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临床实习工作是整个医学教育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学校教育的延伸,是专业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关键,是培养护理实习生独立工作能力、综合动手能力的第一步。临床实习的目的就是将医学基础理论与临床实践能力融为一体,实习效果直接影响将来医疗水平好坏。如何在新的形势下严把实习质量关,是我们医学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重要课题,它关系到医学事业的兴衰。
我院是一所综合性医院,同时也是大中专院校的实习基地,每年接收大量实习生,如何做好带教管理工作,不断提高临床实习质量,是我们不断探索和完善的重要课题,现将我院的管理思路和具体做法总结如下。
对实习生进行岗前培训
护士礼仪规范:①语言:见面问候习惯使用“您好”等称呼病人,在进行各项操作时,“请”字开头,“谢”字结尾,柔和,音量以能听清楚为准。②仪表:着淡妆,端庄大方,佩戴名签,工作衣、裤整洁,扣子系齐,燕帽端正,前发不过眉,后发不过肩,穿软底平跟鞋,穿凉鞋要穿肉色袜子,不佩戴手饰,不留长指甲,染指甲。
护理规章制度与职业道德:医疗护理规章制度及操作规范,都是以病人服务为中心,以医德为基础,组织实习生学习医院各项规章制度,严格规章制度及操作技能规范,保证护理工作安全,养成自觉遵守纪律的习惯,营造一个拥有高度责任心、热爱护理专业、时刻以病人为重,服务周到热情的思想氛围。积极培养她们具有高尚的护理职业道德。护理职业道德是在一般社会道德基础上,根据护理专业的性质、任务,以及护理岗位对人类健康所承担的社会义务和责任,对护理工作者提出的护理职业道德标准和护士行为规范。职业道德信念有发自内心的履行“救死扶伤,实行革命人道主义”的真诚信念和道德责任,以对病人高度负责为最高道德准则而制定的,因此要求实习生必须遵守,并将各项规章制度切实落到实处,加以加强科学管理,才能为他们在今后的实习和工作中在思想上打下坚实基础。
法律意识与护理安全: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医学科学的飞速发展、卫生法律的不断完善,人们的法制观念日益增强,护理人员掌握相关的法律知识在保护护患双方,减少护理纠纷方面显得愈加重要[1]。组织实习生学习《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和相关的医疗卫生管理法律、法规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等,学习关于医疗护理方面的案例,强化法制观念和自我防范意识,并将掌握的法律知识应用于工作中,用法律手段维护护患双方的合法权益,维护医院的正当权益。任何护理操作都要在带教老师监督指导下进行,明确护理文书的记录具有原始性、科学性、完整性、法律性、准确性、及时性等特点,并且,懂得做好各项护理记录,不仅看成是自己工作的需要,还要看到它作为证据的重要性。只有这样才能减少或杜绝差错事故发生,带给患者安全,留给自己平安。
临床实习中的培训
应用目标教学提高护理质量。将目标教学具体化,制定完善的培训计划[2]。对实习生我们重视基础知识,强调基本技能的培养。实习科室的护士长每年制定带教实习生的计划,包括基础护理、基本技能、专科疾病护理、专科技能,指定主讲人和带教老师,使实习生在实习期间实现了理论知识向实际工作能力的转化。在实习过程中对实习生的带教由易到难,由基础到专科逐步强化地训练,提高了实习生对护理操作的兴趣,增强了动手能力,为将来从事临床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注重带教老师的选拔,强化带教老师专项培训。临床阶段教学是不同层次护理教育的重要培养阶段。护生在临床学习中的大部分时间是在与临床教师的相处中度过的。临床教师的自身素质和教学能力对于学生专业态度养成、专业实践能力培养具有深远影响[3]。因此要选择素质好,热心带教工作,有一定临床经验,严于律己,以身作则,有一定的基础理论功底和专业技能的教学能力,职称在护师及以上的优秀护士为带教老师,她们能够成为实习生的榜样,起到一个表率的作用。护理部不定期下疗区了解实习生对带教老师的意见,并及时反馈给带教科室和带教老师,以不断改进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
带教老师对实习生沟通能力的培养:高质量的护理服务是建立在良好的沟通基础上,良好的沟通可防止或减少纠纷的发生。护患沟通不仅是临床护理的一种服务手段、服务内容,而且是一种服务方式,已成为护理工作中的一种专业技能。护患沟通是为患者健康需要进行的,它使护患双方充分、有效地表达对护理活动的理解、意愿和要求,以便于患者对自己所参与的护理较为符合实际的了解,同时也符合“以人为本”现代医学模式的思想内涵。良好的护患沟通是护理过程的关键,教会实习生具有获取、交流的能力,懂得护理人员时时在与工作信息、知识信息打交道,必须学会观察、阅读、检索、记录等搜集、提取、存贮信息的方法,并能以口述、文字表达等方式交流信息,以便不断提高知识水平和工作能力。要求带教老师教会实习生最基本的护患沟通方法,并以实例教实习生如何与患者沟通,首先,要正确称呼患者,因人而异,以免遭反感影响沟通。其次,选择适宜的环境,保持合适距离、姿势、仪态和眼神与患者接触。再次,在交谈中,要尊重患者的隐私及拒绝回答的权力。最后,防止突然改变话题或连珠炮式的提问,以及对患者行为加以猜测等影响沟通的不当方式。
讨论
通过不断的探索,充分认识到注重实习生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及边缘学科知识全方位的培训,才能提高实习生综合能力,才能确保临床实习生培养目标的实现,才能为临床输送具备一定临床分析问题能力、创造思维能力、实际操作能力、初步观察能力的实用型护理人才。1年的临床实习至关重要,护理临床教学不仅为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提供了机会,更主要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临床经验以及培养学生实际解决问题能力,为学生在日趋激烈的社会竞争中发挥自己的特长及毕业后能更快、更好地胜任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邵越英.“护理与法”课程内容设置探索.中华护理杂志,2006,41(10).
2 陈玉华.运用新理念临床带教实习护生,吉林医学,2006,27(2):209.
3 张海燕.临床护理教师培养的思路与实践.中华护理,2006,41(5):448.
我院是一所综合性医院,同时也是大中专院校的实习基地,每年接收大量实习生,如何做好带教管理工作,不断提高临床实习质量,是我们不断探索和完善的重要课题,现将我院的管理思路和具体做法总结如下。
对实习生进行岗前培训
护士礼仪规范:①语言:见面问候习惯使用“您好”等称呼病人,在进行各项操作时,“请”字开头,“谢”字结尾,柔和,音量以能听清楚为准。②仪表:着淡妆,端庄大方,佩戴名签,工作衣、裤整洁,扣子系齐,燕帽端正,前发不过眉,后发不过肩,穿软底平跟鞋,穿凉鞋要穿肉色袜子,不佩戴手饰,不留长指甲,染指甲。
护理规章制度与职业道德:医疗护理规章制度及操作规范,都是以病人服务为中心,以医德为基础,组织实习生学习医院各项规章制度,严格规章制度及操作技能规范,保证护理工作安全,养成自觉遵守纪律的习惯,营造一个拥有高度责任心、热爱护理专业、时刻以病人为重,服务周到热情的思想氛围。积极培养她们具有高尚的护理职业道德。护理职业道德是在一般社会道德基础上,根据护理专业的性质、任务,以及护理岗位对人类健康所承担的社会义务和责任,对护理工作者提出的护理职业道德标准和护士行为规范。职业道德信念有发自内心的履行“救死扶伤,实行革命人道主义”的真诚信念和道德责任,以对病人高度负责为最高道德准则而制定的,因此要求实习生必须遵守,并将各项规章制度切实落到实处,加以加强科学管理,才能为他们在今后的实习和工作中在思想上打下坚实基础。
法律意识与护理安全: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医学科学的飞速发展、卫生法律的不断完善,人们的法制观念日益增强,护理人员掌握相关的法律知识在保护护患双方,减少护理纠纷方面显得愈加重要[1]。组织实习生学习《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和相关的医疗卫生管理法律、法规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等,学习关于医疗护理方面的案例,强化法制观念和自我防范意识,并将掌握的法律知识应用于工作中,用法律手段维护护患双方的合法权益,维护医院的正当权益。任何护理操作都要在带教老师监督指导下进行,明确护理文书的记录具有原始性、科学性、完整性、法律性、准确性、及时性等特点,并且,懂得做好各项护理记录,不仅看成是自己工作的需要,还要看到它作为证据的重要性。只有这样才能减少或杜绝差错事故发生,带给患者安全,留给自己平安。
临床实习中的培训
应用目标教学提高护理质量。将目标教学具体化,制定完善的培训计划[2]。对实习生我们重视基础知识,强调基本技能的培养。实习科室的护士长每年制定带教实习生的计划,包括基础护理、基本技能、专科疾病护理、专科技能,指定主讲人和带教老师,使实习生在实习期间实现了理论知识向实际工作能力的转化。在实习过程中对实习生的带教由易到难,由基础到专科逐步强化地训练,提高了实习生对护理操作的兴趣,增强了动手能力,为将来从事临床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注重带教老师的选拔,强化带教老师专项培训。临床阶段教学是不同层次护理教育的重要培养阶段。护生在临床学习中的大部分时间是在与临床教师的相处中度过的。临床教师的自身素质和教学能力对于学生专业态度养成、专业实践能力培养具有深远影响[3]。因此要选择素质好,热心带教工作,有一定临床经验,严于律己,以身作则,有一定的基础理论功底和专业技能的教学能力,职称在护师及以上的优秀护士为带教老师,她们能够成为实习生的榜样,起到一个表率的作用。护理部不定期下疗区了解实习生对带教老师的意见,并及时反馈给带教科室和带教老师,以不断改进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
带教老师对实习生沟通能力的培养:高质量的护理服务是建立在良好的沟通基础上,良好的沟通可防止或减少纠纷的发生。护患沟通不仅是临床护理的一种服务手段、服务内容,而且是一种服务方式,已成为护理工作中的一种专业技能。护患沟通是为患者健康需要进行的,它使护患双方充分、有效地表达对护理活动的理解、意愿和要求,以便于患者对自己所参与的护理较为符合实际的了解,同时也符合“以人为本”现代医学模式的思想内涵。良好的护患沟通是护理过程的关键,教会实习生具有获取、交流的能力,懂得护理人员时时在与工作信息、知识信息打交道,必须学会观察、阅读、检索、记录等搜集、提取、存贮信息的方法,并能以口述、文字表达等方式交流信息,以便不断提高知识水平和工作能力。要求带教老师教会实习生最基本的护患沟通方法,并以实例教实习生如何与患者沟通,首先,要正确称呼患者,因人而异,以免遭反感影响沟通。其次,选择适宜的环境,保持合适距离、姿势、仪态和眼神与患者接触。再次,在交谈中,要尊重患者的隐私及拒绝回答的权力。最后,防止突然改变话题或连珠炮式的提问,以及对患者行为加以猜测等影响沟通的不当方式。
讨论
通过不断的探索,充分认识到注重实习生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及边缘学科知识全方位的培训,才能提高实习生综合能力,才能确保临床实习生培养目标的实现,才能为临床输送具备一定临床分析问题能力、创造思维能力、实际操作能力、初步观察能力的实用型护理人才。1年的临床实习至关重要,护理临床教学不仅为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提供了机会,更主要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临床经验以及培养学生实际解决问题能力,为学生在日趋激烈的社会竞争中发挥自己的特长及毕业后能更快、更好地胜任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邵越英.“护理与法”课程内容设置探索.中华护理杂志,2006,41(10).
2 陈玉华.运用新理念临床带教实习护生,吉林医学,2006,27(2):209.
3 张海燕.临床护理教师培养的思路与实践.中华护理,2006,41(5):4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