缺失或不尽明晰的情况下,税务部门可能会就复杂事实的适用创制更加具体细致的规范.因此,明确事先裁定具有税法解释的属性,是构建税收事先裁定制度的重要理论基础.
其他文献
我国中小型水利工程大多修建于上世纪70年代,很难满足水利工程现代化与安全性要求.针对浙江省湖州市田家湾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提出现阶段田家湾水库溢洪道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对溢洪道实施多点安全监测,引入数据挖掘技术,并研究其在水利工程安全性分析中的应用可行性.同时基于聚类分析法,对溢洪道监测点进行合理分级与安全评价.研究成果可为解决我国老旧水利工程除险加固工程的实施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
数字经济发展既有积极效应,也存在不利影响.税收制度是影响数字经济活动主体行为,也是影响数字经济发展结果的重要因素.从制度的一般性功能看,现行税收制度与数字经济发展的不适应不仅表现在税制要素的不确定性增加弱化了数字经济的预期功能,而且还表现为提供激励不足,以及没有发挥好应有的外部性问题内部化功能.为促进我国数字经济健康发展,应该加快数字经济相关的税收立法,强化以信息化技术为支撑的协同税收征管,进一步完善税收优惠政策,对部分数字企业加征矫正性超额垄断利润税.
内容提要:当前,我国对包税条款效力问题进行法律分析的学术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司法实践中对包税条款作出效力判定的说理路径也并不统一.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各级司法行政机关对包税条款法律性质、法律效力等问题的判断,均尚未达成一致认识,此种现象不利于我国司法审判同质化建设目标的实现.为破解这一困境,司法机关尊重当事人自由意志为原则,尽可能维护包税条款效力;根据不同税种的课税方式、课税目的、课税对象等特点,分析相应包税条款对国家税收收入的影响;对于是否涉及意思表示错误等效力瑕疵情形,则需视个案情况具体判断,不得一概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