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鼠烫伤后补锌对血清和组织锌、钙离子的影响

来源 :中华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echen17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大鼠烫伤后补锌对血清和组织锌离子、钙离子的影响及其意义.方法 SD大鼠8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烫伤后正常进食组、创面补锌组、口饲补锌组,伤后1、3、7天活杀大鼠,留取标本检测血清、肝脏、骨骼及烫伤皮肤等组织中Zn2+、Ca2+ 含量.结果烫伤后正常进食组、创面补锌组血清Zn2+明显下降,约低于伤前1/3,而口饲补锌组明显上升,高达13.1~16.2 μmol/L.肝Zn2+各组均呈上升趋势,以口饲补锌组最明显,补锌第1天升至41.6 μg/g. 肝脏Ca2+正常进食组、创面补锌组增加,烫伤第1天正常进食组升至30.8 mg/g ,口饲补锌组低于伤前和正常进食组、创面补锌组.骨Zn2+、骨Ca2+在烫伤后各组均呈递减趋势,以正常进食组最明显,烫伤后第7天,骨Zn2+和Ca2+分别降至41.5 μg/g 和50.2 μg/g.烫伤皮肤Zn2+在伤后第1天正常进食组、创面补锌组下降,口饲补锌组却明显升高至27.1 μg/g,第3、7天,各组均逐渐上升,以创面补锌组最明显,达34.3 μg/g .烫伤皮肤Ca2+各组均呈大幅度递增,其中以正常进食组最明显,烫伤后第7天升至5.4 mg/g,高出对照组67.5倍,创面补锌组明显低于正常进食组.结论烫伤后及补锌血清、组织中的Zn2+、Ca2+含量均出现明显的变化,不同途径补锌对组织中 Ca2+含量也有影响,其机制需进一步探讨.
其他文献
目的构建人原发性肝细胞癌(HCC)消减杂交文库,筛选差异表达基因.方法以癌组织为检测者(tester)、癌旁组织为参照者(driver),应用抑制性消减杂交(SSH)方法构建消减杂交cDNA文
本文从理论上探讨了腹板主拉应力的理论计算公式,并以具体的工程实例对箱梁腹板主拉应力值进行了理论计算和分析.研究了该桥在各工况下的应力变化规律,得出了有用的结论.其结
本文详细分析了目前比较常见的IPSec,SET等几种网络安全协议所在层次、所能承担的安全服务、加密机制、应用领域等,重点对具有相似功能的协议进行了比较。
目的探讨尿毒症毒素对人肾小管上皮细胞外基质的影响及临床意义。方法无菌收集40份尿毒症患者血清和20例正常人血清,培养及鉴定人肾小管上皮细胞株(HK-2),采用消化法检测羟脯
本文回顾了IPV6的发展历史,展望了IPV6的应用前景,并就其具有的优势,以及今后的应用发展方向做了进一步论述。
目的分析家庭吸烟状况与儿童哮喘的关系,为预防儿童哮喘提供依据.方法以2000~2002年德国Wilhelmshaven镇和Delmenhorst镇小学入学儿童为研究对象, 共4 039人.采用国际儿童哮喘
在气体放电灯中,为了使电弧管能承受气体放电时产生的高温和高压,电孤管泡壳的原材料采用石英玻璃,泡壳的结构形式多种多样,成形的方法也有很多,选择合适的成形工艺,可以提高
晚期恶性肿瘤患者23例,ASAⅡ或Ⅲ级,在静脉全麻下采用红外线辐射体表加热实施全身热疗(WBH),包括升温期(食管下段温度达41.8℃)、恒温期(维持41.8℃恒温1 h)及降温期(开舱自然
文章提出了施工单位如何在项目实施中通过合同管理增收创效的课题,并分别从项目实施过程中和合同尾期的合同管理两个阶段阐述了项目实施中的合同管理工作,通过具体事例揭示了
通过分析典型的电子政务软件特点,讨论怎样通过软件测试技术建立支持电子政务软件的测试方法以及相应的软件测试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