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综合素质发展与核心素养提升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研究

来源 :中国校外教育(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k_ch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伴随着学生核心素养概念的提出,核心素养已经不仅仅是指学生针对于某一个学科方面的知识掌握,而是更加侧重“综合”素质的培养与强调。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是提升初中学生思想道德品质以及综合素质的重要学科,因此深刻探讨其教学策略有利于初中阶段学生全方面发展。以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为研究对象,探讨针对于初中学生特点的教学策略,立志于提升学科效率,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规范。
  【关键词】综合素质发展 核心素养 初中道德与法治 教学策略
  初中阶段的学生由于其三观没有完全成型,在对道德以及法治等方面知识的理解方面还存在着一定的欠缺,容易出现青少年道德偏差从而导致青少年犯罪的产生。因此,对初中阶段学生进行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教学有利于端正其“三观”的形成,也有利于防止青少年犯罪。本文从综合素质发展与核心素养提升的角度对初中道德与法治展开教学策略分析,从而更好的促进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发展。
  一、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的作用
  (一)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
  道德品質是指个人的道德行为所表现出来的较为稳定的、一惯性的特点和倾向,同时也是社会道德原则和个人道德倾向的表现。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可以让学生明确道德行为规范,同时也能让学生在学习过程当中了解到法治以及社会道德的重要性,继而提升其综合素质和信息素养。习近平总书记曾经提出一个人只有明德、守法才能发挥其真正的价值,而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三观形成的阶段,因此在初中阶段教育教学当中应当注重对学生道德与法治的教育,让学生在明道德、懂法律的同时提升综合素质与核心素养。对初中阶段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是综合提升其道德水平和法律认知的过程,帮助学生正确树立科学发展观,成为新时期中国社会发展的接班人。
  (二)培养学生综合素质
  道德与法治学科通过相应的教学让学生感受到社会的温暖,从而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态度以及综合素质。综合素质的培养不单单指学习能力,更多的是培养学生健康生活的态度。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当中向学生渗透的是社会现象以及道德规范,在人格方面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意识,从而更好的促进学生健康发展。同时通过道德与法治学科可以完善学生的人际关系、提升学生应变能力等综合能力,让学生可以在初中阶段了解社会、了解法治,为其今后在社会当中的生活奠定夯实的基础。
  二、道德与法治教学原则
  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具有“人文性、思想性、实践性、综合性”,即“四性”的特点,在教学过程当中以“四性”为基本原则对学生进行社会基本道德以及法治知识的普及,让学生深刻的理解我国社会文化以及法治现状,从而更好的促进学生提升思想觉悟,以积极的心态去面对生活,以乐观的态度面对生活的压力,减少由于缺少法律知识而引发的青少年冲动犯罪。
  “人文性”主要针对我国社会文化进行相应的教学,例如,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改革与创新”以模块当中针对我国的经济进行了相应的解释与展示,教师应当在进行此模块教学当中挖掘其中的“人文性”,让学生了解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轨道,从而更好的了解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与趋势。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也要注重让学生自主的分析社会发展趋势以及动向,通过能动性的思考让学生的人文思维得到提升,综合能力得到培养。
  “思想性”主要针对我国社会道德进行相应的教学,通过对社会现象的诠释以及评价来培养学生判断是非的能力。在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教学当中,教师应当列举一些实例让学生进行分析,以此来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同时也让学生的道德水准得到一定的提升。
  “实践性”主要是针对学生社会实践能力进行提升,通过实际案例以及社会实践行为提升学生的道德水准,从而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核心素养。教师在道德与法治课程安排过程当中可以适当的安排实践课程,让学生走进生活去感受道德与法治的真正含义,从而更好的让学生理解书本上的知识。
  “综合性”主要是通过道德与法治学科让学生进行思考活动与分析活动,以此为基础让学生能动的进行思考,提升学生的思考能力。在课程过程当中,教师需要改变传统的观念,让自己的角色从“讲解者”转化为“提问者”,通过向学生抛出一个问题或者一个案例,让学生自主的进行分析和思考,真正的实现“授之于渔”的教学目的。需要注意的是,教师需要注重对于整个学科方向的把握,当学生的思维发生偏移的时候,教师需要及时的进行更正,让学生的思维向正确的方向发展。
  三、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策略
  (一)以生活为基础对学科教学进行解析
  初中学生的心理和生理方面的发展趋于完善,但是其对道德与法治方面知识理解仍然存在着一定的困难,因此在进行道德与法律学科教学时,需要从生活出发对学科内的知识进行相应的解释。以生活为基础的学科教学可以让学生更好的理解学科相关知识,同时,以生活为基础的案例讲解针对法治方面的讲解尤为适用,让学生在理解的过程中提升自身的综合能力。生活当中的点点滴滴都可以成为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案例,教师需要针对看似平凡的案例当中向学生展示其中的内涵,从而提升学生形成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
  (二)以引导为目的对道德与法治进行讲解
  初中学生对于法治以及道德的正确认识主要来源于家庭教育以及学校的教育,学校的教育对于初中学生的思想道德完善以及思想道德提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因此,处于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核心素养——立德树人,教师在进行道德与法治学科的讲解过程中需要注重对于学生的引导,让学生真正的理解学科当中所涉及的相关知识。例如,在进行《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理解权利和义务”章节时,教师需要让学生首先理解什么是权利、什么是义务,然后再总结出作为中国的公民我们的权利义务分别有哪些,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与总结,分析自己日常生活当中哪些行为是自己的权利,哪些是自己所履行的义务,以此让学生发挥自主能动性,在提升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的同时也锻炼了自己的综合能力。教师在进行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的过程中,应当注重对学生道德意识形成的引导。同时,要避免只背知识点,忽略讲解的教学方式。教师在进行道德与法治教学过程当中需要针对初中生的心理特点以及接受能力进行案例的选择,以引导的方式让学生自主进行思考,将抽象以及枯燥的法律知识以生动的形式进行展示,以引导学生学习兴趣为主要手段来进行相应的教学,从而让学生自主的学习道德与法治知识,提升其综合能力和学科综合素养。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是学生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科目,此学科当中所蕴含的道德意识以及社会文化对于学生的思想道德形成与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影响。因此,高效的道德与法治教学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同时也能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基于综合素质的提高和核心素养的培养,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教学需要以生活为基础,让学生能动的去理解和分析当今的社会生活现象,同时也以生动的案例让学生产生学习兴趣,通过此学科得到核心素养以及综合能力的提升与发展。
  参考文献:
  [1]董甜甜.活动教学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应用研究[D].鞍山师范学院,2018.
  [2]周佳青.初中《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教学研究[J].大众文艺,2018,(09):171.
  [3]赵四军.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J].甘肃教育,2019,(14):174.
  [4]秦桂生.浅谈初中学生思想品德核心素养的培养[J].中国校外教育,2017,(23):68.
  [5]余华,涂雪莲.关于大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有效衔接的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2019,(09):62.
其他文献
课堂是教师的生命力的所在地, 是学生智慧的发源地.学生在朴素的课堂生活中品味数学, 教师在朴素的课堂生活中唤起孩子们的求知欲, 引导学生全面协调的发展, 给学生创造一个
知识创新与技术创新能力的开发应用将主要依赖于教育,数学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学科性质对于培养和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具有其它学科无法替代的作用。本文通
分析微观教学过程监控内涵、要素和功能,论述教材在微观教学过程监控中的作用,以中职《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篇)》为例,研讨如何通过创新教材设计与应用,做好微
我院于1996年购入并使用AFT—400型电解质分析仪已经2年多了。购入初期,我院按照《医疗器械产品临床试用暂时规定》的文件精神对该仪器的精密度,准确性进行了试验和观察。现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九年义务教育新语文课程标准》对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作为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教师,特别是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师在传授学生知识的同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华大学发明人:隋森芳文摘:本发明属于生物技
<正>怎样鉴别进口食品的真伪?进口食品上有中文标签是不是代表假冒伪劣?10日,湖北出入境检验检疫局"进口食品安全社区行"全省首场宣讲活动走进百步亭社区,向居民宣传进口食品
“IrrfraView4.25”是一款免费而且不含广告的照片查看软件,体积小巧而且启动速度非常快。还设置有基本的图像编辑功能。在本文将重点介绍制作幻灯片功能,制作一个“.exe”格式
近年来,我国海水养殖产业发展迅速,以鲜活销售为主的方式已不能适应其产量快速增长的状况。利用冰藏或冻藏进行海水养殖鱼贝类的保鲜,意义重大。然而鱼贝类在低温贮藏期间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