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重度支气管哮喘30例临床观察

来源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1843438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观察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重度支气管哮喘30例临床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6例重度支气管哮喘患者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射干麻黄汤。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4周后肺功能[肺活量(FVC)、1秒用力呼气容量(FEV1)、最大呼气峰流速(PEF)]和嗜酸性阳离子蛋白(ECP)、脂质过氧化物(LPO)及呼出一氧化氮(FeNO)水平。结果:治疗4周后,两组FEV1、FVC均高于治疗前,观察组FEV1、FVC均高于对照组;两组PEF低于治疗前,观察组PEF低于对照组;两组血清ECP、LPO、FeNO水平均低于治疗前,观察组低于对照组。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重度支气管哮喘患者,可有效降低血清ECP、LPO及FeNO水平,改善肺功能及临床症状,临床应用价值高。
  【关键词】 支气管哮喘;射干麻黄汤;肺功能;血清ECP、LPO及FeNO
  【中图分类号】R562.2+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21)15-0104-02
  支气管哮喘受气道慢性炎症引发的异质性病变,与气道高反应性密切相关[1]。临床症状多表现为气急、胸闷、喘息等,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及工作。西医诊治主要以缓解哮喘症状、减少哮喘发作次数为原则,激素类、抗胆碱能等药物均是西医常用药,具有一定的疗效,但用于重度支气管中效果无法达到预期[2]。中医学认为,支气管哮喘发病机制为痰瘀互结,气道阻塞、肺失宣降所致,属于“哮病”的范畴,对其治疗应以化痰止咳、散寒宣肺等为主[3]。射干麻黄汤为经典止咳良方,可祛痰宣肺,止咳下气。因此,本研究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在重度支气管哮喘患者中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19年2月至2020年2月我院收治的66例重度支气管哮喘患者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3例。对照组中男21例,女12例;年龄30~61岁,平均年龄(42.28±2.74)岁;病程4~18年,平均病程(8.73±1.37)年。观察组中男19例,女14例;年龄29~61岁,平均年龄(42.35±2.39)岁;病程3~16年,平均病程(8.56±1.24)年。两组一般资料比较(P>0.05),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①西医诊断 :符合《支气管哮喘基层诊疗指南(2018年)》[4]中相关诊断标准,存在反复发作的气急、喘息等典型哮喘症状,或伴咳嗽、胸闷症状,经气管激发试验结果显示阳性;②中医诊断 :符合《支气管哮喘中医症候诊断标准(2016版)》[5]中肺脾气虚证。主症:哮喘反复发作、咳喘无力、舌质淡、脉细弱;次要症状:精神欠佳、少气懒言。
  1.3 入选标准 纳入标准:①均符合上述中西医诊断标准者;②具备基本沟通行为能力者;③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对本研究药物过敏者;②存在免疫系统疾病者;③严重意识障碍者。
  1.4 方法 两组均给予常规抗炎、吸氧、控制过敏原、加强锻炼等干预措施。
  1.4.1 对照组 口服孟鲁司特钠片(四川大冢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批号:20181101;规格:10 mg)1片/次,3次/d。连续治疗4周。
  1.4.2 观察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射干麻黄汤治疗.药物组成:射干9 g,麻黄12 g,生姜12 g,细辛9 g,紫菀9 g,款冬花9 g,五味子12 g,大枣7枚、半夏12 g。用水煎煮,去渣取汁液300 mL,饭前30 min温服,2次/d。连续治疗4周。
  1.5 评价指标 ①肺功能:治疗前、4周后,采用AS-507肺功能检测仪(上海伊沐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检测两组肺活量(FVC)、1秒用力呼气容量(FEV1)、最大呼气峰流速(PEF);②血清ECP、LPO、FeNO:于治疗前、4周后,抽取空腹静脉血5 mL,以3000r/min的速度离心10min,取血清液,采用ELISA(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嗜酸性粒阳离子蛋白(ECP)、脂质过氧化物(LPO)水平,试剂盒由武汉金开瑞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提供;使用FeNO检测仪NIOXMINO测定呼出一氧化氮(FeNO)。
  1.6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5.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以均数加减标准差(x±s)表示计量资料,组间比较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比较用配对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肺功能 治疗前,两组FEV1、FVC、PEF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两组FEV1、FVC均高于治疗前,PEF低于治疗前,观察组FEV1、FVC高于对照组,PEF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血清ECP、LPO、FeNO比较 治疗前,两组血清ECP、LPO、FeNO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两组血清ECP、LPO、FeNO水平均低于治疗前,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支气管哮喘是呼吸道疾病的一种,主要由肺炎支原体、腺病毒等感染所致[6]。支气管黏膜受到感染易引起充血、肿胀情况,并分泌大量粘稠物,阻塞气道,导致管道狭窄,使患者出现喉中鸣音、嗜睡、意识模糊等症状[7]。孟鲁司特钠是临床西医治疗支气管哮喘的常用药物,该药可选择性作用与白三烯受体,减轻该因素导致的支气管收缩、嗜酸性粒细胞聚集、黏液分泌量增加等一系列气道反应,但仍有部分患者疗效欠佳,且停药后易反复发作[8]。因此积极辅以有效药物治疗成为临床医患关注热点问题。
  中医认为,支气管哮喘多在气候、饮食等因素作用而引发病变,主要病机为肺气上逆、痰气搏结,其主要病理因素是痰,病变涉及肺、脾、肾三脏[9]。射干麻黄汤出自“医圣”张仲景的《金匮要略·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治第七》,属于治疗支气管哮喘中医经典药方,方中以麻黄、射干为君药,射干可清热解毒、开痰化结;麻黄祛风散寒、开宣肺气;细辛、半夏、生姜燥湿散寒、祛风消痞;款冬花、紫菀化痰止咳,上述诸药皆为臣药;五味子敛肺止咳、滋肾降气,为佐药;大枣补脾益气,为佐使药。诸药联用,以行温肺化痰、止咳平喘之功[10]。现代药理研究发现,射干有解热、平喘及抗炎作用,利于降低气道炎症损伤,改善临床症状;麻黄有利水消肿作用,利于改善气道阻塞及呼吸功能。本研究显示,治疗4周后,观察组FEV1、FVC均高于对照组,PEF低于对照组,观察组ECP、LPO、FeNO低于对照组,说明西药联合射干麻黄汤治疗可有效改善重症支气管哮喘患者肺功能,降低炎症因子表达,减少气道炎症损伤,减轻平滑肌痉挛症状,改善患者呼吸道症状。
  综上所述,中西医结合治疗重度支气管哮喘患者,可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改善预后,临床应用价值高。
  参考文献
  [1]杨宝霞 郑百红 黎萍,等.环境表观遗传学与支气管哮喘的研究进展[J].中国免疫学杂志,2020,36(10):1275-1278.
  [2]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会临床药学分会,中华医学会杂志社,等.支气管哮喘基层合理用药指南[J].中华全科医师杂志,2020,19(7):572-581.
  [3]刘温丽,史艳平,张金虎.支气管哮喘的中医研究进展[J].陕西中医,2018, 39(6):134-136.
  [4]中华中医药学会肺系病专业委员会,中国民族医药学会肺病分会.支气管哮喘中医证候诊断标准(2016版)[J].中医杂志,2016,57(22):1978-1980.
  [5]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会杂志社,中华医学会全科医学分会,等.支气管哮喘基层诊疗指南(2018年)[J].中华全科医师杂志,2018,17(10):751.
  [6]谭晓娟,陈滨,周甜,等.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特点与新药研究进展[J].食品与药品,2019,21(5):419-420.
  [7]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中国哮喘联.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评估及处理中国专家共识[J].中华内科杂志,2018,57(1):4-14.
  [8]邓跃林,吴华杰,柴华,等.孟鲁司特钠联合咳喘三伏贴对哮喘患儿血清IL-4和IFN-γ水平的影响及其机制[J].西北药学杂志,2017,1(1):102-102.
  [9]王维,叶强.中西医结合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研究[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7,35(8):2122-2124.
  [10]喻敏,王慧敏,王少飛,等.加味射干麻黄汤对重度支气管哮喘患者血清ECP、LPO、FeNO及肺功能的影响[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8,18(17):3315-3318.
  (收稿日期:2020-12-25 编辑:陶希睿)
其他文献
【摘 要】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效果。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86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分组,对照组43例给予美沙拉嗪肠溶片,观察组43例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清肠解毒汤治疗。8周后,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氧化应激水平。结果:治疗后,对照组中医症状积分、Mayo评分、结肠黏膜Baron积分、组织病理学Geboes评分均较观察组高(P<0.05); 对照组MDA、LPO较观察组高,SOD较观察
【摘 要】 目的:观察西药联合针刺合瑶药膏治疗寒湿痹阻型膝骨关节炎(KOA)的疗效。方法:选取80例寒湿痹阻型膝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所有患者均予消炎镇痛和缓解关节肿胀治疗,对照组予针刺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瑶药膏治疗,于治疗前及治疗3周后观察关节疼痛目测类比评分(VAS)、静息痛指数分级和膝关节西大略湖麦克马斯特骨关节炎评分(WOMAC),行疗效和不良反应评价。结果:
【摘 要】 功能性腹泻患者越来越多,现代医学治疗显效快,但持续时间短,腹泻反复发作,给病人的工作、生活带来诸多不便,而中医药在治疗功能性腹泻具有很好的优势。文章通过《伤寒论》探讨张仲景治疗功能性腹泻的思路与方法。  【关键词】 功能性腹泻;泄泻;止泻  【中图分类号】R249.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21)15-0112-02  功能性腹泻指经过电子结肠镜等检查
【摘 要】 目的:基于标准汤剂质量理念,建立化湿止咳汤剂的质量标准,为今后化湿止咳汤煎制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方法:制备15批化湿止咳汤,计算出膏率、pH、定性鉴别白术、炙甘草,定量检测甘草苷含量,采用指纹图谱分析方法对化湿止咳汤质量进行综合评价。结果: 三批化湿止咳汤中甘草苷平均含量为0.049 mg/mL,出膏率:15.98%~24.12%;pH为:5.30~5.91,指纹图谱特征峰相识度大于0
【摘 要】 带下病是一类因感受湿邪等导致任带损伤、带下明显增加或减少、伴或不伴有全身症状的常见妇科疾病。明末著名妇科大家傅山对妇科带下病有独特的认识,并在其所著《傅青主女科》中对其进行了详细论述。傅氏认为带下多因外感六淫或脏腑失调引起湿邪损伤带脉所致,治疗上应多从肝脾从手,且用药平和,无一峻品。傅氏有关带下思想不仅继承了前人的经验,也体现了自己的辨治特色。笔者通过研究《傅青主女科·带下篇》所论及证
【摘 要】 目的:通过传统煎药方法与自动煎药机两种不同煎药模式煎药获取的浸出物总量计算浸出率,比较传统煎药和煎药机优缺点。方法:选取9份相同药材,随机抽取 3 份互相构成对照组,共组成3个对照组。每组分别采用传统煎药法、煎药机常压二煎模式、煎药机高压密闭单煎模式煎煮,对三组药物药液浸出物总量进行测定,计算三组的浸出率。结果:通过对三组药液浸出物浸出率相比,采用煎药机常压二煎模式和传统煎药方法所得的
【摘 要】 目的: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对薄荷中铬(Cr)、锰(Mn)、钴(Co)、镍(Ni)、铜(Cu)、砷(As)、硒(Se)、钼(Mo)、镉(Cd)、钡(Ba)、镝(Dy)、铊(Tl)、铅(Pb)含量的不确定度评定。方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其含量,并对测定方法流程分析,确定不确定度来源,计算合成不确定度。结果:各元素的扩展不确定度分别为Cr 0.31mg/kg、Mn
【摘 要】 目的:建立柱前衍生化-HPLC法测定太子参多糖中鼠李糖、葡萄糖、半乳糖和木糖的含量。方法:分别对液相色谱条件、多糖水解和衍生化条件进行优化,比较不同条件下单糖衍生物的峰面积变化,确定太子参药材中多糖水解产物单糖的含量测定方法。结果:在盐酸(3 mol·L-1)110 ℃、30 min條件下水解太子参多糖,1-苯基-3-甲基-5-吡唑啉酮(PMP)衍生化水解的单糖产物。液相色谱条件:色谱
【摘 要】 唐宗海所著《血证论》强调水火气血互相维系作用及变化,重视脏腑病机不同特性、症状,并提出了血证治疗四法:止血、消瘀、宁血、补血,对后世产生较大影响;目前,眼底出血性疾病是眼科的多发病之一,单纯的西医治疗往往预后不佳,并且易于复发,故以《血证论》思想指导治疗眼底出血性疾病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关键词】 唐宗海;血证论;治血四法;眼底出血性疾病  【中图分类号】R249.1 【文献标志码】
【摘 要】 目的:观察桂枝加厚朴杏子汤加减联合艾灸治疗寒饮停肺型慢阻肺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0例慢阻肺寒饮停肺证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西药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桂枝加厚朴杏子汤加减联合艾灸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治疗时间、生活质量变化以及1年内复发率。结果: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平均治疗时间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组间及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