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公允价值计量的反思

来源 :决策与信息·下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hlilani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公允价值被公认为是面向21世纪的计量属性,然而正当各国的会计准则制定机构不遗余力地大力推广时,2008年爆发的金融危机把公允价值推到风口浪尖上,在金融界和会计界引发了关于此计量属性优劣和存废的论战,使公允价值会计饱受责难,甚至面临严峻挑战。本文在简介金融危机出现后公允价值面临挑战的基础上,阐述公允价值会计的优缺点,并对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应用前景进行展望,进而提出对我国以后应用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建议。
  [关键词]金融危机;公允价值;计量属性
  2007年8月起始于美国的次贷危机在2008年雷曼兄弟公司倒闭后,引发了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这场危机不仅导致了数以万亿美元计的经济损失,动摇了华尔街巨头的生存根基,而且在金融界和会计界引发了对公允价值会计激烈的讨论,最终导致金融危机愈演愈烈。会计仅仅是一面镜子,反映出的美与丑只与经济主体有关,而与镜子本身无关,取消透明度很高的公允价值等于打破了这面镜子,隐瞒了这些企业经营不善和资金流动性不足的真相,而放弃公允价值重新回到历史成本计量则更是因噎废食之举。时至今天,虽然金融界已不再要求取消公允价值,但考虑到金融界的特殊性,他们仍然坚持采用另一种对其而言更为适合的计量属性,这意味着,经历金融危机风暴的公允价值已经洗刷了“金融危机罪魁祸首”的罪名,但以后在金融机构应用的推广中,仍然存在着一定阻力。
  一、公允价值计量的固有缺陷
  (一)公允价值计量提供的信息缺乏可靠性
  首先,公允价值是以活跃市场为基础的,有的会计事项可以根据类似的交易判断,但现在处于金融危机下的国际市场不是那么活跃,况且还存在信息不对称,商业保密原则等不确定性因素,这就加大了公允性的判断难度,使以市场价格为最佳估计的公允价值计量失去了最可靠的前提,对公允价值的判断是建立在客观事实上的主观决策,受人为因素的影响较大,会计信息较易失真,放大了公允价值本身固有的缺陷。其次,公允价值是以确定承诺的假想交易为对象,此时并未实际发生交易。判断公允价值主要参照市场的估计价格,这种估计本身就有很大的不确定性,而面向未来,公允价值计量增加了很多主观估计和后续计量,加大了不确定性,影响会计信息的真实性。最后,利用公允价值估计的企业当期利润,既包括了已实现的收益或亏损,又包括了未实现的预期收益或损失,二者混同起来共同体现在企业的报表中,动摇了财务会计的本质特征,很容易使企业操纵利润,成为粉饰报表的工具,这进一步突显了会计信息的不可靠性。
  (二)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产生顺周期效应
  顺周期效应是用来描述经济数量和经济波动保持正相关关系的术语。在市场出现这种周期性波动时,公允价值会推动这种市场波动并放大。当经济处于繁荣时期,金融资产的市场价格会上升,用公允价值会计准则衡量的金融机构资产价格上涨,通过利润或资本公积形式表现为所有者权益增加,大大增加了报表的“美观度”。一方面,所有者权益的增加吸引了投资者的投资需求,大量以投资为目的的货币进入金融市场,推动了金融资产价格进一步上涨;另一方面,在所有者权益增加和资本充足率提高的背景下,金融机构过度贷款或扩大其生产规模,在原本过热的经济上火上浇油,为经济泡沫的产生埋下伏笔。公允价值会计的这种顺周期效应在一定程度上加深了金融危机,使原本已经恶化的经济雪上加霜,延长了经济低迷期。
  二、后危机时代的公允价值应用思考
  如今,严重的金融危机已经过去,光明已经到来,全球开始进入后金融危机时代,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做才能使公允价值为财务会计更好服务呢?
  (一)在极端情况下回归历史成本
  这里的极端情况是指活跃市场和有序市场已经不存在即可观察的市场输入量不易取得的环境下,暂时通过重分类回到历史成本,一旦市场正常,再回到公允价值会计,现在退一步,是为了以后更好进步。因为在上述极端环境下,同种或类似资产或负债的可观察,有序的市场价格已难找到,名副其实的公允价值无法获得。此时应该参考IASB的金融重分类的公告,将原允许按公允价值计量的交易性证券和可供出售证券暂时按历史成本计量,暂时不确认公允价值变动。在这个时期,公开、公正的市场信息是不可能获得的,运用第三级估计方法得出的价格,美其名曰“公允价值”,实际上是更不可信的,更难审计。为了使公允价值名副其实地“公允”,应该废除FAS157中的第三级估计。
  (二)双重计量仍为大势所趋
  双重计量之所以持续运用,一方面是因为主体持有的资产具有不同的特点,对于随时出售或可供出售的交易性金融资产或可供出售金融资产,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少数非货币性资产如房地产、石油,若有活跃市场及有序交易,也应该采用公允价值计量,而不以变现为目的的所有其他资产,则应该采用历史成本计量。另一方面是因为主体的经营目标,企业持有资产的经营目标是因为管理者风险爱好类型。若管理者是风险厌恶型,则更关注确定的现金流入,倾向于采用历史成本计量;而风险偏好型,则更喜欢采用公允价值计量,不确定地取得公允价值变动的利得,并愿意为此承担风险。双重计量提高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反映更真实的资产价值。
  (三)完善金融工具准则
  金融工具本来就是比较复杂的业务,而运用双重计量会使金融工具会计更难计量,更加复杂。首先应该简化金融工具准则,减少金融工具的分类,逐渐形成全球一致的,以共同原则为基础的,更简化,更有可比性,更易审核的金融工具会计准则。再有,对金融工具的列报和披露应重点规范,加强衍生工具的表内披露,提高会计信息的真实性。
  我国目前仍然是以历史成本为主,适度引用公允价值。我国由于资本市场尚不完善,市场化程度低,会计人员整体素质偏低,缺乏针对公允价值应用专门的理论体系,因此尚不具备全面采用公允价值会计的条件。总体来看,我国对公允价值的应用还处在起步阶段,许多制度都需要亟待完善。虽然2008年金融危机并未过多地波及我国市场经济,但也给我们应用公允价值敲响了警钟,在全球各国经济联系日益加深和会计准则趋同的背景下,我们有必要关注公允价值计量的发展趋势,及时制定适合我国国情的会计准则,与国际接轨,展望未来,或许有一天公允价值将会成为我国会计计量属性的主流。
  参考文献
  [1]葛家澍.公允价值会计研究[C].大连:大连出版社,2014:10-65.
  [2]黄世忠.金融危机触发的公允价值论战[J].高等理科教育,2012(1):46-52.
  [3]王秋生.金融危机背景下的公允价值研究[J].财会研究,2011(5):19-21
  [4]陈旭东.金融危机与公允价值会计:源起、争论与思考[J].会计研究,2013(10):35-36
  [5]于永生.金融危机背景下的公允价值会计问题研究[J].会计研究,2014(9):5-7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电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甚至于说若果没有了电,人们的生活将无法有序的进行,而电力工程建设成本就成了我们必须要考虑的问题。建设前我们要对电力项目整体规划,作出成本预算;在电力工程项目建设中,要严格管理,控制建设项目的成本,使电力项目建设所需的各项费用在预算之内,同时严格监管工程质量与工程进度,确保工程按期完成。在不影响工程建设的基础上降低建设的成本,从而
胜利油区三次采油增油量突破500万吨@高岩 Shengli oil three oil breakthrough oil breakthrough 5 million tons @ high rock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电力的应用不断普及,其需求也在不断增加.城市化建设的不断推进以及机械制造技术的发展与更新,使得电力铁塔制造的众多工艺技术也得到了相应的提
[摘要]国家稳定,需要一定的监督力量,不然就会滋生腐败贪污,不利于国家的发展,同样事业单位想要保持稳定持久发展,也需要监督力量,因此纪检监察显得尤为重要。下面我们就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探讨事业单位在纪检监察时面临的困难以及应该如何克服这种困难。  [关键词]事业单位;纪检监察;难点;决策  一、引言  反腐倡廉是纪检监察的工作目标,虽然在工作中会面对很多艰难险阻,但是如果能将事业单位中的腐败问题解决,
建筑工程监理指的是,业主针对工程施工建设而赋予相关单位n一定的权利,使其在整个建筑施工过程中开展监管和控制工作,而且n这一工作的开展,必须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相关要求。监理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证明了(-ΔHn+V)iγ是Heisenberg群上的Calderón-Zygmund算子.
系统分析了粒子在分离作用射频四极场(RFQ)加速结构中的运动,导出了极限流强与动力学参数的关系.存在于分离作用RFQ膜片加速间隙处的加速电场,较传统的RFQ能更加有效地加速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