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通过对渭河流域的调查,在渭河上游宝鸡峡谷发现了含有典型古洪水滞流沉积层的全新世黄土古土壤剖面.对该剖面进行磁化率、烧失量、碳酸钙、粒度等指标的分析测定和论证,明确
【机 构】
:
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宝鸡文理学院地理科学与环境工程系,宝鸡文理学院灾害监测与机理模拟陕西省重点实验室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0771018), 陕西省教育厅自然科学研究计划资助项目(09JK330)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对渭河流域的调查,在渭河上游宝鸡峡谷发现了含有典型古洪水滞流沉积层的全新世黄土古土壤剖面.对该剖面进行磁化率、烧失量、碳酸钙、粒度等指标的分析测定和论证,明确了古洪水滞流沉积物的基本特点,揭示出全新世古洪水事件的沉积学记录.根据这组古洪水沉积层出现的地层位置和磁化率等气候变化指标,通过与渭河流域诸多剖面的对比,并且结合该剖面所含的龙山文化层和西周文化层考古学断代,确定渭河宝鸡峡谷全新世特大洪水事件发生在3 200~3 000 a B.P..
其他文献
研究发现泌尿外科及其他学科文献中常存在统计学错误[1].统计学错误使得已发表文献结果可靠性降低,甚至会误导临床实践,因此我们对泌尿外科医生经常遇到的统计学方法、术语及统汁学错误进行了分类整理,综述如下。
为了更好地指导AC—16沥青混凝土抗滑级配设计,首先从沥青混合料的分形结构出发,通过建立路面纹理分形维数DZ和集料粒径分布分形维数D之间的关系,在沥青混合料级配特征与路面
作者评价卡介苗治疗失败或未治疗的膀胱原位癌患者采用分枝杆菌细胞壁DNA复合物(MCC)灌注膀胱的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55例患者入组,膀胱灌注治疗失败47例、既往未行治疗8例。每次灌注4mg MCC25例,灌注8mg MCC30例。患者在接受6周(每周1次)灌注治疗后,在第12周和24周再分别灌注3周。在治疗期间和第12、第18个月评价疗效。结果:患者平均年龄74岁,男性占74.6%。除8例既往未行
目的探讨靶向人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基因shRNA载体,下调c-myc和TGF-β1表达抑制膀胱癌细胞生长的作用机理. 方法采用RNAi-DNA载体技术,构建靶向hTERT基因不同片段的shRNA-h
研究了具有时滞的非自治两斑块n个竞争种群扩散耦合生态模型周期解问题.利用迭合度理论,得到了该模型周期解存在的充分条件,并举例说明了定理的可实现性.
本文提出了一种神经网络与遗传算法相结合的水解米渣制备小肽的工艺参数优化方法。以试验数据为样本.通过神经网络建立水解工艺参数与水解度关系之间的复杂模型,利用遗传算法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