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优化小学数学教学

来源 :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j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逐渐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并进行广泛应用的过程。针对小学生天真、活泼、好动的特点,小学数学要用人性化方法,培养孩子们学习数学的兴趣,让他们在兴趣中寻找知识,在知识中不断成长,所以要想使学生能不断地进步和发展,本文以我的教学经验来谈如何优化小学数学教学设计来提高教学效率。
  小学数学教学,有着其内在的规律和特点,我感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努力优化课堂教学是非常必要的,这是小学教学适应学生特点,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客观要求,也是顺利实现教与学相统一的必由之路。那么,应该怎样去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呢?
  一、教学观念要现代化坚持与时俱进
  实践证明:教学观念直接影响课堂教学效率,教学观念不解决,再好的教材,再完善的教学方法,使用起来也会“走样”。
  传统的教学观认为:教学就是教师教,学生学,教师讲,把学生当作消极、被动地接受知识的容器。现代的教学观认为:教学就是教师有效、合理地组织学生的学习活动,使所有的学生都能学好,学得主动、生动活泼。要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必须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建立符合现代教学观的崭新体系,努力做到“五个转变”和确立“四种教学观”。
  二、数学教学目标要明确
  教学目标是教学大纲的具体化,是教材所包含的知识因素和能力训练的具体要求,是评估教学质量的依据。教学目标决定着教学活动的方向,决定着教学内容、方法、途径的选择,决定着教学效率的提高。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如果目标制定明确,便能发挥如下功能:对指引师生的教与学,有定向功能;对教改程序的有效进行,有控制功能;对知识与能力的双向发展,有协调功能;对减轻学生因题海战术而盲目训练所造成的负担,有效率功能;对教改工作的科学评价和管理,有竞争功能;对统一标准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有稳定功能。
  三、教学方法必须科学化
  教学方法是师生为达到教学目的、实现教学目标而相互结合的活动方式,其中包括教师的教法和学生的学法,而学生的学法实际上是教师指导下的学习方法。
  教法制约学法,并给课堂教学效率带来重要影响。因此,教师选择教学方法要科学、合理,注意体现如下四个原则:启发性原则、生动性原则、自主性原则和因材施教原则。启发性原则是指方法要善于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启发学生积极思维;生动性原则是指方法要富有艺术性,具有强烈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自主性原则是指方法要让学生主动参与,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材施教原则是指方法要处理好全体和个别的关系。
  课堂教学方法多种多样,不同的内容、不同的课型,教法就不同。目前,一 节课中只采用一种教法的极少,同时单一地运用某一教法,也不利于学生智能的发展。因此,在数学教学中要将各种教法进行最佳组合,做到灵活多樣、富有情趣,具有实效,并能体现时代的特点和教者的风格。只有这样才能使教学方法科学化,提高教学效率。
  四、教学手段尽量多样化
  教学手段是实现教学目标的主要措施。传统的数学教学,从概念到概念,教师单靠粉笔和黑板讲解,势必影响大面积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和学生的素质提高。因此,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必须注意教学手段的多样化。
  多媒体教学体现了教学手段的多样化。因为它合理地继承了传统的教学媒体(如课本、教师课堂语言、板书、卡片、小黑板等),恰当地引进了现代化教学媒体(如幻灯、投影、录音、电视、磁性黑板、电脑图象等),使二者综合设计、有机结合,既能准确地传导信息,又能及时地反馈调节,构成优化组合的媒体群。
  这样能使学生视、听触角同时并用,吸收率高,获得的知识灵活、扎实,从而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五、课堂结构高效化
  现代教学论认为:应变“教”的课堂结构为“学”的课堂结构,变课堂为学堂。据报载,美国中小学校的许多教师每节课只讲10分钟,剩下的时间让学生相互交流、提问、消化,教师引导、释疑、解惑。无独有偶,国内已有很多学校要求教师一节课最多只讲15分钟,其余的时间让学生“自由选择”,教学效果也很不错。不同的课型有各自的基本结构模式,同一课型的结构模式,也会因教学指导思想的不同、客观教学条件的变化而变化。
  课堂结构高效化并不一定是大容量、快节奏和高要求,一个有活力的、高效化的课堂结构,必须具备如下六个因素:构成一个“环环紧扣、层层入深、步步有新、相互促进”的有机整体;教师对教学内容的处理与学生原有的认识结构相适应;学生主动、积极参与的程度;学生当堂练习的数量和质量;课堂信息反馈畅通的程度,能否做到及时反愧及时调节;充分有效地利用课堂教学时间。
  六、基本训练序列化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一条成功的经验是加强双基(基础知识教学、基本能力训练),什么时候加强双基,教学质量就高;什么时候削弱双基,教学质量就下降。加强基本能力的训练应注意如下问题:①首先应确定哪些是基本训练的内容,然后根据各年级的教学要求,由浅入深地安排,形成一个符合小学数学特点和儿童特点的基本训练序列;②训练的时间多长,数量多少,都要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来确定,以便在不增加学生学习时间的条件下,取得最好的训练效果;③习题的编排应做到低起点、小步子、快节奏、大容量,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成功的喜悦;④应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精心选编习题。例如:为引人新课,选编知识衔接题;为巩固概念,选编基础变式题;为纠正差错,选编判断题、选择题;为拓宽思路,选编多变、多解题,等等,从而实现训练目标。
其他文献
摘要:新课改实施以来,由于学生个体差异、教材内容的加深、教学要求的提高、学习方法的改变等原因,学困生却越来越多;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激发“学困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树立“学困生”正确的学习信念,有效的激发“学困生”内在的潜能,是初中物理教学成功的重要标志。  关健词:激发 学困生 兴趣 教学质量  所谓的“学困生”就是在班上学习较差、进步很慢的学生。面对这样的学生,教师肩上的担子很重,转化“学
摘要:如何在政治课教学中贯彻新课程的理念,适应新课改需要,转变角色,有效地开展政治教学,把政治课上得更生动一些、更鲜活一些,是摆在每一位一线教师面前的难题。  如何在政治课教学中贯彻新课程的理念,适应新课改需要,转变角色,有效地开展政治教学,把政治课上得更生动一些、更鲜活一些,是摆在每一位一线教师面前的难题。笔者从教学过程中主客体关系及相互作用的角度出发,提出如下课堂教学策略,供大家参考:  一、
一、初中政治课堂教学的基本状况  初中政治教育全面实施新课程的计划,这是我国基础教育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是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具体行动。新课改对初中政治基础课堂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由过去课堂教学主要是教师的“教”转向学生的“学”;由过去注重“双基”和“学科能力”目标落实,向既注重“双基”和“能力”的形成,也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情感态度的发展转变。为全面实施初中政治课的素质教育,培
21世纪以来,我国养猪业得到快速的发展,纷纷建立大型的集约化仔猪养殖基地,使得养猪行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随着集约化仔猪养殖基地的迅速发展,科学养猪已成为一种流行
摘要:本文讨论在新课程教学中如何通过改变教师的课堂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方式,用“情感”创新教学开道,为学生创造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空间,创设民主、和谐、宽松的教学氛围。  关键词:新课程数学课堂教学  走进新课程,感受新课改,传统单一的“填鸭式”课堂教学模式已不适应新时代的要求,新课程、新教材对课堂教学方式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要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新课堂应该为学生搭建展现自我体现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