曝光英特尔最新机密

来源 :微型计算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dfghjk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期闹得沸沸扬扬的美俄间谍案提示我们,即便在和平年代,间谍仍可能潜伏在你的身边。各种机密信息可能因为各种原因,被人有意或无意地泄漏出来。如身处IT一线的笔者近日便在邮箱中收到了一套由署名为“SR-71”人士提供的,有关英特尔处理器,图形核心,芯片组未来发展状况的10张谍照。那么这些谍照暴露了什么机密?英特尔处理器,芯片组会发生怎样的变化?接下来就请大家随笔者一起,充当一次“间谍”,对这些照片进行仔细地判读。
  
  谍照1:与Clarkdale核心类似的Sandy Bridge架构
  
  从第一张谍照来看,英特尔下一代Sandy Bridge核心处理器的整体架构与Clarkdale核心类似,PCI-E控制器整合进CPU内部,所有的Sandy Bridge处理器都拥有一条PCI-E 2.0 x16总线,用于连接独立显卡。同时,Sandy Bridge依旧采用了带宽较低的DMI总线与主板芯片组相连,完成与硬盘、声卡、网卡等低速设备的通信。同时,Clarkdale处理器上的FDI可变显示传输接口也被完整继承。Sandy Bridge处理器将通过该接口将图像信号传送给H6X系列芯片组,再通过显示输出控制器将图像输出到显示器上,不会占用带宽仅2GB/s的DMI数据传输总线。那么从内在来看,Sandy Bridge处理器是否存在改变?不要着急,请接着往下看。
  
  谍照2~3:采用第二代晶圆制造,默认频率大幅提升
  
  第二张照片验证了Sandy Bridge将使用新一代32nm晶圆制造CPU和图形核心,彼此融为一体的传闻。而Clarkdale核心产品由于使用不同的晶圆制造图形核心和CPU部分,分开封装,因此存在成本增加、通信延迟增大的弊端。在制造工艺上,根据笔者获得的其它资料显示,Sandy Bridge的CPU和图形核心部分还是略有不同。英特尔通过改进,在CPU部分的制造上引入了第二代Hi—K介质,而处理器的金属栅极等其它部分材料和目前技术相同,这样做的好处是进一步提升频率空间,降低发热量和漏电电流。在集成的显示核心部分,英特尔依旧使用传统的第一代Hi—K介质和金属栅极制造,与Clarkdale相同。
  第三张照片则显示出新一代32nm制造工艺带来的好处。从英特尔给出的处理器频率来看,采用Sandy Bridge核心的高端处理器默认工作频率就高达3.4GHz。再加上睿频技术的支持,英特尔下一代处理器无需用户设置,就可自动达到3.8GHz的恐怖频率。显然随着工艺制程技术的发展,默认频率为4GHz的处理器将在不远的将来诞生。
  通过Sandy Bridge的高频产品,我们也可以看出,英特尔的32nm制造工艺已经完全成熟了。不仅如此,英特尔还宣称他们将提前发布Sandy Brigde处理器,从原定的明年第一季度提前至今年第四季度。
  
  谍照4:加强浮点性能——全新AVX指令集整装待发
  
  除了制程、工艺的改变,第四张谍照显示,新一代Sandy Bridge处理器还将使用一种名为AVx的新型指令集,AVX即英文Advflnced Vector Extensions(高级矢量扩展指令集)的缩写。
  所谓矢量,是指带有方向的标量。比如物理学中最常见的速度就是一个矢量单位,谈及速度,必定同时表明了物体的运动方向和运动速率。目前的很多计算都需要矢量的参与。比如最常见的有可以无限放大的矢量图,力学计算也需要矢量参与(物理加速就有大量的矢量计算),3D计算中也包含了大量的矢量运算等。
  传统的CPU只能依靠128位的浮点引擎来处理矢量计算,速度较慢,效率也不够高。而AVX指令集将计算位宽由128位升级至256位,一次计算就可以处理更多数据,理论上最高可以将每秒浮点操作数提高一倍。另外,AVX还使用了新的256位元函数,在操作和排列中效率更高,存取数据速度更快。不过要使用AVX指令集,需要CPU在硬件上做出改变。为此英特尔为Sandy Bridge核心增加了多个256位端口,用于处理AVX指令,浮点寄存器也彻底更改为256位,保证AVX指令的全速运行,为处理器提升性能打下了基础。
  兼容性方面,AVX完美兼容之前的SSE指令集,编程人员不需要任何改变就可以让传统的SSE命令运行在AVX架构上,系统会自动在高位(超出SSE指令集128位的部分)添加O,保证数据的平滑兼容性(和X86指令运行在X64架构上非常类似,都是在数据高位添加O补全)。不过这种兼容性也是有代价的,如果存在SSE的128位指令和AVX的256位指令混合编码的情况,指令需要不停地切换,寄存器也需要不停地做额外的高位保留操作,因此可能会损失性能。换句话来说,在AVX最初引入并使用的一段时间,如果软件编程无法跟上,我们可能很难看到新的指令集带来的系统性能提升。
  而从第4张谍照中的文字来看,该指令集将主要增强CPU在图形处理、视频、音频处理等方面的性能。不过笔者认为,由于具备物理运算特性,该指令集也很可能具备提升CPU物理运算性能的能力,对于NVIDIA PhysX来说,这并不是一个好消息。最后需要补充的是,AMD也将在下一代处理器中加入AVX指令集,而Windows 7 SP1操作系统则将正式支持这种指令集,想要体验它的读者一定要升级操作系统。
  
  谍照5:向显卡学习的英特尔新一代处理器命名方式
  
  第五张谍照显示,英特尔并没有打算将下一代新处理器命名为类似Core i8之类的全新名称,而是继续使用了现有架构。不过英特尔更新了处理器的尾数,将传统的三位数命名提升至四位数。
  从照片来看,新处理器命名由四个部分构成,其中第一部分是品牌和系列名称,比如“Intel Core”代表厂商和型号;第二部分是“i7”属于具体定位档次,可以推测出将依旧保留i7、i5、i3高中低三类不同定位的产品;第三部分是产品的具体型号数字,比如图中的“2600”,其中“2”属于细分的系列,可以认为是第几代处理器,类似Radeon HD 5870的第一个数字“5”,后面的“600”则代表具体型号,数字越大性能越强。
  最后一位字母则是产品的特别编码。如果产品型号没有任何字母,就是常规产品。而如果跟有“K、S、T”这样的附带编码,则意味着它是一款特别版产品。其中K代表不锁倍频,适用于超频玩家,S代表节能型产品,T代表超低功耗产品。如下代Sandy Bridge处理器中的Core i5 2500将是一款常规锁倍频产品,默认核心/显卡频率为3.3GHz/850MHz,TDP 95Wo而Core i5 2500K的默认核心/显卡频率/TDP功耗,与 Core i5 2500完全相同,唯一的区别就是不锁倍频。Core i5 2500S则是锁定倍频,默认核心/显卡频率降至2 7GHz/850MHz,TDP只有65W的产品。最节能的Core i5 2500T,默认核心/显卡频率更进一步降低至2.3GHz/650MHz,TDP也大幅度降低到45W,是专门为超低功耗平台设计的产品。
  英特尔更改产品命名方式并增加附带编码的转变。让我们似乎看到了一丝显卡的影子。如果英特尔打算长期使用Core i7/i5/i3系列的话,新的产品名称命名方式的确非常适合。至少英特尔可以在Core i7 9000系列到来之前都不用努力设计产品名称了。对消费者来说,除了后缀名外,数字越大,性能越好,识别起来也更容易、更方便。
  
  谍照6:来势汹汹——即将发布13款台式机CPU
  
  第六张谍照令人吃惊,英特尔发布的第一波Sandy Bridge处理器就有13款之多。不过仔细分析下来,除了节能版、超频版等特殊版本处理器外,对DIY用户影响最大的正式版本产品有5款。它们是Core i7 2600、Core i5 2500、Core i5 2400、Core i3 2120和Core i3 2100;这五款处理器的TDP除两款新型Core i3为65w外,剩余的处理器都是95W。我们下面的表格列出了所有Sandy Bridge处理器的主要规格,包含节能版、特殊版在内。
  此外,根据笔者获得的其它资料显示,所有Sandy Bridge处理器都将支持双通道DDR3 1066或者DDR3 1333内存。同时,这些处理器也提供了对笔记本电脑内存的支持。这样做可以方便迷你设备直接使用小型内存以节省空间。需要注意的是,所有的Sandy Bridge处理器均内置了英特尔HD显卡,只是频率略有不同而已。
  
  谍照7:支持视频转码、蓝光3D——英特尔HD显卡功能增强
  
  令人激动的是,Sandy Bridge处理器内置的显示核心,在功能上较上代产品有了明显提升。第七张有关英特尔下一代集成显示核心特性的谍照,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Quick Sync Vidco”功能表明英特尔HD显卡将具备视频转码功能。虽然对于NVIDIA与AMD来说说,用显示核心流处理器的并行运算能力,进行视频转换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但英特尔之前的集成显卡完全没有这方面的设计,只能依靠CPU软解码。因此在新一代HD显卡上,英特尔也打算加强集成显卡的通用计算能力,增加对视频转码的支持,缩短转换时间的消耗。不过目前英特尔没有给出HD显卡的具体信息,也不太清楚转码主要依靠显示核心流处理器独立运算,还是需要CPU和GPU同时进行计算,笔者估计前一种可能性更大。
  而“STEREOSCOPIC 3D BLU-RAY”则显示,在蓝光3D问世之际,英特尔下一代集成显卡也将对蓝光3D提供支持,并集成了HDMI 1.4接口。不过该照片并没有说明,英特尔新的集成显卡是否支持蓝光3D MPEG4-MVC硬解码,仅仅是表示支持蓝光3D。如果需要软解压的话,很多用户可能仍会配备独立显卡,不会使用集成的HD显卡。
  最后则是常规的性能增强。英特尔的集成显卡每次都带来一定的性能进步,在Sandy Bridge上也不例外。不过游戏玩家最好对英特尔的集成显卡不要抱太大希望,它仅仅比之前的产品更好而已。目前英特尔尚未说明新的HD显卡是否支持DirectX 11,从现有资料来看,它将继续停留在DirectX 10上,不会加入新的API支持。不过我们也不排除英特尔在正式发布产品时宣称产品支持新API的可能性。
  
  谍照8:更智能的睿频——GPU也加入自动超频
  
  第八张照片中的“Sandy Bridge Graphics with Dynamic Frequency”文字则向我们显示,从Sandy Bridge开始,英特尔处理器的睿频技术将不只包括处理器,图形核心也将加入进来。图形核心将在占用率较高的游戏或图形程序中自动提高频率,增强性能。从表1英特尔Sandy Bridge处理器规格表来看,每款Sandy Bridge处理器都将具备这个特性,其图形核心默认频率后都跟有一个动态频率参数。其中Core i7 2600K的图形核心在开启动态频率调节后,频率可由默认的850MHz上升到1350MHz,频率提升幅度达58%,远远超过了目前任何一款整合图形核心的工作频率。这说明处理器的制程工艺更新也让图形核心受益匪浅。
  
  谍照9:专为Sandy Bridge打造的6系芯片组
  
  相比AMD的长久坚持同一接口而言,英特尔频繁更换接口令人感到无所适从。第九张谍照再次证实了Sandy Bridge平台将使用LGA 1155接口,因此目前正在市场上热销的P55,H55主板都将肯定无法使用即将发布的Sandv Bridge核心处理器。所以英特尔带来了代号为“Cougar Point基洼岛”的6系列芯片组,与Sandy Bridge处理器进行搭配。
  其中面向DIY和家庭用户的主要有以下三款新品:P67、H67和H61。它们将分别占据高端、高端和中端、低端三个市场,接替前代产品的地位。尽管定位不同,这三款芯片组却有三大共性:
  首先,P67、H67和H61芯片组将开始正式采用PCI—E 2.0总线,这也就意味着6系主板上的PCI-E X1插槽将具备单向500MB/s的带宽,因此较只使用PCI-E 1.0总线的5系列芯片组而言,它能更好地发挥出像USB 3.0、SATA 3.0扩展卡之类设备的性能;
  其次,这三款芯片组都不会配备PCI插槽。英特尔认为PCI插槽已经存在太久时间,带宽太低,不能适用于当今主流设备,因此果断将其抛弃。不过为了方便用户使用像PCI声卡、PCI网卡等老设备,一些主板厂商会在6系主板上配备PCI—E转PCI桥接芯片,为用户提供额外的PCI接口;
  最后,整个6系列芯片组仍不支持USB 3.0,用户如想使用USB 3.0的话,只有采用那些集成第三方USB3.0芯片的主板产品。
  当然,由于定位不同,这三款芯片组也存在很多不同点。用于接替P55的P67,由于定位高端玩家市场,因此它不能使用Sandy Bridge处理器的内置显示核心,但却可以将处理器的PCI—E x16总线拆分为x8 x8的配置形式,因此可以组建像CrossFireX这样的双卡互联系统。而SLI技术由于需要NVIDIA授权,因此主板厂商向NVIDIA支付权利金后,才能提供支持。除此之外,P67还提供了6个SATA接口,其中2个可以支持SATA 3.0,其它4个则仍为SATA 2.0规格。
  而面向主流用户的H67芯片组则可以支持Sanay Bridge的内置显示核心。但无法拆分处理器的PCI-E x16,总线,只能使用单块显卡,其它规格方面H67和P67基本相同。最低端的H61芯片组则主要用于接替G41,因此在功能上有大幅削减,不支持RAID、SATA 3.0,只;if4个SATA 2.0接口,USB 2.0接口数量也被降低到10个。
  
  谍照10:不会放弃老产品
  
  对于老用户来说,由于需要更换主板、处理器等主要配件,因此要采用Sandy Bridge平台的话将付出较大的代价。好在英特尔并没有完全抛弃老用户,第十张谍照显示在Core i7 980X推出后,英特尔将在LGA 1366平台推出一款Core i7 990X。这款处理器相比之前的Core i7 980X只是将主频提高至3.46GHz,Turbo频率提升至333GHz,其它参数基本上没有什么变化。而在现在主流的LGA 1156平台上,英特尔不仅将推出像Core i3 540/550、Core i5 760、Core i5 655K这些中端产品,还会发布Core i7 880之类的高端产品。与之前的产品相比,这些产品也主要是在频率上有所改进,在技术特性上并没有大的变化。
  此外,根据笔者获得的消息,即便是陈旧的LGA 775平台,英特尔也没有放弃更新。英特尔将很可能在2011年第一季度推出,性能强于Pentium E6700的Pentittm E6000系列新品,以及性能强于Pentium E5700的Pentium E5000系列高频产品。而Celeron系列也将同期推出最后一款新品(性能强于Celeron E3500/E3400)。在2011年第二季度,英特尔将发布基于Sandy Bridge架构的低端处理器,接替Pentium E的位置,第三季度则会发布用于接替Celeron E系列,采用Sandy Bridge架构的超值型处理器。
  因此,在很长时间内,对于老用户来说仍是“有枪有弹”,无需担心升级问题。
  
  总结:继续和摩尔定律赛跑
  
  在本文的结尾,笔者还将透露两个数据:
  1 英特尔将把32nm产品对45nm产品的比例,从2010年第三季度的20%:80%,逐步提升至2011年第四季度的50%:50%。
  2 LGA 1155平台在2010年第四季度问世后,将迅速扩张。到2011年第二季度,LGA 1155将占据40%左右的市场份额。LGA 775平台将由现在的60%左右降低至30%。
  可以看出,在目前竞争对手处于弱势的情况下,英特尔依旧在紧紧追赶着摩尔定律。英特尔就像钟摆一样精确,秉承着Tick-Tock的声音,一步一步地挑战着技术高峰。2011年英特尔依旧将占据性能优势,至少在AMD全新的“推土机”架构发布前,仍可以做到游刃有余,而英特尔本身所具有的制程优势也会继续维持下去。到2011年下半年,英特尔有可能进一步推出22nm制程的产品,以更低功耗和更高频率领跑市场。对于用户来说,未来,确实值得期待。
其他文献
日本地震引起中国内地半导体及手机界恐慌,缺货成了近期拜访朋友的主要话题,到底日本地震对中国内地产业的影响有多大?  个人原以为中国内地半导体及手机产业相对低端,日本地震对产业的影响可能有限,不过调查之后才发现完全不是这样,虽然中国内地厂家直接的供应商中日本厂商不是很多,不过供应商的供应商却到处充斥着日本厂商的身影,可见日本在IT产业的影响力这些年并没有随着产业升级走向衰落,而是向着更基础的部分升级
在日益加剧的工作和生活节奏中,大部分人很难抽出时间以及花费大量金钱投入到健身房的健身运动中去,所以更为方便和大众化的健身活动必然会受到大众的欢迎Wii Fit的出现解决了人们这一问题。我们不再需要频繁地来往于健身房与办公室之间,而是购买一台游戏主机和一套健身配件,足不出户即可集娱乐和健身于一体。任天堂在Wii Fit上所灌输的理念,就是游戏不再是孩子们的专利,而是要让所有的人都参与到游戏中来,这样
每年夏天是显卡领域最热闹的时候,NVIDIA和AMD通常都会推出当年最重头的产品。果然,今年6月NVIDIA率先发布代号GT200的GeForce GTX280/260图形显卡,其超强的性能与新加入的物理计算能力让所有游戏玩家兴奋不已。而AMD呢?似乎也在密谋着下一代RV770产品的上市计划。按照常理,晚于竞争对手上市,AMD必然拿出比竞争对手更强悍的产品,因此RV770 PK GT200——成为
不管哪个领域,标杆和榜样都是存在的。  笔记本电脑也不例外。  轻薄、娱乐、商务……各种类型的笔记本电脑都有自己的王座。  而各种代表了笔记本电脑最高水准的顶级机型总是陆陆续续地不断出现。  而我们要做的,就是把它们集中起来。  让大家看看笔记本电脑的最高水平到底是何种程度。  没错,它们都是明星中的明星。  风范自然成。  所以想把它们请回家的朋友,你得具备两个条件:  一是有实力。  二是有诚
在金河田中国风陶瓷、竹画、竹简、丝绸、脸谱机箱发布之后,受到了许多家庭用户的欢迎,给市场上掀起了阵中国风产品的设计热潮。如今,金河田再次发布了新款的中国风窗花机箱。  金河田中国风窗花篇机箱整体采用黑色色调,前面板和侧板都应用高亮烤漆处理,其设计精髓位于前面板中段——可左右滑动的窗花舱门,使用感觉就像是在滑动贴了窗花纸的窗户样。当窗花舱门位于左侧时,用户可以使用前面板右侧的前置l/O接口、开关键和
键鼠产品一直是网吧业主容易忽略的产品,只追求便宜价格,其余的都不关注。但不得不说,键鼠一直都是网吧里更换最频繁的设备,这其中既有上网用户不爱惜产品的缘故,也有因为业主选择了品质不好的产品所致。为了节省一点钱,在半年甚至更短的时间内频繁更换产品,得不偿失。  网吧键鼠被诟病的普遍问题有三点,其一是键盘容易出现卡键现象;其二是键盘渗水会造成电路板短路;其三是鼠标使用了劣质方案,造成定位不准。此外,部分
不久前,APU揭开了它神秘的面纱,正式与我们见面。本次评测中,我们为大家带来了两款APU平台新品,分别是体形小巧的微控智能ITX-AF2S1A主板和扩展性丰富的梅捷SY-E350主板。接下来就让我们共同体验他们带来的精彩。    微控智能ITX-AF2S1A主板    如果说功耗是APU平台的优势,那么“体型”也一定是APU平台的亮点。这不,由微控智能送测的ITX-AF2S1A主板,就正好让我们一
一体台式机概念的强化,让我们对简约商务充满了遐想。在商务电脑三大基本要素“稳定、高效、安全”之外,另一大要素“简约”随着一体台式机的出现而被提高到了一个非常显著的位置。摆脱电脑主机的桎梏,品味简约商务的极致,一体台式机带给我们的不单单是空间的释放,还有思维的飞扬。联想新近发布的扬天$700一体台式机,在前代产品的基础上进行了全方位的变革。不但配置更高、屏幕更大,而且黑曜石般的外观更具高端商务气质。
一直以来,国外品牌2.4GHz无线键鼠套装的价格都居高不下,国产品牌的套装价格也在300元左右,而杂牌、白牌2.4GHz无线键鼠套装的价格尽管只要150元左右,但质量难以保证。目前雷柏推出了仅售238元的2.4GHz无线键鼠套装——雷柏8100,成为办公用户及搭建数字家庭平台的实惠之选。  雷柏8100的2.4GHz光学鼠标具有1000dpi分辨率,滚轮上方有dpi调节按键,可实现500dpi和1
前几期我们向大家介绍了西部数据WD Cawar GP系列节能硬盘的有关情况,日前,WD Caviar GP系列首款产品上市了,容量为1TB,型号为WD10EACS。  WD10EACS是否如宣传的那样节能呢?我们用希捷750GB(ST3750640AS)和日立1TB(7K1000)硬盘作了对比。在相同平台下,我们计算整个平台耗电量,采用WD10EACS的平台空载和满载状态下比使用ST37506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