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文化旅游线路的开发思考

来源 :现代交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mo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茶文化是我国几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茶文化主要包括赏茶、摘茶、品茶以及与之相关的诗词歌赋等等。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茶文化也在不断地发展变化着。经济的发展也同样促进了旅游业的不断繁荣,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促进了茶文化的进一步发展,使茶文化得到了传扬;弘扬茶文化也同样对旅游业的发展产生促进的效果。在本文中,笔者结合茶文化对湖南省茶文化旅游线路的开发进行相关的探讨和研究,希望能够促进湖南省茶文化旅游业的发展,并且促进茶文化的传播。
  关键词:茶文化 旅游线路开发 湖南
  中图分类号:F59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6)23-0034-01
  一、湖南省发展茶文化旅游资源
  茶文化旅游,既可以使游客能够亲身接触到大自然,还可以将我国的茶文化发展弘扬,使旅客充分地感受到物质享受和精神享受。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进步,茶文化旅游线路也在不断地扩充和更新,以下对湖南省发展茶文化旅游资源优势进行分析:
  (一)自然资源
  湖南省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一年四季都能够接触到充足的光照雨露,这就满足了茶叶的生长习性,并且湖南省处于多山之间,在山体斜坡形成的土壤和水分也适合茶叶的生长。另外,湖南省经历过茶树的迁移,因此留下了较多的茶树品种,我国的多种名茶都是来自于湖南省,因此旅客们在进行茶文化旅游线路的选择时也会优先考虑到湖南省。
  (二)文化资源
  湖南省早在西汉初期就有了饮茶的习惯,所以湖南省发展茶文化旅游线路有着历史渊源作为支撑。湖南省是我国早期发现茶树和种植茶树的大省,湖湘文化在唐代登上历史的舞台,而唐代也正是茶饮和茶文化兴盛的时期,文化底蕴能够反映出一个时代的象征,湖南省的茶文化正是当时社會的一种象征。因此,历史悠久的茶文化对湖南省现在的旅游线路做了积淀,旅客在进行旅游线路的制定时,会追逐历史文化发展去到湖南省,而茶文化的繁荣也同时会促进湖南省旅游业的发展。
  (三)地理优势
  湖南省地处内陆,衔接长江,毗邻沿海,公路与铁路贯穿南北与东西,有利的地理位置使得大多数游客会在制定旅游线路时选择在湖南停靠,这样既能方便自己接下来的旅游又能进入到湖南省感受茶文化的熏陶。湖南省通过多种方式对茶文化进行宣传,不断促进茶文化旅游业的发展。随着国际化水平的不断提升,外国人在受到我国茶文化熏陶之后也来到湖南进行茶文化的探索,这也不断扩大湖南省茶文化旅游的发展。
  二、湖南茶文化旅游线路开发对策
  迄今为止,湖南省的茶文化旅游线路还没有得到充分的开发利用,很多的旅客也不熟悉,这就需要相关的旅游业管理者加强对茶文化旅游线路的推荐,通过对茶文化旅游线路的推荐,加强游客对湖南省茶文化的认知,以此吸引游客在进行外地旅游时将旅游线路折向湖南。
  在进行湖南省茶文化旅游线路开发的时候,首先需要对游客喜好、目的进行细分筛选,在设计线路的时候需要既满足旅客的茶文化旅游需求,同时又能够促进茶叶消费。另外在制定茶文化旅游线路的时候需要充分地利用湖南省的资源优势,使旅客在茶文化旅游的过程中扩大旅游目的地,以达到刺激消费的效果。最有效的方式是旅行社与茶生产企业、茶研究单位、茶业开设的大中专院校一起合作,结合湖南本地旅游资源打造茶旅相结合的生态旅游产品,推出“游中国茶乡, 寻茶道之源”“黑茶寻根之旅”“茶文化休闲之旅”“健康养生之旅”“生态环保之旅”等数条围绕“茶”主题包装的旅游线路。
  其次在制定好茶文化旅游线路之后,就需要导游或者其他宣传人员对游客进行推荐和引导消费,保证游客使用适当的花销享有值得的旅游服务和旅游线路,如推荐茶乡特色型、农业生态型、人文考古型、修学求知型等不同主题的茶文化之旅,以满足不同目的的消费心理需求。湖南茶文化的旅游线路开发还需要不断更新,根据不同的旅客制定不同的旅游线路,充分满足游客的需求。而且一条成功的茶旅游线路推广,自然会更好地弘扬湖南的茶文化,坚持茶旅并进、茶旅共进, 实现茶旅互动, 以茶促旅,以旅带茶。
  三、结语
  目前,我国已经进入到小康社会,人们在物质生活充足的同时更注重享受精神生活,因此旅游业也要不断提升自身的品质,不断地创新出更多的精品名牌线路,为旅客提供更多的旅游方案。茶文化旅游作为一种新奇的文化旅游方式一定会受到旅客的喜爱,这就需要旅游业管理者充分地考虑游客需要,利用湖南省自身的资源优势制定出优质的茶文化旅游线路,为旅客提供更多的茶文化旅游线路,促进湖南省茶文化旅游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宗敏丽,祁黄雄,吴健生,冯喆,黄秀兰.茶文化旅游模式研究及开发策略——以浙江顾渚村为例[J].中国农学通报,2012(3).
  [2]朱世桂,房婉萍,张彩丽.我国茶文化旅游资源现状、特性及开发思路[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
  责任编辑:杨国栋
其他文献
[摘要]站在马克思《资本论》的视角下,国外马克思主义学者正是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前提下,使其研究在横向上超越了危机本身,在纵向上开拓了研究视野。而由于未把握住马克思《资本论》的本质,其研究深入的程度陷于停滞,其研究所持的立场趋于偏离。  [关键词]国外马克思主义 美国金融危机 资本论  [中图分类号]A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6)12-0051-02  
摘要:《骆驼祥子》是老舍的代表作品,在作品中作者塑造了祥子这一典型的悲剧人物形象。本文主要从政治、经济、文化等维度出发,来对骆驼祥子悲剧的社会背景原因来进行分析。  关键词:老舍 骆驼祥子 悲剧分析  中图分类号:I2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6)23-0117-02  任何一个悲剧的产生,在很大层面上都与其所处的社会背景有着极大的原因。在作家老舍的笔下,骆驼祥子是一个
[摘要]在调解民间纠纷的过程中,调解员的话语能否说服当事人改变态度,会直接影响调解的效果。本文运用柴尔斯(Geils)等人提出的交际适应理论,分析不同言语情境下调解员会采用不同的交际适应策略或者交际策略组合。调解是有选择地运用策略或策略组合的动态过程,旨在避免适应不足或过度,达到说服效果。  [关键词]交际适应理论 话语说服性 案例分析  [中图分类号]H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
[摘要]文化消费过程实际上是人们选择、接受、消化知识化产品的过程,大学生离不开文化消费,而其文化消费的质量直接影响高校校园文化及城市文化的发展。本文针对长春市大学生的文化消费现状进行调查研究,通过了解我市大学生文化消费的特征和内容,揭示其文化消费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对校园文化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本研究对促进校园文化的健康发展,推动长春市城市文化的飞速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关键
[摘要]本文针对当前大学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优化组合交际法和任务法的各自优点,提出了交际任务法课堂教学模式,并探讨了交际任务法课堂教学模式的理据。  [关键词]语言能力 交际法 任务法 交际任务法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4)01-0227-01  一、关于语言能力培养与传统教学法之间的矛盾  高校应该培养具有过硬语言能力、胜任多种语
摘要:本文通过对感王镇的居民访谈和田野调研了解感王镇公共文化建设的现状,针对在乡村公共文化建设中产生的各种问题,提出相应的改进政策与措施。  关键词:乡村公共文化 公共文化建设 文化供给 对策和建议  本篇论文将以访谈和田野调研为主要研究方法,对感王镇的公共文化建设情况,包括对年龄、职业、性别不同的村民进行访谈。访谈他们对感王镇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了解、看法和建议,从中发现感王镇公共文化建设中的问题
摘要:随着物流业全球一体化发展,活动区域逐日国际化,高职物流英语教学为企业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技术人才发挥重要作用。而高职物流英语中,作为基础模块的听说能力培训,是提高学生应职能力和就职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一系列调查研究,针对高职物流英语情景教学的现状和问题,进行优化教学模式,提升学生物流英语应用能力的具体措施。采取“五环四步”能力本位教学模式,在构建基础英语的模式上,优化物流专业英语的教学方式
[摘要]本文結合实践教学中的经验,总结了多媒体课件在生物化学实验中的几大优点,指出如何充分运用多媒体课件来改善生化实验课的教学效果,通过生动直观的多媒体课件内容,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激情,达到使学生形象记忆知识的目的。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 生物化学实验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6)16-0194-02  生物化学是一门实验性
摘要:“三严三实”思想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期提出的针对全体党员干部的要求,这一思想对于高校的思政教育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本文着重剖析了“三严三实”思想的内涵在高校中的体现及具体应用。  关键词:三严三实 高校 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6)13-0122-02  “既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又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简称“三
摘要:目前在国内的很多地区已经形成了具有当地传统文化特色的产业链,然而很多文化产业的结构不够完整,只能局限于在某个地区或者国内发展,向外延展能力不强,不利于文化产业的创新和可持续发展。那么一种“走出去”的新型中国文化发展模式将会给中国传统文化产业注入新的生命力。本文以户县东韩村为例探究“走出去”的中国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现状和未来。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 东韩村 农民画 “走出去”  中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