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受邀作为《汇聚善的力量:实践与探索》一书的编委,我承担了两项具体任务,一是精选重庆市慈善总会成立20余年的大事记,二是从市慈善总会网站、华龙公益网“巴渝慈善文学”栏目中选用几首诗编辑入书,时间大致就只有不到一周时间。本书编辑秦川给我来电话说,书的其他内容都编辑完就等《重庆慈善大事记》和诗歌作品了。这让我感到一头雾水,且内心焦急。即刻向总会领导报告,领导回答很简洁,“任务就交给你,抓紧点!”
我拿到新书,翻开书本“诗词歌赋 美善颂扬诗八首”这一辑,我现在从两个方面就我选择的8首诗歌作品作一简评。
一、对书中选择8首诗的总体评价。
对于慈善(公益)诗歌的创作,重庆慈善应该算是走在前面的。慈善诗歌是什么,相关词汇在百度、搜狐等搜索引擎暂时还搜不到。我想,顾名思义,慈善诗歌就是指以诗歌这种文学体裁赞美慈善(公益)的诗歌作品,包括以诗歌(词)体裁赞美慈善理念、慈善行为、慈善故事、慈善人物、慈善爱心等诗词类文学作品。在《汇聚善的力量》这本书里,诗歌欄目的标题是《诗词歌赋 美善颂扬》,栏目所选用的8首诗,是从重庆市慈善总会官方网站,华龙公益网巴渝慈善文学栏目,重庆政协报《重庆慈善之窗》及《重庆慈善》杂志巴渝慈善文学栏目中选择出来的,这8首诗代表了不同的写作风格,总体而言,这8首诗歌作品蕴含慈善元素,各具特色,饱含对慈善事业的褒扬和真挚感情;诗歌格调明亮高亢、通俗易懂,对大众认知慈善具有一定的引导作用。
二、对这8首诗的点评。
孙滨诗作《慈善信托的重庆乐章》是对2017年10月重庆市慈善总会与新华信托创设首单慈善信托的赞誉。诗中充满了对“慈善信托”在重庆落地的喜悦之情,有种喜添贵子的兴奋和感动。诗句说:“慈善与信托混血/公益信托添新丁/产出新时代慈善骄子:/慈善的头脑,/信托的翅膀,/金融的血液,/市场的功能,/现代管理的品格,/倍增的能量,/扶贫济困的新锐。”《慈善法》已明确慈善(公益)信托是慈善的新举措或新路子,全国各地都在尝试或试点做慈善信托,但如何做或如何做大做强,的确在理论和实践过程中还有许多值得学习、探索、借鉴的东西。而重庆市慈善总会与新华信托创设了首单慈善信托,这是值得庆幸的好事。诗中结尾写道:“与国际接轨,/开拓慈善新境界,/唤起众生千百万,聚集几多善源,天下共凉热。”可见,作者对慈善信托寄予了厚望,他希望慈善信托这种新生事物会将慈善的功能发挥到极致,达到“人人慈善”,“天下共凉热”的终极目标。
绍仑诗作《慈善心愿》是他从事十年慈善工作的内心感悟,他认为,一个人要从善,必须首先是心要善,一个心不诚不善的人,所做的一切都是一种伪善。诗一开头就说:“慈善之心是颗赤诚之心/融天地灵气聚福德缘分/善心始于人类的同情心/具有同情心是善之根本”,对善的理解,诗中这样说:“有善之爱才是真正的爱/无善之爱是虚伪的陷阱”。真正的慈善一定是具有真爱,是要履行善的承诺的,而那些诈捐或骗捐其实就是陷阱。对爱的赞誉,诗中这样写道:“爱的天空蔚蓝大地葱绿/爱的世界和谐之树常青/施与舍就是善心的表述/心胸宽阔仁慈能济沧海”。绍仑的这首24行诗,每一行诗都谈的是慈善与爱心,以及施善的高尚与乐趣,最后两行诗是这样写的,“人人慈善传递人间大爱/大爱国度呈现蓬勃新春”,可见,诗所要表达的就是赞美慈善、歌颂仁爱,传扬和谐与真诚,“只要心中充满着爱,世界将是美好的人间”。
张长荣诗作《为你撷取一片阳光》是一首很优美的诗,作者将慈善喻为阳光,送你一份慈善爱心,其实就是送你一份慈善的阳光。本书编者,在诗八首之前写了简短按语:“轻轻的我来了/垫脚伸手,从天边/为你撷取一片阳光”,这短短的三两行诗句,便把慈善的美好形象地表达了出来,慈善本身是大爱的行为,而文学特别是诗歌体裁,则是表现大爱、讴歌大爱、倡导大爱的最美好的样式。这个世界上,总是有着很多的人、企业、机构就像阳光一样温暖,还不忘为他人撷取一片阳光——
“轻轻的我来了/垫脚伸手,从天边/为你撷取一片阳光/用彩虹做线,用爱心为剪/裁缝成五彩华服/遮挡贫穷带来的寒意/孤独的人生充满爱与温暖”,撷取一片阳光,再用彩虹做线,用爱心为剪,裁制一件五彩华服,这华服就能遮风挡雨了。显然,这是对慈善具有深刻的感悟才会写出这样的诗句的。将慈善理解为一片阳光,这显然是一种升华,因为慈善与阳光都能对人类表达慈意,都能为人类送去温暖的。
胡雁冰近两年来写了不少褒扬慈善精神的诗歌,得到市慈善总会领导和同事们的认可,他也成为市慈善总会巴渝慈善文学栏目的特约撰稿人之一。胡雁冰诗作《慈善为人人》是为宣传“人人慈善”理念而作,14行诗句,语言朴实无华、通俗易懂、具有感召力,“慈善是鱼/能解饥饿,能供养分/慈善是渔/能挖穷根,能脱困境”诗句在这里传递出两个概念,慈善是鱼,也是渔。鱼是可以直接救济贫困,解决饥饿,即救人于危难中;另,慈善也是渔,即不仅解饥饿,而且还是会帮助困难群众摆脱贫困的方法,从根上解除贫困和穷根。这几句诗行,体现了重庆市慈善总会刘光磊会长所倡导的“慈善予鱼不如予渔”的丰富思想内涵。“架慈桥,通善路/结善缘,汇慈心/施恩不言有人继/受恩不忘馈众人”,这几句诗,传递了慈善的感恩与回报的精神,即受人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赠人玫瑰,手留余香。最后4诗句诗,精辟地阐述了“人人慈善”理念,并上升到一定的理想高度,“人人为慈善/和谐链条不会断/慈善为人人/幸福中国更太平”。慈善兴盛繁荣之时,正是“幸福中国更太平”之时。
彭广文是石柱县慈善会常务副会长,原任中共石柱县委宣传部部长,重庆市作家协会会员,由于彭广文曾经的多重身份,其慈善诗作,得到作家圈和慈善业界人士普遍认同。彭广文诗作《慈善 互联网》,标题就标新立异,一般概念是“互联网 慈善”,而彭广文诗的标题将主和次倒了过来。其实,倒过来才是客观事实。互联网虽高大上,但充其量还是人所掌握的工具、手段而已。诗作《慈善 互联网》开头很新颖,“慈善
我拿到新书,翻开书本“诗词歌赋 美善颂扬诗八首”这一辑,我现在从两个方面就我选择的8首诗歌作品作一简评。
一、对书中选择8首诗的总体评价。
对于慈善(公益)诗歌的创作,重庆慈善应该算是走在前面的。慈善诗歌是什么,相关词汇在百度、搜狐等搜索引擎暂时还搜不到。我想,顾名思义,慈善诗歌就是指以诗歌这种文学体裁赞美慈善(公益)的诗歌作品,包括以诗歌(词)体裁赞美慈善理念、慈善行为、慈善故事、慈善人物、慈善爱心等诗词类文学作品。在《汇聚善的力量》这本书里,诗歌欄目的标题是《诗词歌赋 美善颂扬》,栏目所选用的8首诗,是从重庆市慈善总会官方网站,华龙公益网巴渝慈善文学栏目,重庆政协报《重庆慈善之窗》及《重庆慈善》杂志巴渝慈善文学栏目中选择出来的,这8首诗代表了不同的写作风格,总体而言,这8首诗歌作品蕴含慈善元素,各具特色,饱含对慈善事业的褒扬和真挚感情;诗歌格调明亮高亢、通俗易懂,对大众认知慈善具有一定的引导作用。
二、对这8首诗的点评。
孙滨诗作《慈善信托的重庆乐章》是对2017年10月重庆市慈善总会与新华信托创设首单慈善信托的赞誉。诗中充满了对“慈善信托”在重庆落地的喜悦之情,有种喜添贵子的兴奋和感动。诗句说:“慈善与信托混血/公益信托添新丁/产出新时代慈善骄子:/慈善的头脑,/信托的翅膀,/金融的血液,/市场的功能,/现代管理的品格,/倍增的能量,/扶贫济困的新锐。”《慈善法》已明确慈善(公益)信托是慈善的新举措或新路子,全国各地都在尝试或试点做慈善信托,但如何做或如何做大做强,的确在理论和实践过程中还有许多值得学习、探索、借鉴的东西。而重庆市慈善总会与新华信托创设了首单慈善信托,这是值得庆幸的好事。诗中结尾写道:“与国际接轨,/开拓慈善新境界,/唤起众生千百万,聚集几多善源,天下共凉热。”可见,作者对慈善信托寄予了厚望,他希望慈善信托这种新生事物会将慈善的功能发挥到极致,达到“人人慈善”,“天下共凉热”的终极目标。
绍仑诗作《慈善心愿》是他从事十年慈善工作的内心感悟,他认为,一个人要从善,必须首先是心要善,一个心不诚不善的人,所做的一切都是一种伪善。诗一开头就说:“慈善之心是颗赤诚之心/融天地灵气聚福德缘分/善心始于人类的同情心/具有同情心是善之根本”,对善的理解,诗中这样说:“有善之爱才是真正的爱/无善之爱是虚伪的陷阱”。真正的慈善一定是具有真爱,是要履行善的承诺的,而那些诈捐或骗捐其实就是陷阱。对爱的赞誉,诗中这样写道:“爱的天空蔚蓝大地葱绿/爱的世界和谐之树常青/施与舍就是善心的表述/心胸宽阔仁慈能济沧海”。绍仑的这首24行诗,每一行诗都谈的是慈善与爱心,以及施善的高尚与乐趣,最后两行诗是这样写的,“人人慈善传递人间大爱/大爱国度呈现蓬勃新春”,可见,诗所要表达的就是赞美慈善、歌颂仁爱,传扬和谐与真诚,“只要心中充满着爱,世界将是美好的人间”。
张长荣诗作《为你撷取一片阳光》是一首很优美的诗,作者将慈善喻为阳光,送你一份慈善爱心,其实就是送你一份慈善的阳光。本书编者,在诗八首之前写了简短按语:“轻轻的我来了/垫脚伸手,从天边/为你撷取一片阳光”,这短短的三两行诗句,便把慈善的美好形象地表达了出来,慈善本身是大爱的行为,而文学特别是诗歌体裁,则是表现大爱、讴歌大爱、倡导大爱的最美好的样式。这个世界上,总是有着很多的人、企业、机构就像阳光一样温暖,还不忘为他人撷取一片阳光——
“轻轻的我来了/垫脚伸手,从天边/为你撷取一片阳光/用彩虹做线,用爱心为剪/裁缝成五彩华服/遮挡贫穷带来的寒意/孤独的人生充满爱与温暖”,撷取一片阳光,再用彩虹做线,用爱心为剪,裁制一件五彩华服,这华服就能遮风挡雨了。显然,这是对慈善具有深刻的感悟才会写出这样的诗句的。将慈善理解为一片阳光,这显然是一种升华,因为慈善与阳光都能对人类表达慈意,都能为人类送去温暖的。
胡雁冰近两年来写了不少褒扬慈善精神的诗歌,得到市慈善总会领导和同事们的认可,他也成为市慈善总会巴渝慈善文学栏目的特约撰稿人之一。胡雁冰诗作《慈善为人人》是为宣传“人人慈善”理念而作,14行诗句,语言朴实无华、通俗易懂、具有感召力,“慈善是鱼/能解饥饿,能供养分/慈善是渔/能挖穷根,能脱困境”诗句在这里传递出两个概念,慈善是鱼,也是渔。鱼是可以直接救济贫困,解决饥饿,即救人于危难中;另,慈善也是渔,即不仅解饥饿,而且还是会帮助困难群众摆脱贫困的方法,从根上解除贫困和穷根。这几句诗行,体现了重庆市慈善总会刘光磊会长所倡导的“慈善予鱼不如予渔”的丰富思想内涵。“架慈桥,通善路/结善缘,汇慈心/施恩不言有人继/受恩不忘馈众人”,这几句诗,传递了慈善的感恩与回报的精神,即受人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赠人玫瑰,手留余香。最后4诗句诗,精辟地阐述了“人人慈善”理念,并上升到一定的理想高度,“人人为慈善/和谐链条不会断/慈善为人人/幸福中国更太平”。慈善兴盛繁荣之时,正是“幸福中国更太平”之时。
彭广文是石柱县慈善会常务副会长,原任中共石柱县委宣传部部长,重庆市作家协会会员,由于彭广文曾经的多重身份,其慈善诗作,得到作家圈和慈善业界人士普遍认同。彭广文诗作《慈善 互联网》,标题就标新立异,一般概念是“互联网 慈善”,而彭广文诗的标题将主和次倒了过来。其实,倒过来才是客观事实。互联网虽高大上,但充其量还是人所掌握的工具、手段而已。诗作《慈善 互联网》开头很新颖,“慈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