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频率电刺激通过Ras同源基因/Rho相关蛋白激酶途径调节自噬对癫痫大鼠的作用研究

来源 :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XX_ACC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究低频率电刺激(LFS)对癫痫的作用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60只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癫痫模型组、假刺激组和LFS治疗组,每组各15只.氯化锂-匹鲁卡品法建立癫痫大鼠模型.记录大鼠Racine评分和脑电图,Morris水迷宫实验检测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苏木素-伊红(HE)染色和尼氏染色检测大鼠海马CA1区病理学变化;脱氧核糖核苷酸末端转移酶介导的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染色检测大鼠海马神经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检测大鼠海马Ras同源基因家族成员A(RhoA)、Rho相关蛋白激酶1(ROCK1)、ROCK2、自噬和凋亡相关蛋白表达;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大鼠海马RhoA、ROCK1和ROCK2 mRNA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癫痫模型组大鼠出现连续性棘波,Racine评分[(4.23±0.29)分]、逃跑潜伏期[(49.36±4.69)s]、神经细胞凋亡率[(27.52±2.95)%]和B淋巴细胞瘤-2(Bcl-2)相关X[Bax,(0.82±0.07)]、裂解-caspase3[c-caspase3,(1.70±0.15)]、微管相关蛋白1A/1B轻链3BⅡ/微管相关蛋白1A/1B轻链3BⅠ[LC3Ⅱ/LC3Ⅰ,(5.20±0.42)]和Beclin1(0.73±0.05)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均P<0.05),RhoA、ROCK1和ROCK2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均P<0.05),游泳距离[(240.68±22.91)cm]、平台停留时间[(39.89±2.20)s]、神经细胞数量(17.13±3.14)、尼氏体数量(6.75±1.09)以及Bcl-2(0.24±0.02)和p62(0.20±0.02)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与假刺激组比较,LFS治疗组大鼠波峰明显下降,Racine评分[(2.82±0.23)]分、逃跑潜伏期[(34.83±3.85)s]、神经细胞凋亡率[(9.25±0.91)%]及Bax(0.43±0.05)、c-caspase3(0.53±0.02)、LC3Ⅱ/LC3Ⅰ(1.17±0.11)和Beclin1(0.36±0.02)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均P<0.05),RhoA、ROCK1和ROCK2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均P<0.05),游泳距离[(284.21±22.36)cm]、平台停留时间[(46.85±2.93)s]、神经细胞数量(47.00±5.07)、尼氏体数量(33.75±2.90)和Bcl-2(0.87±0.07)、p62(0.96±0.05)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均P<0.05).结论 LFS可能通过抑制Rho/ROCK途径调节自噬发挥抗癫痫作用.
其他文献
目的 初步调查精神障碍非自愿住院患者在入院过程以及住院期间的胁迫体验感知,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2017年3—8月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精神卫生中心徐汇院区的6个
低电量电抽搐治疗(NET)是一种使用低于癫痫发作阈值电刺激量进行的改良电休克治疗技术,疗效明显,不良认知反应较小.现就NET在治疗抑郁症的理论基础、电刺激量的确定、疗效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