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孩子,请不要再做这5件事

来源 :人生与伴侣·共同关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ng2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不要剥夺孩子的周末时光
  
  一位老师在听一节美术课的时候发现一个小男孩并没有在画画儿,而是在写作业。
  这位老师马上问他:“你怎么不画画呢?作业等到你回家再写不行吗?”这个六年级的学生说:“我回家2天,我妈妈给我报了3个班。一个是奥数,一个是作文,还有一个是单簧管。”
  老师又问:“那你不是还有半天时间吗?”大家猜猜他是怎么回答的?他说:“这得由我妈妈决定。”
  通过这个故事,我们知道了孩子们在周末到底做了什么事情,有没有他自己最想做的事情。而这样的周末结束后,我们再看看周一孩子们的状态?大部分孩子们是带着满脸的疲惫与倦怠开始他们新一周的校园生活的。
  难道这都是学校单方面给的压力吗?我想,这是值得我们所有人反思的。
  不要过分干涉孩子的兴趣和选择
  清华附小在主题教学方面一直在不断尝试将各种优势资源进行整合,其中,“1 X”课程的一个传统就是每年一次的戏剧展演,它要求全校每个班级都要参与进来,各班家长可按照个人意愿自行选择是否参与。
  有这样一位忙碌的爸爸,百忙之中好不容易来到了学校,可是排练进行到一半的时候他就提前退场了。究其原因是他的孩子演了一块一动不动甚至连一句台词都没有大石头。
  事后,他给班主任发了一个短信,短信的内容是凭什么让我的孩子扮演大石头?老师回复他说:“这是您孩子自己选择的。”听到这个答案,他有一点缓和。
  没想到孩子回家后听到了父母之间的对话。第二天上学的时候孩子将下面的这些话转述给老师,“儿子你怎么那么没出息,你怎么偏偏选择一个大石头?老师既然说自愿选择,你怎么不选点好的?你爸爸当年可是班长!一直是班级最优秀的!你一个男孩选一个大石头,还拿一个剪子剪纸,这将来还有什么大出息?”
  老师听完后心情非常复杂。难道选择一块安静的石头,在一旁默默地观察别人演出,分享别人的精彩不是一件值得称道的事情吗?难道剪纸就不可以是一个男孩的爱好吗?
  不要错过了孩子的成长
  第三个故事起源于一首诗。诗是这样写的:
  每次,听到你下班回家的脚步,我的心就像好不容易完成了一幅拼图。
  爸爸,我们这个家是一块拼图也不能少的。
  我想起我们的学生里写出了类似的日记。三(2)班的一个学生这样在日记中写道:我的爸爸工作非常繁忙,经常半个月都看不到他的一個影子。好不容易他不用上班了,可是也总是三更半夜才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家中。妈妈安慰我说他在我的脸上亲了一下,但是我并没有感受到。
  前两天的音乐课上,老师领我们唱《爸爸去哪儿》的主题曲。唱的时候我一直在想,虽然我爸爸不是明星,但是我特别想向电视台申请一下,让我爸爸也参加《爸爸去哪里》这个节目。这样,我的爸爸就可以不用工作,不受任何干扰地和我一起生活一段时间,让我享受和爸爸生活的幸福时光。
  这就是我要讲的第三个故事,希望我们大家一起想想,现在的家长真的不容易啊,他们都在忙什么呢?有什么事情比孩子的成长还重要呢?
  不要将教育的责任都转嫁到老师身上
  我要讲的第四个故事和年轻教师有关。我们学校有一位比较年轻的一年级老师,她们班的孩子刚上学,家长们都相当谨慎,由此产生的各种问题需求特别多。
  其中一个要求就是要她把所有孩子的情况都跟各自的家长叙述一遍。因为老师白天不能打电话,所以她只能在晚上一一与各位家长沟通,每次一打起来就要打个一小时左右。粗略算下来,如果一个班40个学生的话,这位老师的工作量是多少呢?她至少要打四十小时的电话。
  这难道不是教育的困惑吗?难道教育仅仅是老师的责任吗?家长难道可以将所有的责任都转嫁到我们的老师身上吗?我认为这些都应该引起我们所有人的反思。
  不要因为爱让孩子失去了自我
  下面我要讲的最后一个故事也许有点极端,但是确实发生过。这个孩子每天早上是不来上学的,因为他要睡到自然醒。自然醒的概念是什么呢?家长给出的答案是八点半到九点半之间。可是学校的时间安排是早上八点正式上课。
  在这中间,这个小朋友还曾经遇到过这样一件事情。在我们的趣味运动会上,上场以前家长拿着水瓶,让他喝口水再去。孩子因为怕耽误班里的比赛成绩,并不想这样做。在家长再三地要求下,孩子无助地哭了。因为他不知道该往前跑,还是听家长的话喝水。
  以上就是我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就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五个教育小故事。也许,这五个故事不能全面地代表目前教育出现的问题,从教育学上讲可能也不一定对。但是至少可以反映出一些问题与困惑。
  家长到底该怎么办?是一味地推卸责任、放任不管还是盲目跟从?我相信,这些都是值得各位深思的。
  (摘编自微信公众号“京城教育圈”)
其他文献
董明珠“前任”、格力创始人、前任董事长朱江洪出版的自传《我执掌格力的24年》在商界掀起风波。自传中,朱江洪为格力的一段往事“正名”,被解读为“开撕董明珠”。  自2012年去職以来,5年中大多数时间保持“沉默”的朱江洪突然发声。有人认为这是不平则鸣,有人认为这是不甘寂寞,更有人揣测这是格力新老势力的列阵、遥指明年将要进行的董事会换届。  2017年7月21日,广东佛山,朱江洪的自传签售会上,72岁
9月19日凌晨5时,浙江省桐庐县芝厦镇,91岁的老人叶增炎因住房失火殒命在房内。经桐庐县公安局鉴定,老人为失火而亡。  这一起普通的失火致人死亡的事故,却迅速引发了网友的巨大关注和哀思。因为,这位老人是位刚强的抗日战士,他的妻子很多年前以为他已牺牲而自杀殉情。  回忆往事,他曾坚定地说:“中国一定强!那八百壮士宁愿死,不投降,中国一定强……”  家人被杀,17岁少年愤而从戎  叶增炎入伍的经历极为
2016年3月22日,在三亚参加澜湄合作首次领导人会议的中国总理李克强,与其他五国领导人身着同款“新中式”礼服出现在公众视野中。这套颜色亮丽的礼服,以刺绣的方式,将代表六个国家的六朵国花用水纹串联,表达了“细水长流”的美好期盼。  这套礼服的构思出自一位河南的女设计师之手,她是中国首位国际模特大赛冠军,Maryma服装品牌创始人,著名时装设计师,她的名字叫马艳丽。  化繁为简传播传统文化,做融入生
作为肿瘤临床工作者,医生们常遇到类似问题:“我爱人平时身体很好,从不打针吃药,为什么查出来是癌症晚期?单位每年也体检,这个结果我们实在不能接受。”“上个月刚刚体检过,B超检查正常啊,为什么现在肿瘤已经无法切除?”……百姓对健康体检的理解确实存在不少误区。  体检的误区  首先需说明的是,肿瘤预防是一个分级体系,一级预防是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避免高危致癌因素,提高防癌意识,“防癌于未然”,因此预防癌
2017年3月30日下午,中国排协发布女排集训通知,通知显示:郎平担任中国女排的总教练。从主教练到总教练,郎平似乎是升官了,而此时的郎平其实刚刚在美国做完手术,目前尚在恢复期。总局和排管中心的“颇有诚意反复沟通”,过程很艰难,但最终还是奏效了。    考虑到郎平的身体状况,人员安排也做出了一点变动,给郎平当了三年助手的安家杰担任执行教练,保留奥运冠军教练团队的原班人马,增补了曾在奥运会前短暂担任陪
如果22年前的事情没有败露,刘永彪仍然是那个“了不起的人”。他是南陵县第一个在青年文学杂志上发表文章上的人,也是第一个获得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称谓的人。  22年前,浙江省湖州市织里镇一家旅馆内发生了一起惨案,旅店老板一家三口及一名旅客被人杀害。案发后,警方展开追捕,在客房内发现了烟头、脚印等。由于技术手段受限,案件迟迟未能侦破。  2017年8月14日,浙江省湖州市警方宣布,22年前的重大杀人案件破
中国已迈入4G时代,流量像水和空气一样,成为人们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手机网民超7亿,用户月均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超1.5G。“机”不离手,是刷机成瘾还是生存需要?“流量一族”的生活到底更美好,还是更焦虑了?  月均1.5G,流量去哪儿了  对于65岁的北京市民王丽霞来说,手机已经成了老年生活的重要保障和最大乐趣。  出门前,打开手机约辆车;到饭点,用软件叫个外卖;临睡时,躺在床上看看剧;闲暇时
篮球场上,谦和的姚明绝对是好队友的典范,但如果他的搭档是处于食物链顶端的男人——英国探险家贝尔·格里尔斯,会发生什么?  你看过玩攀岩的姚明吗?  在美国南加州的马里布溪州立公园,姚明遇到了或许是他退役之后最艰难的一次身体挑战。  跟着贝爷,姚明遇到的第一道难关就是在悬崖峭壁上靠着绳索摸索前进,结果刚踩上第一脚,表情就痛苦不堪。  “右脚有老伤,如果做支撑脚的话,就会疼。”姚明一边爬一边说。  但
近日,央视游泳专项记者在社交平台发布文章,透露宁泽涛曾两次阻止其揭露真相,引起網友无限感慨。宁泽涛在微博上晒出自己的训练照,并表示“丹可磨而不可夺其色,玉可碎而不可改其白”,表明了他面对这一切的态度。  虽然早在2013年国内游泳冠军赛上就打破了100米的全国纪录,但宁泽涛真正的爆红,还是要追溯到2014年的亚运会上,50米和100米相继夺冠,两个接力也摘得金牌,成为最大赢家。伴随着优异的成绩,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