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村中学女子篮球课余运动训练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xi019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篮球运动深受中学生喜爱,女子篮球队训练比赛成绩直接影响到全体女学参与篮球运动的热情。在课余训练中,应该遵循少年体育训练的规律以及女生的身心特点,从选材、组队、身体素质与技战术训练、核心队员的培养等方面着手,努力形成球队良好的技术战术风格。
  【关键词】课余训练; 女子篮球 【中图分类号】TS952.3+1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2)13-0196-01
  农村中学女子篮球队存在着组队难的问题,解决好这个问题,训练才能正常。农村中学女子篮球的训练,是很难很苦的,在农村中学,特别是落后的中学,课余运动训练还没有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所以一般的学生家长不同意女学生参加课余篮球队,认为练习没有用处,而且影响学习,所以不准孩子参加,还有部份女学生存在对篮球运动的思想误区,怕进行篮球运动会长肌肉,影响体形,所以教师要及时教育和引导女生,倡导课余篮球运动健康的概念,让她们正确认识进行课余篮球运动的目的。初中女生年龄在13~15岁,正处于青春發育峰值期,参与篮球运动非常有利于她们的身心健康。篮球比赛运动强度大,对抗性强,加之灵活的技战术运用,在全面发展学生身体素质的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篮球比赛作为一个团队项目,通过全队的通力合作,是个人魅力的充分展示,以及拉拉队、亲友团的热情助阵,一次次运球过人,一次次巧妙配合,一次次抢断,一次次快攻,一次次投篮得分等等,给了观众非常愉悦的情感体验,因此具有良好的观赏性,深受广大青少年喜爱,学校女子篮球队的训练水平、比赛成绩也直接影响到全体女生参与篮球运动的热情,女篮队员往往是大家学习与效仿的榜样。
  我刚工作不久,因此我痛下决心,一定要练出成绩。说起容易,做起难!为此从选材着手,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首先注重兴趣选拔队员,从选择对篮球运动兴趣高,积极要求参加篮球队训练的学生入队,对于少数个人条件优秀,但是不愿意参加的学生,通过多方面做思想工作,一个个地谈,个个说服,终于组成了一支队伍。我先从基础抓起,球性是关键,狠抓基本功。另外在时间上要守时,并且请文化课的教师帮队员补文化课,把占用学生的时间补回来。从效果上很明显,仅半年时间,学生的意识增强了,球性提高了,最重要的是没有影响学生的学习,而且学生不但文化成绩没有下降,相反,队中有五个学生的成绩上升到年级的前一百名,球队的声誉提高了。
  随着现代篮球运动的发展趋势,特别是女子篮球的发展,各队都注重对高中锋队员的选拔和培养,由于内线竞争愈演愈烈,中锋除了身材高大以外,跑的快、跳的高、反应灵活也是对高中锋队员提出的更严格的要求。中锋队员的强弱是体现一个球队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之一,没有高水平的中锋队员很难挤身于强队之列。女篮中锋是场上的中枢,所有的位置离篮筐最近,攻、防威胁最大,是一个球队的中间力量和组织战术的灵魂。因此各队都着力于培养特殊高度的女子篮球中锋人才。但是,篮球运动又是一个对抗性的项目,只依靠身材高大还不行,必须要有较好的身体素质和技、战术水平以及良好的意志品质,三者紧密结合,才能发挥女子篮球高中锋队员在比赛中应有的作用,反之,将会影响中锋队员乃至全队的整体实力。中锋队员离篮筐较近,可以利用高度、弹跳抢篮板、起跳投篮。女子篮球高中锋队员身体素质要想适应高素质、高强度、强对抗的比赛节奏,必须有专项耐力训练和一般耐力训练作保证。训练中多采用长距离跑来提高一般耐力,用球场做各种专项练习,如曲线跑、弯道跑、折返跑、急停起动、后退跑和起动跑来提高专项速度和灵活性。
  篮球运动是在快速、激烈、对抗的情况下进行的一项综合性体育活动。它能全面锻炼身体,主要是发展学生的跑、跳、投等基本活动能力,具有竞争性强、趣味性浓等特点,深受广大中学生的喜爱。能提高灵敏、速度、耐力等身体素质和动作的准确性、协调性,培养学生勇敢顽强、机智、果断、团结合作等优良品质。科学的训练和选材,才能培养学生团队精神,培养积极的自我价值观,具有适应时代发展的竞争意识,为终身体育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
  [2]《篮球运动技能训练》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G85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2)13-0185-02  中职是培养高素质劳动与中初级专门人才的基地,体育课程要致力于提高中职生与未来职业有关的运动技能、全面素质与综合职业能力。根据中职学校“职业”性的特点,在体育教学中提高中职生的终生体育意识,成为了体育教师的首要任务。所以,中职体育教学必须改变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走自己的特色道路,以适应中职体育教学
【摘要】在体育课程中,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已不能涵盖素质教育的内涵,素质教育的理念应解读为“体育素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只能落实在体育课程的教学原则层面上,不能作为教学目标的本身;体育教学的第一目标是运动技能学习,并为健身奠基;“终身体育能力”不等同于终身体育锻炼。  【关键词】体育课程; 教学理念; 内涵【中图分类号】G85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2)1
【中图分类号】G85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2)13-0185-01  武术运动在我国有着良好的群众基础,作为国粹的中华武术是青少年喜闻乐见的体育项目以其丰富的内容,多彩的形式,精湛的技艺,独特的功能倍受青少年的喜爱,作为现代体育运动的武术具有健身、防身和修身等多种功能。因此,科学的引导青少年训练是十分必要的。现在青少年武术套路运动的基础训练中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与弊病
【摘要】众所周知,我们生活在一个四分之三充满水域的球体,因此在生活中就难免要和水打交道,这就是游泳不但只是一项体育项目,更重要的它还是生活中不可多得的工具与技能。它渗入我们生活中的很多领域:如水上资源开发、科学考察、防洪抢险、救护打捞等都必须有熟练的游泳技术作为后盾,才能有生命的保障。作者从心理学和教育学角度出发,结合自己曾经作为专业运动员和教练员的体会和经验,通过分析对比法,对在暑期游泳培训班教
【摘要】体育教学任务主要是通过组织学生进室外的身体锻炼来完成的。在课堂教学特别是动作技能教学中,如何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减少外界的干扰和影响,是长期以来体育老师在教学中关心和探讨的课题。笔者通过在教学实践中,运用提问的方式方法教学进行提高学生注意力的尝试性探索,取到了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关键词】体育;提高;注意力;方法;研究【中图分类号】G85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
目的:  应用三种台灯,通过调节、集合、隐斜、泪膜、主观评分等方面比较阅读时不同照明条件(照度、光源类型)对阅读者眼动参数的影响,通过统计学方法,探索最适合阅读的照明参数
【中图分类号】G85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2)13-0186-02  近20年来,我国青少年体质健康状况呈明显下降趋势,城市之间、城乡之间均出现了较大的体质健康差距,肥胖、视力下降、身高、体重比例失调等现象明显增多。为改善我国青少年体质健康状况,国家教委于1992年8月17日出台了《关于初中毕业生升学考试体育试点工作的意见》后,体育课便陆续在各省、市成为了一门应试
【摘要】体育教学应着力于教学艺术的研究,努力营造创新氛围,激发学生创新思维,让学生积极参与到体育教学中来,使其创新能力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发展。  【关键词】创新; 兴趣; 参与; 个性【中图分类号】G85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2)13-0189-01  教育部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提出新课程的培养目标: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
【中图分类号】G85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2)13-0191-01  立定跳远是发展下肢爆发力与弹跳力的运动项目。它要求下肢与髋部肌肉协调快速用力,并与上肢的摆动相配合,所以它也需要一定的灵巧性。正面双手前抛实心球是当前中小学体育课的重要学习内容,是发展投掷能力的有效手段,是一项以力量为基础,以动作速度为核心的投掷项目。这两个项目是体育考试、会考的必测项目或选测项