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动式刮板输送机补偿机构凸轮轮廓参数化与近似化设计

来源 :煤矿机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wy_p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介绍了摆动式刮板输送机刮板链补偿机构及原理,推导出摆动过程中刮板链的变化量,并通过计算印证链条补偿的重要性;提取出影响补偿机构凸轮轮廓外形的3个关键参数,根据这些参数推导出凸轮理想工作廓线并通过计算进行了验证,实现了轮廓的参数化设计;最后为了简化凸轮的设计与加工,研究了一种凸轮轮廓的近似化设计方法并通过计算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其他文献
新生代矿工的安全行为在煤矿安全生产中发挥着至关重要作用,对减少安全事故发生具有重要意义.为探究新生代矿工安全认知对安全行为的影响机制,对213名新生代矿工进行问卷调查收集数据,运用AMOS软件建立结构方程模型,分析新生代矿工安全认知对安全行为的影响及不安全行为意向在二者间的作用.研究表明:新生代矿工安全认知对参与性行为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对不安全行为意向有显著的负向影响;不安全行为意向对服从性行为和参与性行为均有显著的负向影响,不安全行为意向在新生代矿工安全认知与参与性行为之间起中介作用.
采煤机井下运行中需要对摇臂传动减速箱、牵引传动减速箱、破碎减速箱补充齿轮油及对调高泵站油箱补充液压油.现阶段采煤机加油基本采用人工加油方式,不仅费时、费力,而且容易污染油液,造成传动系统和液压调高系统故障.设计了一种可以自动加注齿轮油和液压油的集中注油系统,确保加入油液的清洁,降低了工人劳动强度.
为减少托管运营煤矿不安全行为导致的安全事故,针对此种运营模式下人员的不安全动作进行科学分类研究;现场调研了2017—2018年内蒙古、宁夏、新疆地区6个煤矿1996名煤矿从业者的“三违”行为情况,从时间、工种及SCM行为产生特点3个方面对全部“三违”行为进行统计分类;基于k-means聚类算法建立了8个指标、4个子类的数据集合,并通过PCA降维绘制了可视化聚类散点图.分析表明:采用SCM和k-means的聚类算4种不安全动作分类占比关系与人工分析均得出了相同的结论;在所有不安全动作中,违章占比最大,错误占
为解决煤炭颗粒长距离气力输送存在的煤炭破碎、管路磨损等问题,设计煤炭颗粒旋流气力输送系统.该系统在入料初期、煤炭颗粒输送过程中以及弯管前端都设置有自主研发的侧向补气导流叶片式起旋器.起旋器包含主进气口和侧向进气口,兼具源头起旋和输送过程继旋功能,可以调节切向和轴向气流的比例以及切向和轴向气流的汇合位置.旋流气力输送系统试验结果表明,当切向流量比为0.2且输送气流速度低于40 m/s时,旋流场内所储备的能量高于相同工况的轴流场,系统具有较高的输送能效.
为了解决洗煤厂煤泥烘干产出率低和智能化水平低的问题,设计了一套煤泥烘干机变频调速控制系统.通过对烘干机内部的压力、温度、湿度、物料位置和干燥机转速等相应数据的采集,以西门子S7-1500系列PLC作为主控制器、S120变频器作为驱动控制器,采用变频控制和PID控制算法来实现烘干机的稳定可靠运行,使煤泥充分烘干.此外,为了实现智能化操控,系统配置了一套HMI人机交互界面,用户可以进行相关控制参数设定,并直观地呈现煤泥烘干机的运行状态以及系统各个环节的参数.该系统安全可靠,自动控制与手动控制能够相互转换,实现
结合工矿企业实际需求,选择了环保、经济、节能的双向输送管状带式输送机技术来满足企业的矸石和煤炭运输要求.结合现场原始参数,通过相关的设计计算和选型,确定了该双向输送管状带式输送机的主要参数和设备型号,为工程的建设奠定了理论基础,也可为同类工程提供一定参考.
介绍新型钢丝绳首绳悬挂装置的结构原理,提出设计、制造的安全要求,分析关键部件和性能参数的设计计算方法和试验结果,为钢丝绳首绳悬挂装置的设计、选型、使用、检测检验提供依据,同时为相关标准的制定打下坚实的基础.
开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钱家营矿业分公司较薄煤层采煤工作面液压支架回撤时,受空间和巷道的限制,搬运装车方式复杂、费时、费力,存在安全隐患.为了解决较薄煤层工作面回撤时液压支架无法装车的难题,在对现有工艺装备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情况,设计了适用于较薄煤层工作面普通液压支架和高端液压支架回撤时的快速起运装车平台,可实现快速就地装车,有效保证支架回撤装车的高效性与安全性,缩短搬家工期,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益.
电动阀门作为煤矿使用的一种底层执行器,也需要数据集成输出、向智能化方向发展,以满足煤矿技术发展的需要.阀门智能电动执行器会成为阀门控制的发展方向,将具备远程故障自诊断、自动调节、电控一体、总线通信等功能,可降低阀门控制成本、精细化管控矿山用水用气,充分利用资源.主要阐述了一种煤矿用阀门智能电动执行器的设计.
在综合机械化采煤中,采煤机的工况复杂,影响滚筒装煤效果的因素众多,尤其是薄煤层.传统改善装煤效果的做法是调整滚筒转速和叶片升角.为了更好地提升薄煤层滚筒的装煤效果,提出了优化滚筒叶片的解决方案.叶片靠近外缘的形状优化为弧形,并利用离散元方法对新型弧形滚筒进行了仿真,取得了良好的装煤效果.为改善薄煤层采煤机装煤效果、提高薄煤层工作面的生产效率提供了新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