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和谐世界理念看中国与国际法律制度

来源 :法制与社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ngjianfei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指出国际法律制度是构建和维护和谐世界的法律基础和法律工具,中国作为和谐世界理念的倡导者,在国际法律制度的制定、运用等方面确实还存在着不足,对此必须有清醒的认识并予以改进。
  关键词和谐世界 国际法律制度 中国
  中图分类号:D920.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592(2009)09-068-01
  
  国际法是构建和维护和谐世界的法律工具和法律基础,但面对新的国际形势,和谐世界呼唤国际法律致力于自身的和谐建设和完善。中国作为和谐世界理念的提出者,一直重视运用国际法律制度来维护世界的和平与安全。但我们不能忽视,中国在国际法的制定和运用等方面还存在着不足。本文通过对这些问题的分析,强调中国应该以更加积极的态度融入国际法律制度建设中去。
  
  一、中国在国际法律制度方面的现状
  
  中国是和谐世界理念的倡导者,是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的重要力量。国际法对于和谐世界的构建具有基础和保障作用。而目前中国在国际法律制度的现实参与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
  一是在国际立法上虽参与但观望过多。中国作为联合国的创始会员国,又是安理会的常任理事国,这是中国在国际社会有一定影响力的资本之一。但在其它许多国际组织和国际制度中的发言权和影响力仍然较小,因此在许多国际制度的制定、运作和发展过程中,中国很少主动提出新规则,在许多国际制度的创立、加入和发展中往往采取观望的态度。这是中国在国际组织的参与和合作过程中不能有效发挥自己的影响力的原因之一。
  二是在守法方面是被动的接受。相对于西方国家来说,中国是现行国际法体系中的一个后来者,对现行国际制度和国际规则,大多是被动的接受和滞后的加入。“当‘新国家’进入国际社会之时,他们认为遵守国际法习惯和国际条约的原则是他们的义务(相应的也是权利),而很少声称拒绝接受,甚至总是寻找法理依据来证明为什么他们必须服从它”。①如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在14年零6个月的谈判过程中,中国要与国际社会接轨,就得接受西方发达国家制定的贸易规则,就得让步。即使到今天,一些西方国家仍然不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这从多个贸易摩擦中就可以看出来。
  三是在执法运用上能力较弱。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深入,中国对于国际制度和国际组织的参与更多了,这在一定程度上显示了中国在国际社会中大国地位。事实上中国对国际制度的实际参与和运用能力相对较弱。在国际司法方面,中国大赞国际法院在解决国际争端中的作用和公正性,但是中国对国际法院的利用极少。在解决与其他国家的争端时,更多的是用政治方法,而几乎没有诉诸国际法院。这也许跟中国人“不愿对簿公堂”的传统法律文化有关,但这毕竟使中国运用国际法律的能力大大折扣。
  
  二、中国在国际法律制度方面应积极探索
  
  首先,更新观念创新理论。随着国际政治经济交往的进一步发展,中国要真正融入国际社会,首先在观念上不能死抱传统理论。一些传统的公认的国际法原则必须适应客观环境的变化,要在国际法的实践中,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被赋予新的含义。国际法本身是一个开放的实践的体系。正如钱其琛所言:“我们并不认为现存的秩序和游戏规则是完美无缺的。但如果不能够参与其中,我们也就很难做到趋利避害,也就很难改造其中不合理的部分。”②当前,国际社会的一个现实问题就是国际法的发展还不完善,很多理论观点不统一,而每个国家都在根据自己的需要创设理论。中国应发挥出自己的潜能,创设出更多的国际法新理论,为我国参与国际活动提供理论支持和依据。
  其次就是善于实践和运用。国际法本身就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国际司法更是在实践中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完善的,运用国际法律制度必须通过实践参与才能更好地掌握。美籍学者熊玠强调:“国际法不应仅是官方文件或学者们所说的那种东西,它还必须在由司法法庭决定的具体案例中得到检验,或者由国家的实践来加以具体化。”③中国只有利用国际法律制度,才能真正保障中国的国家利益。有理由相信,随着中国的不断强大,在国际法律制度方面的贡献将会越来越大,运用国际法律制度的能力会越来越强。
  总之,和谐世界观是中国为维护自身的战略利益而影响世界的新理念和新方式,在外交实践上,体现了中国与世界正经历从“和平共处”到“和谐相处”的变迁。这种反映中国文化特色的和谐观如何得到世界各国的认同,需要各国的自觉行动。关键是作为和谐世界首倡国的中国如何去实践这种理念。以此反观,对于国际法律制度,应当以更为积极开放的姿态,用更为广阔的世界视野来看待和容纳,同时积极地学习和掌握各种具体的原则、机制、程序,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适时进入并有效地充分地加以利用,从而树立中国的国际形象,为推动国际社会各方面的和谐发展而努力奋斗。
  
  注释:
  ①LouisHenkin.HowNationsBehave,ColumbiaUniversity.1979.
  ②钱其琛.外交十记.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390.
  ③[美]熊玠著.余逊达,张铁军译.无政府状态与世界秩序.浙江:浙江人民出版社.2001.2.
其他文献
自20世纪50年代中国逐步建立起具有时代特色的医疗保险体系以来,医疗保险制度在提高保障水平、减轻职工家庭负担,促进社会稳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发挥了巨大作用。然而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越来越注重对自身精神权利的保护。本文首先对精神损害这一核心概念的定义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从精神损害赔偿的适用范围和赔偿额的计算原则入手,来
我国在入世承诺中选择司法机关和行政机关行使司法审查权,即行政复议和法院司法审查。但是我国承诺的是法院司法最终审查制度,即所有行政复议都不是终局性的,都要赋予当事人
日耳曼民族在与罗马社会融合过程中创造了多种产权类型:共同所有权;免税所有权;受益人所有权;付费所有权;服役所有权。封建的土地所有权形成了两级所有权:即国王的最高所有权
教师讲解的水平与能力如何,直接影响着体育教学的效果.在教学教程中,为了让学生掌握正确的技术动作,教师的讲解要使学生听得懂,有利干学生技术动作的掌握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期刊
根据学生的数学基础和思维能力,对学生进行分层教学,更能体现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有利于对学生进行个性化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因而能较好地提高数学教学效果.
数学课作为基础学科,其特点和功能决定了它是适合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学科之一,因为人类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离不开人类生活,数学教学中对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是每个教育工作者
翻译是思想交流的桥梁和接力,它使得不懂得原语言的人通过译文懂得原文的思想观点,表达的情感以及作者的写作意图等,翻译是技巧又是科学,进行翻译应该既有理论又有实践,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