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疫情时代基于XGBoost的铁路客运站客流量预测研究

来源 :铁路计算机应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huaim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进入“后疫情时期”,铁路客流正逐步回升,但呈现较大波动,面对铁路提质增效的任务,准确预测客流量愈发重要.文章采用极端梯度提升(XGBoost,eXtreme Gradient Boosting)模型,以新冠肺炎疫情、天气和日期属性作为影响因素,选取上海站2016年1月1日—2020年7月27日客流量数据作为训练集和验证集,利用5折交叉验证和网格搜索(Grid Search)得到最优参数,并对上海站2020年7月28日—2021年5月17日的客流量进行预测,预测拟合度为R20.812,总体预测效果较好.
其他文献
环氧云铁中间漆因其优异的耐蚀性和性价比被应用于各类钢结构/混凝土的表面保护.通过分析环氧云铁中间漆的防腐作用机理,对相关标准展开系统的讨论,并通过具体的应用案例证实该产品在重防腐涂装中的重要性能,希望更好地为工程项目实践提供参考与指导.
研究了采用市政污泥和造纸污泥为填料,共混制备建筑外墙涂料的相关问题,结果表明,提高市政污泥配比,一方面会提高涂料黏度和涂层透水量,同时会降低涂料浆液的表面张力和涂料触变指数,对涂料的耐水性、耐碱性、附着力不会产生不良影响;综合考虑市政污泥对涂料性能的影响,市政污泥与造纸污泥的适宜配比为1∶1.所制得涂料的水稀释嗅阈值为1.37,亨特白度值为22.
以油酸与二乙烯三胺合成咪唑啉,用氯化苄将其季铵化为咪唑啉季铵盐(IM-L);以马来酸酐与氨水氨化聚合后采用氢氧化钠水解合成聚天冬氨酸钠(PASP).以IM-L作为缓蚀剂的主剂,以PASP作为阻垢剂主剂,复配形成缓蚀阻垢剂.研究了马来酸酐与氨水反应的物料配比、聚合温度和水解时间对聚天冬氨酸钠阻垢性能的影响;并对IM-L、PASP与不同表面活性剂间的复配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 表明,PASP与葡萄糖酸钠协同效应明显,复配所得环保型缓蚀阻垢剂对CaCO3的阻垢率为91.0%、CaSO4的阻垢率为90.2%、BaS
半潜式生产储油平台建造难度大,涂装施工要求高,涉及舱室特涂、飞溅区玻璃鳞片油漆施工等.结构缺陷、脚手架、冬季低温条件对涂装施工影响较大,容易造成返工和质量缺陷,一直是涂装施工的难点.本文对半潜式生产储油平台建造过程中的涂装防腐施工难点进行了分析探讨,从建造工艺优化、外部影响因素控制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和解决建议,以提高半潜式生产储油平台的涂装施工效率和质量,供后续类似项目借鉴和参考.
目前建筑中浇筑的钢筋混凝土,由于施工方式、工艺等原因导致在混凝土表面出现孔洞等缺陷,而传统的水泥砂浆或腻子填充修补方式,会使得上层装饰材料脱落或开裂.本研究制备了一种三组分水性环氧砂浆作为混凝土修补材料,与高强度腻子和面漆配套使用,提高体系附着力性能.研究了硅酸盐水泥标号、水性环氧树脂用量、石英砂粒径和水性环氧砂浆厚度对水性环氧防护体系的影响.综合考虑材料性能和经济性因素,最佳配方与工艺为:环氧水泥砂浆采用标号525水泥,选用粗砂,组分A和B之和为组分C的25%~40%(质量分数),最佳施工厚度为1~3
对比了硫酸法钛白生产两种酸解技术(连续酸解与间歇酸解)在生产方法、设备、运行成本、尾气治理方面的不同点;分析了连续酸解和间歇酸解的利弊及技改措施.连续酸解技术主要特点为占地面积小、自动化程度高、安全性高、钛液质量稳定及尾气易达标处理等,但存在运行能耗高、生产成本高等不足.期望科技创新,连续酸解技术进一步节能降耗,才能取得更好的应用前景.
针对铁路通勤用户的新票制产品的方案设计、产品折扣率设定及产品的效益评估是一项复杂的优化问题,需要结合试点效果与市场反馈.文章以市场为导向,以铁路通勤用户出行需求大数据为基础,深入分析用户需求特征,构建计次票效益计算模型,实现科学、合理的铁路新票制产品方案设计.以2021年一季度计次票销售情况为基础数据验证模型的使用效果,验证结果符合预期.目前,计次票产品在试点线路上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可进一步扩大应用范围.
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与实验测试相结合的方法对不同表面结构石墨烯改性的DGEBA/3,3\'-DDS环氧树脂涂层性能进行研究.首先利用Materials Studio 2019软件建立了不同类型的环氧树脂复合材料模型,模拟不同温度下复合材料体系的内聚能密度、力学性能和形变的变化规律,确定力学性能最佳的复合材料体系.然后借助扫描电镜和力学性能测试手段对纯环氧树脂与表面氨基修饰氧化石墨烯(NH-GO)/环氧树脂涂层进行表面形貌及力学性能测试.结果 表明,环氧树脂体系随着石墨烯组分的掺杂,内聚能密度和力学性能均
针对现有基于结构物表面纹理特征跟踪的支座振动位移测量算法易受光照、背景杂波、运动模糊等因素干扰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线特征跟踪的铁路桥梁支座振动位移测量方法.利用大津法与连通体分析法获取感兴趣目标,并基于感兴趣目标确定线跟踪区域,提高支座位移计算效率;利用一种直线鲁棒检测算子,快速提取桥梁支座振动过程中线跟踪区域中的线目标坐标变化;采用一种多帧数据融合滤波器,对桥梁支座振动位移数据进行后处理,从而实现对桥梁支座振动位移的精准计算.将该测量方法应用于实际搭建的桥梁支座振动位移监测系统中,应用结果表明,该方法在
客流预测是铁路路网规划、线路及场站设计、铁路运营等工作的重要基础.针对多层面、不同类型、不同时期的铁路客流预测业务需求,依托铁路客运大数据平台,构建铁路客流预测系统,能够在同一系统平台上完成客流预测方案的测试、评价和规范化应用.该系统集成各类客流预测算法模型,可充分利用历史售票数据,并考虑年度、季节、星期、时间、节假日、重大事件、天气等各类影响因素,提供不同角度、不同粒度、不同时期的客流预测功能,支持人机交互预测和定时批量离线预测2种应用模式,可为各类客运业务分析人员提供定制化客流预测数据,为票额智能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